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江 作品数:15 被引量:5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更多>>
政治语篇的假性连贯与语用策略 被引量:1 2007年 语篇的连贯性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语篇的连贯可分为明示连贯、隐性连贯和假性连贯。通过考察发现,政治语篇中假性连贯的频率出现得相当高。本文以政府新闻发布会的提问-回答话语为例,探讨了政治语篇中假性连贯的特点,并由此剖析了假性连贯和政治家所用的语用策略之间的关系。 陈丽江关键词:政治语篇 连贯 新闻发布会 宏观结构与机器翻译 被引量:1 2004年 目前的机器翻译是从微观研究着手的,因此具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从地球村和东方快车的译文中可以清楚看出。微观研究已经走入死胡同,要想提高机器翻译的质量,必须尽早从宏观结构方面入手,即从语篇层次上,把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陈丽江 陈平利关键词:机器翻译 微观结构 语篇 政治话语与新闻话语——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的语类辩说 被引量:6 2007年 文章将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视为政治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结合体,并认为,政治性是本质,新闻性是形式,因此,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当属政治话语的一个特殊语类——政治新闻话语。讨论了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与政治新闻报道、政治演讲、政府公告、白皮书、政治访谈等其它语类的区别和联系。 陈丽江关键词:政治话语 新闻话语 语类 《熊》及《老人与海》之主题比较 被引量:5 2003年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之一《熊》与厄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诸多相似之处 :它们讲述的是同一题材的故事 ,两位主人公都远离荒诞的 ,被现代文明污染的现实社会 ,而在单纯宁静的大自然中寻找自己的归宿和价值。但两者在主题的深化方面是有区别的 :《熊》表明的是主人公渴望回归自然 ,回到“昔日的荣耀”和“传统的美德”中去。而《老人与海》体现的是主人公如何能超越衰老、病痛等自身的局限 ,永远保持坚强、勇敢、意志力等男子汉气概的一种精神。 陈丽江关键词:《熊》 《老人与海》 主题 威廉·福克纳 厄内斯特·海明威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简述 2003年 本文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发,阐述了他的基本观点和一些重要概念:语言,言语和文字,共时和历时,能指和所指等。 陈丽江关键词: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教程》 文字 言语 政治修辞中的话语重述--从西藏“3·14”政府新闻发布会谈起 修辞是个很复杂的概念,这里所谈论的修辞主要指运用政治语言的技巧。本文以西藏发生“3·14”暴力事件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两场政府新闻发布会为例,分析了政治话语中说话者常用的一种政治修辞技巧——话语重述,探讨话语重... 陈丽江关键词:政治语言 修辞技巧 新闻发布会 《公共领域中的交际》介评 2010年 由Mouton de Gruyter出版社2008年在德国柏林出版的《应用语言学》系列丛书之四——《公共领域中的交际》,涵盖了公共领域中语言和交际的方方面面,从公共领域传播研究的理论基础到具体的商业、政治和媒体公共领域,囊括了(批评)话语分析学者、语类研究学者、媒体研究学者以及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涉及公共领域中出现的话语交际诸问题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丛书的跨学科性质和以"解决语言交际和传播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高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新型应用语言学研究特色。 陈丽江关键词:公共领域 交际 哈贝马斯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选修课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003年 陈丽江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英语专业 选修课 课程体系 教师素质 略谈话语环境中的隐喻翻译 被引量:1 2003年 隐喻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话语中。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且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思维习惯。在简要探讨了隐喻的基本功能和分类后,本文试图运用话语语言学的理论知识,从话语的七个标准四个范畴来探讨话语中的隐喻的翻译问题。 陈丽江关键词:话语环境 隐喻 翻译 修辞 《语篇与语境--一种社会认知视角》评介 被引量:2 2010年 尽管语言学、语篇分析、心理学和社会学几十年来致力于语篇和谈话的特征研究(van Dijk 1985,1997),但直到今天对语境的理解仍然是受忽略的,语境被想当然地看作是社会场景的某个孤立的“变量”。 陈丽江关键词:语篇分析 社会学 语境 社会场景 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