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阳
- 作品数:28 被引量:6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的空间分析被引量:38
- 2011年
- 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得出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呈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内陆地区原有的高水平发展集聚区逐渐消失,而沿海地区则出现新的高水平发展集聚区,省域外围地区则由于区位和交通条件等原因一直处于落后的发展状态;通过传统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回归模型三种回归模型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进行定量测度,其中空间滞后回归分析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区位、城市化水平、分权化和全球化在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着显著的作用,其中FDI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更集中于沿海的核心地区,而分权化、城市化水平和区位要素则更趋向于在全省范围内产生影响。
- 陈培阳朱喜钢
-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空间自相关
- 南京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时空分异格局被引量:6
- 2019年
- 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ESDA的方法,探讨2000-2017年南京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时空分异格局,并从居住空间分异的视角出发,归纳总结出南京城市户籍贫困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表明:①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沿袭了2000年"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且分布状态进一步趋于分散,空间集聚则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即热点区域基本都位于绕城公路以内;②未成年、无业、有就业能力(尚未正式就业)和刑释解教的贫困群体,尤其是刑释解教且无业的贫困群体,是当下城市贫困空间治理重点关注对象;③相比于2000年,目前南京城市户籍人口的贫困地域产生了明显分异,可划分为隐蔽型、安置型和复合型三种类型贫困人口聚居区;④在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和社会行为的交织作用下,南京城市户籍贫困空间重构的同时,也经历了从显性到隐性的转向。
- 徐旳张伟飞汪毅陈培阳
- 关键词:时空分异
- 城市封闭社区的社会效应分析被引量:21
- 2013年
- 认为市场经济转型与社会阶层分化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而物质空间环境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则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差异的格局;封闭社区是社会经济关系在城市社会空间中的投影,并深刻影响着转型期我国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在介绍国外封闭社区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的社会效应问题,认为封闭社区存在着一些值得警惕的社会风险,如其会阻碍不同阶层间的社会交往、加剧社会隔离与社会排斥、影响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等。对此需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缓解。
- 宋伟轩陈培阳
- 关键词:社会分异居住隔离
- 南京城市住宅“售租比”时空格局与分异机理被引量:9
- 2018年
- “售租比”是国内外学者测度房价健康水平或泡沫风险的关键指标之一。利用中国房价行情平台提供的南京居住小区2009~2017年期间分季度平均售租价格信息,采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考察南京中心城区“售租比”空间格局与演变过程。研究发现:①城市整体“售租比”随房价波动变化明显,2016~2017年间快速增长;②分异度先降后升,以城区内部差异为主,城区间差异越来越小;③高“售租比”小区多集聚于河西新城、江北新区等房价增速较快的投资热点区域。南京住宅“售租比”过快上升和空间离散加剧,意味着城市房价快速增长的合理性在降低。从地租视角解读,绝对地租决定着城市整体“售租比”的高低,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则影响着城市内部“售租比”的空间分异。“售租比”可为判断城市内部房价相对合理性提供重要依据,但能否通过该指标准确预判城市房价风险程度及空间格局尚有待深入研究。
- 宋伟轩陈培阳陈浩尹上岗
- 关键词:房价空间分异地租理论
- 大理市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框架被引量:2
- 2012年
- 在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呈现出巨型化、区域化、网络化等新的发展趋势。在中国,遗产保护及其规划管理是协调地区发展和维护地方生态安全格局、地域文化特色与历史文脉的重要手段。大理市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基于构建人文生态网络的视角,对总体定位、遗产安全格局和风险分析、遗产保护干扰评价、遗产保护空间策略和规划协调等内容进行探讨,并强调空间分析技术的重要性。
- 陈培阳王丽晔朱喜钢
- 关键词: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
-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基于县级尺度的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被引量:56
- 2013年
- 采用传统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统计方法从县级尺度对1998~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进行判定和时空格局分析。根据全国人均GDP的平均值将2 345个县市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5种类型,计算其马尔可夫链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链矩阵,并进行类型转变及其与邻域类型转变关系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自199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并出现空间极化现象;其中高、低水平趋同俱乐部稳定性最强;②趋同俱乐部稳定性强弱具有地带分异特征,表现为东部最为稳定,中部最不稳定;③趋同俱乐部转变受邻域环境影响显著,一个地区若以较高水平的发展县市为邻,则其增长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反之则概率减小;④城市群地区趋同俱乐部稳定,周边地区类型转变明显。
- 陈培阳朱喜钢
- 关键词:区域趋同空间马尔可夫链
- 1990年以来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差异在空间的重要反映.以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变量指标,从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3个方面来分析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得出其经济空间集聚十分明显,且总体呈逐步扩大趋势;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形成"核心-边缘"空间模式;最后通过对县域单元增长类型的划分简要分析了福建省经济增长空间格局的演化.
- 陈培阳闫岩
- 关键词:经济空间结构
- 西方绅士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21年
- 从绅士化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入手,回顾了西方绅士化现象的阶段特征与趋势、西方绅士化研究的四个重要阶段,从绅士化的类型衍化、绅士化概念工具的再发展、绅士化效应与抵抗、新自由城市主义与绅士化、尺度转向与星球绅士化等方面分析当代西方绅士化研究的新特点。在展望西方绅士化实证研究、理论建构、后效应对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认为中国绅士化的研究应当重点关注本体论与认识论、前置条件、结构动力与制度条件的独特性。
- 陈培阳
- 关键词:中产阶层社会空间
- 内城区户籍贫困空间剥夺式重构研究——基于南京10843份拆迁安置数据被引量:30
- 2013年
- 采用南京内城区2001-2011年期间10843户贫困家庭的拆迁安置数据,探讨内城区户籍贫困空间格局及其重构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聚类等研究方法,对城市拆迁发生前内城区22个街道的贫困家庭分布格局分析发现:①样本贫困群体在街道尺度上社会经济属性相对均质,主要贫困属性因子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强;②内城区户籍贫困空间格局具有良好的历史延续性,总体上呈分散布局并遵循着自然渐进式的空间演化模式;③拆迁安置导致内城区贫困空间发生由中心至边缘、由分散到集中的重构,而且这种贫困空间边缘化过程具有强烈的不可逆性;④贫困家庭的物质居住条件通过拆迁安置得以改善,代价是因搬离内城而远离商业区、重点中小学、三甲医院和地铁站点等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内城区贫困空间剥夺式重构过程中,城市优势区位的丧失有可能导致贫困家庭的交通、就业与生活成本增加,向上流动机会减少。
- 宋伟轩陈培阳徐旳
- 关键词: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
- 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京津地区为例
- 2009年
- 本文从波特教授的产业集群理论出发,结合总部经济的理论,针对京津两地的总部经济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本文从京津两地经济规模、区位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发展京津双中心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政策建议。
- 陈培阳
- 关键词:产业集群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