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超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淋巴结阴性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影响颈淋巴结阴性(cN0)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治的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晚期舌鳞癌患者共316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立影响颈部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组316例舌鳞癌患者的2年和5年颈部控制率分别为83.23%(263/316)和78.16%(247/316);(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cN0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有无放疗、淋巴结转移、病理T分期和病理分期等。本组患者中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患者的颈部复发率为34.38%,而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为21.83%。结论:影响cN0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可能为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有无放疗、淋巴结转移、病理T分期和病理分期。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可以降低cN0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率。
- 陈伟超杨安奎刘天润陈福进李秋梨陈文宽宋明
- 关键词:口腔肿瘤颈淋巴结转移肿瘤转移复发
- 舌骨下肌皮瓣在早期口底癌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应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口底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甲状腺上动静脉及颈袢神经为蒂,由颈前舌骨下皮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及肩胛舌骨肌上腹组成的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口底缺损11例。结果:保留甲状腺上动脉颈阔肌支的7例...
- 陈伟超陈艳峰
- 关键词:口底癌外科手术缺损修复舌骨下肌皮瓣
- 文献传递
- 舌骨下肌皮瓣在早期口底癌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应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口底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甲状腺上动静脉及颈袢神经为蒂,由颈前舌骨下皮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及肩胛舌骨肌上腹组成的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口底缺损11例。结果:保留甲状腺上动脉颈阔肌支的7例...
- 欧阳电陈伟超陈艳峰丁卫泉袁步奇彭蓉蓉杨安奎
- 关键词:外科皮瓣舌骨下肌皮瓣口底癌
- 舌癌临床TNM分期与术后TNM分期的比较
- 背景与目的:通过比较舌癌的临床TNM 分期(cTNM)与术后病理TNM 分期(pTNM),评估现有临床TNM 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比较170例舌癌患者临床T 分期(cT)与病理T 分期(pT)、临床N 分期与病理N 分期...
- 杨安奎刘天润陈福进魏茂文陈伟超
- 关键词:口腔恶性肿瘤肿瘤分期
- 文献传递
- 颈清扫术在临床Ⅰ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颈清扫在临床Ⅰ期(cT1NOM0期)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11月-1999年11月130例临床Ⅰ期舌活动部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该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3l例(23.8%)只行原发灶手术,99例行原发灶手术加颈清扫术,包括择区性颈清扫(Ⅰ-Ⅲ区或Ⅰ~Ⅳ区颈清扫)20例和全颈清扫(Ⅰ~Ⅴ区颈清扫)79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颈清扫组的隐匿淋巴结率为12.0%(12/99)。全组病例随访5年以上,单纯行原发灶手术组、原发灶手术加择区性颈清扫组和原发灶手术加全颈清扫组的颈部控制失败率分别为25.8%(8/31)、15.0%(3/20)和7.6%(6/79)。单纯原发灶手术组和颈清扫组之间的颈部控制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后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清扫术可能提高临床Ⅰ期舌鳞癌患者的颈部控制率,本研究未能证实颈清扫术能降低其远处转移率以及能提高其生存率。是否需要对所有临床。
- 刘天润杨安奎陈福进曾宗渊李秋梨魏茂文伍国号郭朱明张诠陈伟超
- 关键词:舌肿瘤鳞状细胞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在晚期鼻咽癌中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28
- 2008年
- 目的通过与单纯放疗相比较,对同步放化疗在中国大陆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MEDLINE光盘数据库、EMBASE光盘数据库,鉴定有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按纳入标准筛选,共纳入18个临床研究的1993例患者纳入研究,涉及同步放化疗能与单纯放疗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等方面的比较。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8.47%和56.38%,5年生存率分别为51.91%和41.09%;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6.19%和38.71%。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步放化疗可以将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12%和11%;同步放化疗组比单纯放疗组降低远处转移率12%。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步放化疗可能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 杨安奎刘天润郭翔齐国隆陈福进郭朱明张诠曾宗渊陈伟超李秋梨
-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META分析
- 舌鳞癌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分期价值的探讨
- 2008年
- 目的:通过分析颈淋巴结转移与其临床特点的关系,对可能有助于判断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指标进行评价。方法:比较170例舌鳞癌患者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分析淋巴结的数目、最大淋巴结长径、最大淋巴结所在区域及淋巴结实质的影像学表现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颈淋巴结临床N分期与病理N分期的总符合率为60%,其中N1~N3期病例的符合率仅为17.6%(12/68)。多个淋巴结肿大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单个淋巴结肿大者;最大淋巴结长径≥2cm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于<2cm患者;临床最大淋巴结在同侧Ⅰ区组与同侧Ⅱ、Ⅲ区组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CT为主)上表现淋巴结实质异常,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高。结论:临床N分期与病理N分期的总符合率比较低。若舌癌患者在术前颈部检查中发现肿大淋巴结数目≥2、最大淋巴结长径≥2cm或淋巴结实质异常时,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均>50%。因此,具有以上指标之一的舌鳞癌患者行颈淋巴结清除是安全的。
- 杨安奎刘天润陈福进袁步奇王艳红郭朱明陈伟超曾宗渊
- 关键词:肿瘤分期
- 侵袭性纤维瘤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侵袭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局部广泛切除术者13例,姑息性手术6例,1例放弃治疗,术后行辅助放疗2例,1例放弃治疗。[结果]全组病例5年复发率30.0%,手术切缘阳性者5年复发率83.3%,手术切缘阴性者5年复发率7.7%。全组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侵袭性纤维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及复发率高等特点;局部广泛切除肿瘤,保证切缘阴性为该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 刘天润杨安奎陈福进魏茂文陈伟超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颈部淋巴结转移舌体鳞状细胞癌138例的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pN+)舌体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颈部pN+舌体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病例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4.4%、39.3%。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N+舌体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因素包括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当颈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组的无瘤生存率高于无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是pN+舌体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N+舌体鳞状细胞癌应常规评价转移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当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有可能能改善预后。
- 王佳峰张诠郭朱明李浩陈伟超徐漫彬
- 关键词:舌肿瘤鳞状细胞淋巴转移
- RET/PTC基因重排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多灶性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 RET/PTC基因重排可导致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异常激活,属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常见突变.本研究着重于分析RE T/ PTC重排与PTC临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14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初治PTC患者,收集生活方式、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临床病理等参数,使用TaqMan PCR技术检测RET/PTC重排,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RET/PTC重排验证.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方法包括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tudent&#39;st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没有检测到RET/ PTC重排,而23.68%(27/114)的PTC癌组织中检测到RET/ PTC重排.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总PTC组或存在伴随疾病(包括桥本甲状腺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亚组中均没有发现RET/PTC重排与甲状腺功能、临床病理参数、生活方式之间存在关联.而在没有伴随疾病的PTC亚组中,RET/PTC重排与肿瘤多灶性相关(P=0.018),RET/PTC阳性PTC患者发生肿瘤多灶性的风险增加(OR =5.57,95%CI1.39 ~ 22.33).同时发现RET/PTC重排与PTC患者术后1个月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相关(P =0.037).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甲状腺炎在PTC中可能是一个混杂因素,排除这种混杂因素后,RET/PTC重排可能在甲状腺癌多灶性的发生中扮演重要作用.
- 张星苏旋陈伟超李茵杨中元邓文泽邓天成杨安奎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