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输血
  • 2篇配血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微柱
  • 2篇微柱凝胶
  • 2篇微柱凝胶试验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抗体筛选
  • 2篇交叉配血
  • 2篇病毒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血库
  • 1篇血清
  • 1篇血液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6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深圳市西乡人...

作者

  • 8篇陈望荣
  • 4篇郑定容
  • 3篇罗俊生
  • 3篇黄龙
  • 3篇周伟
  • 2篇肖春卫
  • 1篇邱林清
  • 1篇陈立平
  • 1篇杨绿舜
  • 1篇何倩
  • 1篇丘锦煌
  • 1篇何倩

传媒

  • 2篇现代医院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微柱凝胶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抗体筛选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微柱凝胶法与常规法分别进行12934人次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比较二者的优缺点.结果微柱凝胶法灵敏度较常规检测试灵敏度高2~6个滴度.结论微柱凝胶法检出免疫性抗体的能力以及其特有的快速简便,高度灵敏性,在临床免疫输血中有重要作用.
郑定容黄龙罗俊生陈望荣周伟
关键词:输血交叉配血微柱凝胶试验抗体筛选
uPA、Cath-D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uPA)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3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uPA和Cath-D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uPA和Cath-D的表达率分别为69.1%和77.9%,高于正常胃黏膜中uPA和Cath-D的表达率(分别为25.8%和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PA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Cath-D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uPA表达与Cath-D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uPA和Cath-D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uPA和CATH-D的表达具有协同性。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发展及预后。
肖春卫何倩陈望荣丘锦煌
关键词:胃癌组织蛋白酶D免疫组织化学
中和试验在确认HBsAg弱反应性样本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中和试验在确认HBsAg弱反应性样本中的意义。方法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出的126例HBsAg弱反应性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以微粒子酶免疫法(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MEIA)检测,确认样本是真或假阳性,再进行中和试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在126例HBsAg弱反应性样本中,MEIA确认的阴性为15例,该15例用中和试验法检测也为阴性;而其余的111例用MEIA确认为阳性,它们按ELISA法测得到的S/CO值分类4组:S/CO值在3.1—5.0的48例,中和抑制率为75.5%±12.5%;在2.1—3.0的30例,中和抑制率为80.3%±5.1%;在1.1—2.0的24例,中和抑制率为70.2%±8.7%,这3组样本的中和抑制率都高于50%,均可确认为阳性;S/CO值在0.6—1.1的9例,中和抑制率为50.0%±3.1%,这组样本用中和试验无法确认。结论对于ELISA法的S/CO值〉1.1的弱反应性样本,中和试验可确认其真假阳性,结果与MEIA法完全一致,但S/CO值〈1.1的样本不宜用中和试验确认。
陈望荣邱林清
微柱凝胶试验在交叉配血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检验微柱凝胶试验在交叉配血、抗体检测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利用微柱凝胶试验与常规试验对12934人进行交叉配血,其中16次交叉配血复查和抗体筛查,比较二者的优缺点。结果微柱凝胶试验灵敏度较常规检测法灵敏度高2—6个滴度。结论微柱凝胶试验检出免疫性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简便快速,在临床输血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黄龙郑定容罗俊生陈望荣周伟
关键词:输血交叉配血微柱凝胶试验抗体筛选
血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在医院血库中的应用。方法利用Visual Basic6.0语言,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研制了血库计算机管理系统。结果本操作系统简便,易学易懂,并且信息存贮安全。结论血库管理系统是一套适合血库管理的业务软件,功能完善,简单易学,操作简便, 值得推广。
郑定容黄龙罗俊生陈望荣周伟
关键词:血液血库计算机
CK-MB在肝素钠管与普通干燥管中的检测的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肝素钠抗凝血浆与普通干燥管中血清中CK-MB的浓度的差别。方法:采用HITACHI7170s antomatic Analyer检测仪测定356例门诊急诊患者血清和肝素钠抗凝血浆的CK-MB浓度。结果:在急诊中用肝素钠抗凝管检测CK-MB时,有6.17%(22例)结果为负值,因肝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催化环境、缓冲体系甚至是化学反应本身。结论:在用肝素钠抗凝管检测CK-MB时,必须十分谨慎,检测到异常数值时,必须用普通干燥管血清复检CK-MB。
陈望荣杨绿舜郑定容
关键词:血清肝素钠CK-MB
p16和PC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p16和PCNA表达产物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对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共9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宫颈癌变过程中p16和PCNA蛋白进行研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16蛋白在CIN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PCNA蛋白在CIN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p16和PCNA两种蛋白在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p16和PCNA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提示这两种蛋白有可能成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一种免疫组化指标。
肖春卫何倩陈望荣陈立平
关键词:P16PCNACIN宫颈癌免疫组织化学
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感染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了解我院轮状病毒引起小儿腹泻感染的情况。方法对8896名0-7岁腹泻患儿进行大便常规和轮状病毒检测。结果8896份腹泻标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8.8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以6个月~3岁年龄发病率较高,男略多于女。
陈望荣
关键词: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