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世伟

作品数:46 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主题

  • 22篇犯罪
  • 20篇刑法
  • 5篇涉黑
  • 5篇涉黑犯罪
  • 4篇司法
  • 4篇死刑
  • 4篇未成年
  • 3篇毒品
  • 3篇刑事
  • 3篇职务犯罪
  • 3篇罪刑
  • 3篇罪刑法定
  • 3篇罪行
  • 3篇未成年人
  • 3篇量刑
  • 3篇共同犯罪
  • 3篇共同犯罪行为
  • 3篇法定
  • 3篇法律
  • 3篇犯罪行为

机构

  • 45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作者

  • 45篇陈世伟
  • 2篇石璐
  • 1篇刘卫花
  • 1篇陈忠林

传媒

  • 4篇西南政法大学...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江西公安专科...
  • 2篇河北法学
  • 2篇企业经济
  • 2篇刑法论丛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当代法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犯罪研究
  • 1篇贵州警官职业...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浙江警察学院...
  • 1篇湖北警官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矛盾到协调:我国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关系之合理厘定——以完善我国司法考试制度为基轴被引量:8
2012年
我国现行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并不明确,使得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存在着目标设定、发展模式的宏观混同以及教学方式、内容微观重叠等诸多积弊。厘清二者的关系既是提升我国法学高等教育质量之必须,又是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之前提。建议首先明确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合理引入司法实务训练,并以完善我国既有司法考试制度为基轴,进一步厘定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陈世伟
关键词:法学高等教育司法考试法律硕士
法治框架内我国食品安全关联犯罪长效防控机制论要
目前,在我国国内安全领域的话题,恐怕没有哪个能够超过食品安全的,这是每个中国人最大的共识之一。在整个行为体系当中,危及食品安全最严重的当属犯罪行为。因此,探讨食品安全关联犯罪的长效机制建设无疑是当下最具现实意义的社会大课...
陈世伟
关键词: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法治保障
文献传递
毒品犯罪死刑问题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出于现实中打击毒品犯罪的需要,我国现行刑法的毒品犯罪仍然保留了死刑。但是,从司法实践角度看,我们应当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从立法论角度看,出于对人权的保护和尊重,以及受到毒品合法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力争废除我国刑法中毒品犯罪保留的死刑。
陈世伟
关键词:死刑运输毒品
我国犯罪学知识谱系的完善研究——以绿色犯罪学知识本土化构想为视角被引量:1
2017年
风险社会中环境犯罪的新型生成迫切要求犯罪学知识谱系的自觉更新和完善。然而,国内外犯罪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此保持沉默并缺乏学科意识。作为理论自觉,20世纪90年代发轫于西方国家的绿色犯罪学已渐成理解、诠释和协同预防环境犯罪的新近共识和最新视角。为了激活我国犯罪学的学科意识、完善其知识谱系,协力有效防控环境犯罪,我国宜适时构建以环境(绿色)犯罪现象为核心、环境犯罪类型、环境被害、环境犯罪防控为主要内容、兼容交叉与多学科知识的开放的绿色犯罪学。
陈世伟
关键词:环境危害
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等行为犯罪化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我国新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已经严重偏离了正常值,医疗保健等机构实施的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等行为却愈演愈烈。这种行为是造成新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最直接原因。为了有力打击这些行为,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建议将这些行为犯罪化,但目前还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陈世伟
关键词:犯罪化
“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被引量:4
2008年
"部分行为全部责任"是坚持"共犯从属性说"的日本学者诠释共同犯罪人责任根据的有力学说。"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核心就在于将共同犯罪视为一个行为而不是数个行为,所有的行为人对"部分行为"承担整个犯罪的刑事责任。这无疑是严重违背个人责任原则的。"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充分暴露出了现有共同犯罪行为理论的根本缺陷。克服这一根本缺陷的出路就在于认识到行为不仅仅止于行为人的身体动静,而是必须利用客观存在的外部条件。在共同犯罪中,各个共同犯罪人正是将他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时所利用的客观条件而具有了独立的行为。因此,每个共同犯罪人是对自己独立的行为而不是"部分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陈世伟
联名信对量刑的影响研究
2016年
联名信作为民意表达方式之一,在刑事案件中并不少见。但何为联名信,联名信的地位究竟如何,联名信能否影响刑事司法裁判等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答案。联名信具有朴实性、非专业性、易受影响性等与一般民意相同的特点,应被审慎对待。但联名信又具有案件结果与联名者的密切相关性、客观性、全面性的特征,并且联名信的部分内容能够反映与案件及当事人相关的信息,从而可以影响量刑。司法裁判者负有嫁接起朴素道德观念与法治价值的重任,因而既不能对联名信视而不见,也不应对其曲意逢迎,而应汲取其中的合理部分,增强民众对司法的认同感与信任度。
陈世伟石璐
关键词:民意刑事司法量刑
对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理性检讨被引量:1
2006年
世界各国刑法中多将强制猥亵他人的行为加以犯罪化且规定为侵犯公民性权利的严重犯罪之一。我国的刑法仅仅只将强制猥亵妇女和儿童的行为犯罪化。但是,现实中已经出现的“同性相奸”行为无刑法条文可适用的现实已经凸现出了我国刑事立法的局限。因此,对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进行理性的检讨并对其进行完善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是刑法“保护人民、惩罚犯罪”目的之现实体现。
陈世伟
关键词:强制猥亵强奸
袭警的内涵及我国刑法的应有选择——兼论妨害公务罪的完善被引量:14
2007年
"袭警"是指采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针对我国近一段时间以来愈演愈烈的袭警行为,社会各界就是否需要在刑法中增设独立的袭警罪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是否增设袭警罪代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立场:刑罚可以随意发动还是应当坚持"不得已性"。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刑法规定,袭警行为完全可以通过现行法律体系得以规制和预防,我国刑法中不宜增设单独的袭警罪。同时,应当即时完善妨害公务罪的相关规定。
陈世伟
关键词:袭警刑罚不得已妨害公务罪
论共犯的二重性
本文以重新解读“行为”理论作为切入点,从新的视角重新诠释“共同犯罪行为”,进而揭示出共犯的属性,解决教唆、帮助人的行为基础和罪责根据。本文核心虽然在于科学解决共犯的独立行为基础和罪责根据,但是本文所得出的结论也同样适用于...
陈世伟
关键词:共同犯罪行为法律属性刑事责任定罪量刑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