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珏

作品数:17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术后
  • 5篇麻醉
  • 4篇直肠
  • 4篇直肠手术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稀释
  • 3篇呕吐
  • 3篇腔镜手术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手术
  • 3篇灌注
  • 3篇恶心
  • 3篇腹腔镜结直肠...
  • 3篇腹腔镜手术
  • 2篇地平
  • 2篇术后病
  • 2篇术后病人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安徽省广德县...

作者

  • 17篇金珏
  • 15篇于布为
  • 5篇金善良
  • 5篇郑民华
  • 3篇邓云新
  • 3篇马伟
  • 2篇沈永倩
  • 2篇许海芳
  • 2篇朱倩林
  • 2篇薛庆生
  • 1篇赵欣
  • 1篇陆爱国
  • 1篇陶国荣
  • 1篇吴云林
  • 1篇胡伟国
  • 1篇董榕
  • 1篇庄蕾
  • 1篇张晓琴
  • 1篇龚玲
  • 1篇陆益斌

传媒

  • 4篇上海医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2008年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咪唑安定在内镜检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1年
金珏袁耀宗吴云林于布为
关键词:咪唑安定内镜检查内镜治疗
不同种类液体行离体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通过比较乳酸林格液、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霍姆)行离体血液稀释后凝血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安全开展超容量液体填充及液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择期行腔镜外科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乳酸林格液组(RL组)、羟乙基淀粉130/0.4组(HES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HM组),每组12例。于麻醉前取静脉血10mL,在离体恒温37℃环境下分别以10∶1、10∶4、10∶10(RL、HES组)稀释度或10∶0.5、10∶1、10∶4(HM组)稀释度在聚乙烯试管内进行血液稀释,通过血栓弹性描记图(TEG)检测稀释前后的凝血功能变化,记录各组液体不同稀释点的TEG结果[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角度(α角)、最大振辐(MA)、凝血指数(CI)]及红细胞压积(Hct)、胶体渗透压(COP)数值,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大体形态的变化。结果 RL组中,与10∶10稀释比例比较,10∶4稀释比例的R、K值显著缩短(P值均<0.05),α角、MA显著增大(P值均<0.05)。HES组中,10∶1、10∶4稀释比例时的TEG各项主要参数仍在正常范围内,10∶10稀释比例时的R、K值较全血及10∶1稀释比例时显著延长(P值均<0.01),α角、MA显著减小(P值均<0.05)。HM组中,10∶0.5、10∶1稀释比例时的TEG各项主要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在10∶4稀释比例时的R、K值较全血及10∶0.5、10∶1稀释比例时显著延长(P值均<0.01),α角、MA显著减少(P值均<0.01),偏离正常值范围。随着稀释程度的增加,RL组的COP逐渐减小,其余两组则逐渐增大,RL组和HES组的稀释比例为10∶10时,与全血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血细胞大体形态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 乳酸林格液稀释可以引发血液高凝状态,以中度血液稀释为甚。羟乙基淀粉130/0.4在轻度稀释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不大,中度、极度血液稀释可导致血液趋向低凝�
龚玲金善良金珏于布为
关键词:血栓弹性描记图离体血液稀释凝血
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应被引量:32
2006年
目的评价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应。方法择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托烷司琼组,每组30例。采用常规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术毕托烷司琼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术毕-术后24 h恶心、干呕和呕吐的发生率,并用评分法(0-10分)评估其程度,记录清醒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托烷司琼组术毕-术后3 h恶心、干呕和呕吐发生率及其程度降低,头痛和烦燥发生率降低;术后3-24 h干呕发生率及程度降低,恶心程度降低(P<0.05);清醒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烷司琼可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及并降低其严重程度。
彭章龙赵欣金珏于布为
关键词:止吐药手术后恶心呕吐
理想麻醉状态和精确麻醉在提升麻醉安全和建立舒适化医疗中的应用和推广
于布为罗艳薛庆生庄蕾陆菡陶国荣张富军金珏朱倩林张晓琴杨笑萱夏一梦董榕陆志俊宋小
该项目属于麻醉学领域。 麻醉安全一直是临床医疗的基础。舒适化医疗是患者和人民对于高质量医疗和健康的基本要求。在本世纪初,麻醉还是中国医学发展的主要安全隐患,其相关死亡率高达1/5000(2000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关键词:
关键词:麻醉安全麻醉学
尼卡地平在全麻气管插管和手术切皮刺激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最适剂量
2004年
目的 研究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尼卡地平以维持气管插管和切开皮肤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最适剂量。方法  6 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体验标准评估为Ⅰ~Ⅱ级的成年患者 ,随机均分为 4组 :生理盐水组 (Ⅰ组 ) ,尼卡地平 0 .5mg组 (Ⅱ组 ) ,尼卡地平 1.0mg组 (Ⅲ组 ) ,尼卡地平 2mg组 (Ⅳ组 )。不同剂量的尼卡地平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5ml,在实施气管插管前 2min ,于 30s内静脉推注 ;气管插管后 15min和切皮后 5min内 ,定时记录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结果 气管插管后 ,Ⅰ、Ⅱ组的MAP峰值较诱导前的基础值升高18.95 %和 10 .10 % ;Ⅲ组的MAP峰值与基础值的差异无显著性 ;Ⅳ组的MAP较基础值显著降低 10 .6 4 % (P<0 .0 5 )。气管插管后Ⅲ组的心率最高 ,与其他 3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但Ⅳ组皮肤切开后MAP的增加最少。结论 尼卡地平预防气管插管和皮肤切开所致高血压反应的最适剂量为 1.0mg。
金珏金善良陆益斌于布为
关键词:尼卡地平全麻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最适剂量
诱导期急性超容量液体填充对腹腔镜结肠直肠手术老年病人内脏灌注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应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行急性超容量液体填充(acute hypervolemic fluid infusion,AHFI)对腹腔镜结肠直肠手术老年病人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腹腔镜结肠直肠手术老年病人30例,ASAⅠ~Ⅱ级,男17例,女13例,年龄65~85岁,随机分为乳酸钠林格液组(R组)、琥珀酰明胶组(G组)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H组),每组各10例,全麻诱导开始后30 min内分别输注乳酸钠林格液、琥珀酰明胶12 mL/kg,或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3.5 mL/kg。在诱导前即刻(T0),AHFI结束时(T1),气腹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60 min(T5),结束气腹后5 min(T6)、15min(T7)、25min(T8)时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胃黏膜张力计测定值。结果:3组胃黏膜-血二氧化碳分压(Pg-aCO2)在T1时低于基础值;在T2降至最低点,且G组明显低于R组;随后,3组Pg-aCO2较T2逐渐升高,且R组T4~7和H组T6时Pg-aCO2高于基础值。3组胃黏膜pH随着气腹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R和H组pHi在T5~8低于7.32,但G组pHi在各时点均高于7.32。R组心指数和心室收缩加速指数在T2明显低于基础值,T6时中心静脉压明显低于G和H组。H组T1~7Na+高于R和G组。结论:诱导期AHFI能改善腹腔镜结肠直肠手术老年病人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与R和H比较,G在较长时间气腹(60 min)仍能维持良好的内脏灌注。
金珏邓云新朱倩林郑民华张军金善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于布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内脏灌注乳酸钠林格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琥珀酰明胶
麻醉诱导前扩容对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研究麻醉诱导前扩容对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在麻醉诱导前20min内,静脉输注15mL/kg乳酸林格氏液;Ⅱ组则给予2mL/kg的乳酸林格氏液;诱导后两组病人输液管理相同。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术前、诱导时和手术开始后1、5、10min以及术毕时血压,比较补液量、麻醉药用量和麻醉时间,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诱导时两组病人收缩压均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且以Ⅱ组更为显著(P<0.05);Ⅰ组诱导前补液量明显多于Ⅱ组(P<0.05);病人PONV发生率Ⅰ组(22.5%)显著低于Ⅱ组(45%)(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扩容是一种降低PONV发生率的安全和有效的措施。
金善良金珏于布为
关键词:麻醉诱导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
依托咪酯乳剂在老年人诱导麻醉中的脑电双频和循环的变化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评价依托咪酯乳剂在老年人麻醉诱导时的深度及循环的变化。方法 :2 0例ASA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年龄大于 60岁 (n =1 0 )为老年组 ,小于 60岁 (n =1 0 )为对照组。麻醉诱导用药为芬太尼 2ug/kg、依托咪酯 0 3mg/kg、阿曲库铵 0 5mg/kg。结果 :老年组最低BIS为 43 1± 6 4,对照组为 38 4± 4 7,无显著差异。达最低BIS所需时间老年组为 43 5± 7 4秒 ,对照组为 35 6± 8 1秒 (P <0 0 5) ;老年组用药前后的BP、HR稳定 ,对照组心率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沈永倩金珏于布为
关键词:老年人全身麻醉依托咪酯乳剂脑电双频指数
不同液体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胃粘膜灌注的影响
背景:腹腔镜可对术中的内脏血流灌注产生不良影响。高容量血液稀释是广泛用于临床的容量管理方法,对稳定循环与改善组织氧供有积极作用。胃粘膜张力计是用于监测内脏灌注状态的技术,本实验使用其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进行术中监测,评估不...
邓云新金珏郑民华于布为
文献传递
地塞米松复合恩丹西酮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果被引量:24
2005年
有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病人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在53%~72%[1,2],PONV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还可导致脱水、碱中毒和电解质失调等内环境紊乱,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麻醉前给予镇吐药可以预防PONV的发生.具有高度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可对抗由多巴胺受体和运动导致的呕吐,并能在手术后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术前静脉注射能有效预防全麻术后的PONV[3,4],且没有其他镇吐药所常见的镇静、焦虑、锥体外系损害等副作用.地塞米松可降低化疗后呕吐的发生率,预防儿科斜视矫正、扁桃体切除术、增殖腺切除术和较大妇科手术的术后PONV[5].LC后PONV的诱发因素多样,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比较地塞米松、恩丹西酮单独或联合应用预防LC后病人PONV的效果,寻求临床较理想的药物组合.
金珏江维娜于布为郑民华
关键词:术后病人恶心呕吐恩丹西酮地塞米松5-HT3受体拮抗剂锥体外系损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