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菊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激发光偏振态对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的影响
- 研究了椭圆偏振激发光诱导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分析了不同偏振态激发光对光致各向异性的影响。理论计算了在不同椭圆率(椭圆偏振激发光长轴和短轴光强度之比)偏振光的激发下,二芳基乙烯分子数密度及反应材料光致各向异性的探测光透...
- 陈利菊姚保利韩俊鹤郜鹏蒲守智
- 关键词:二芳基乙烯偏振态椭圆率
- 文献传递
- 菌紫质同线偏振全息记录时再现光偏振方向对衍射效率的调制被引量:3
- 2008年
- 当用相同偏振方向的物光和参考光在菌紫质薄膜上记录光栅时,再现光的偏振方向会影响其衍射效率.采用琼斯矩阵方法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再现光的偏振方向对衍射光的光强产生余弦调制;当再现光的偏振方向平行或垂直于记录光的偏振方向时,衍射光仍为线偏振光,其他情况下衍射光均变成椭圆偏振光.再现光偏振方向对衍射效率峰值的调制为正向余弦调制,对衍射效率稳定值的调制为反向余弦调制(与前者在相位上相差π).加入辅助紫光可抑制光栅的饱和,从而使得再现光偏振对衍射效率稳定值的调制由反向余弦调制变为正向余弦调制,并且提高了衍射效率稳定值.
- 郜鹏姚保利韩俊鹤陈利菊王英利雷铭
- 关键词:菌紫质衍射效率琼斯矩阵
- 不同记录光强下辅助紫光对菌紫质薄膜全息衍射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菌紫质薄膜可用作可擦重写型全息记录介质.在全息记录过程中,由于菌紫质薄膜对记录光的散射和反射引起记录光栅对比度下降,当记录光较弱时,这种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但当记录光较强时,散射和反射光对记录光栅的影响很大,必须考虑它们对光栅对比度的影响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实验发现在不同的记录光强下辅助紫光对衍射效率动力学曲线的影响不同,当记录光强较弱时,加入辅助紫光可以提高衍射效率的稳定值、抑制峰值;而当记录光强较强时,加入辅助紫光除了提高衍射效率的稳定值外,还可以提高衍射效率的峰值.采用菌紫质光致变色的二能级模型,对实验现象从理论上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 韩俊鹤姚保利郜鹏陈利菊王英利雷铭
- 关键词:菌紫质衍射效率
- 激发光偏振态对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的影响
- 研究了椭圆偏振激发光诱导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分析了不同偏振态激发光对光致各向异性的影响.理论计算了在不同椭圆率(椭圆偏振激发光长轴和短轴光强度之比)偏振光的激发下,二芳基乙烯分子数密度及反应材料光致各向异性的探测光透...
- 陈利菊姚保利韩俊鹤郜鹏蒲守智
- 关键词:椭圆率
- 文献传递
- 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动态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建立了光致变色二芳基乙烯样品光致各向异性动力学的理论模型.计算了在线偏振光激发下,二芳基乙烯分子数密度、光致二向色性和光致双折射随时间(曝光量)的动态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激发曝光量的增加,二芳基乙烯呈色态分子数密度不断下降直至饱和,光致各向异性随曝光量增加先增加,达到最大之后开始下降,最佳曝光量为260 J/cm2.利用正交偏振检测方法测量了反映材料各向异性的探测光透过率动力学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相符.
- 陈利菊姚保利韩俊鹤郜鹏陈懿王英利雷铭
- 关键词:二芳基乙烯动态特性
- 菌紫质在相移干涉计量中的应用
- <正>相移干涉计量具有极高的精度和非接触检测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物体表面形变的精密测量、振动分析以及光学元件缺陷的检测等。在传统的相移干涉计量中,一般通过压电陶瓷移动反射镜和光栅来实现相位改变。由于非线性和磁滞现象,可...
- 韩俊鹤姚保利郜鹏陈利菊王英利雷铭
- 菌紫质光致各向异性动力学的理论和实验被引量:3
- 2008年
- 对菌紫质(Bacteriorhodopsin,BR)薄膜的光致各向异性特性进行了理论模拟。由随机取向的极性BR分子构成的聚合物薄膜在宏观上是各向同性的,但在线偏振光的作用下,BR分子对激发光的选择性吸收,导致不同异构体分子取向的不均匀分布,从而使BR薄膜在宏观上呈现出各向异性。利用BR光循环的二能级模型,得到了B态分子取向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推导出了BR薄膜光致各向异性动力学的数学表达式,模拟了不同激发光强下BR薄膜的光致各向异性动力学曲线,得到了和实验结果一致的计算结果。
- 韩俊鹤姚保利郜鹏陈利菊王英利雷铭
- 关键词:信息光学全息存储
- 光致变色二芳基乙烯抗疲劳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提出了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研究光致变色材料二芳基乙烯/PMMA膜的抗疲劳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在漂白和呈色过程中探测光的透过率,分析该样品光致变色过程的最佳曝光量,在此基础上测量样品的抗疲劳特性.结果显示:在漂白和呈色过程中,激发红光和紫光的最佳曝光量为分别为1900J/cm2和600mJ/cm2,表明该材料对红光不敏感,对紫光比较敏感.定义漂白-呈色过程中,探测光透过率稳定值差下降为第一次循环的50%时样品已经疲劳.通过交替的漂白-呈色循环,测得这种二芳基乙烯材料的擦写次数为27次.
- 陈利菊姚保利韩俊鹤郜鹏陈懿王英利雷铭
- 关键词:光致变色二芳基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