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康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水层
  • 4篇弥散
  • 4篇弥散度
  • 4篇弥散试验
  • 4篇含水
  • 4篇含水层
  • 3篇地下水
  • 3篇示踪
  • 3篇示踪剂
  • 2篇第四系含水层
  • 2篇潜水含水层
  • 2篇黄土
  • 2篇公园
  • 2篇河滨
  • 2篇河滨公园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东北部
  • 1篇野外
  • 1篇液化特性
  • 1篇运移规律

机构

  • 8篇西北大学

作者

  • 8篇郭康
  • 3篇康卫东
  • 3篇罗奇斌
  • 2篇刘亚明
  • 2篇於红
  • 1篇冯力
  • 1篇葛瑞华
  • 1篇谷天峰
  • 1篇马莉
  • 1篇唐欢
  • 1篇冯立

传媒

  • 4篇地下水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黄河上游某灌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及预测被引量:7
2015年
以黄河上游某灌区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灌区潜水的DASLTCU模型和承压水DLCA模型对灌区地下水进行防污性能评价。选取潜水埋深(D)、含水层厚度(A)、地表土层厚度(S)、地表坡度(L)、地表岩性(T)、含水层渗透系数(C)、灌区现状图(U)作为灌区潜水的综合防污性能评价因子;选取承压水埋深(D)、隔水层岩性(L)、隔水层连续性(C)、隔水层厚度(A)作为灌区承压水的防污性能评价因子;应用ARCGIS和MODELFLOW对灌区地下水的综合防污性能进行评价和预测。得出现有灌溉规模下,潜水综合防污性差及较差地区占总面积24%,中等及以上地区占76%,灌区综合防污性总体较好。绘制出灌区潜水的现状防污性能分区图及30年后潜水的综合防污性能预测分区图。
郭康冯加远
关键词:地下水
定边东北部潜水含水层野外弥散试验被引量:6
2016年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以定边东北部双海子村一沙地为试验场地,同时选取NaBr和NaCl作为弥散试验示踪剂,采用径向收敛流水动力弥散理论方法进行了潜水含水层的弥散试验,计算了潜水含水层的弥散参数.结果表明,NaBr作为示踪剂计算出的弥散度略小于NaCl的计算出的弥散度,综合两种示踪剂的试验结果,确定场地的径向弥散度(aL)为:0.58—0.64 cm.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提供参考和依据,NaBr作为示踪剂也可为咸水地区的弥散试验提供借鉴.
於红郭康罗奇斌刘龙虎孟艳丽康卫东
关键词:弥散试验示踪剂
饱和兰州黄土液化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甘肃省兰州的Q3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饱和原状黄土的液化试验,研究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原状黄土的应力、应变的发展规律,考察了饱和原状黄土的液化特性,探讨饱和黄土在液化过程中的孔压的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均压固结条件下,兰州饱和原状黄土,在动荷载作用下,孔压可以达到有效固结围压,产生黄土液化;同时黄土振动液化过程中应力-应变的滞回特性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发生变化以及黄土的轴向应变与孔隙水压力存在一定的关系,小轴向应变增长对应着大幅增加的孔隙水压,而在曲线发展的后期,应变大幅增加,但是孔隙水压却基本保持不变。
冯立葛瑞华郭康刘亚明
关键词:饱和黄土振动液化
水泥-黄土注浆充填材料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采空区危害巨大,目前主要采用注浆充填方式进行处置。水泥-粉煤灰浆液在采空区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一些采空区治理工程中,由于缺乏粉煤灰,需要寻找其他低成本的注浆材料。水泥-黄土浆液具有就地取材、工艺简单等优势,是替代水泥-粉煤灰浆液的首选。本文以陕西泾阳、甘肃兰州、山西吕梁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水泥-黄土浆液黏度、结石率、凝结时间、结石体强度等性质的试验,研究了水泥掺量、水固比、黄土类型、水玻璃掺量等因素对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及其结石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黄土掺量的增加,结石体强度、浆体流动性降低,而凝结时间延长;水泥-黄土浆液结石体早期强度较低,而后期强度增长较大;黄土的地域性分布,造成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差异较大,黄土的粒径越粗,结石体的强度越高;与离石黄土浆液相比,马兰黄土浆液性能稳定,强度较高,更适宜于采空区充填注浆;水玻璃的掺入,使浆液黏度增大,结石率提高,凝结时间缩短,强度减小。本研究成果为采空区注浆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谷天峰孙忠弟骆凤涛刘亚明郭康冯力
关键词:注浆材料采空区充填
西宁市贵德县河滨公园林场第四系含水层弥散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溶质运移的弥散理论开始应用于实际问题。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对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及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测,是对地下水进行保护、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控制的基础。而弥散参数的确定则是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建立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模型预测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对西宁市贵德县地下水污染的水质运移规律进行分析,在贵德县河滨公园林场采用径向收敛流水动力弥散理论方法进行了第四系含水层现场弥散试验,计算了试验场地潜水含水层的弥散度,获得纵向弥散度(aL)为0.843~0.998 cm,横向弥散度(aT)经验推断值为0.17~0.20 cm,为进一步建立该地区的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预测地下水污染的发展趋势和评价该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提供了数据参考。
罗奇斌康卫东郭康
关键词:弥散试验弥散度示踪剂离子浓度
西宁市贵德县河滨公园林场第四系含水层弥散试验研究
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溶质运移的弥散理论开始应用于实际问题.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对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及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测,是对地下水进行保护、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控制的基础.而弥散参数的确定则是地下水溶质运移模...
罗奇斌康卫东郭康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弥散试验弥散度
文献传递
白于山以北潜水含水层野外弥散试验研究
2016年
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对地下水中污染因子的运移扩散情况进行预测,是对地下水进行保护和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控制的关键。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中弥散参数对模型预测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陕北白于山以北地区潜水含水层污染水体的运移规律进行分析,采用径向收敛流水动力弥散理论方法进行潜水含水层的弥散试验,计算场地潜水含水层的弥散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纵向弥散度(a_L)为0.58 cm,横向弥散度(aT)经验推断值为0.116 cm。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进一步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和制订有效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
於红郭康
关键词:弥散试验示踪剂弥散度
神府矿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2012年在神府矿区所取72组地下水样的微量有机测试结果为数据基础,全面认识该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并讨论其分布特征与地质地貌及地下水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其分布规律,这对保障矿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结果显示,72组地下水水样中,有29组出现有机检出现象,检出率为40.3%,有机检出物种类高达7项,其中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检出组数最多;整个区域的河谷地区是最易检出有机指标的地方,其次是沙盖黄土区,以及黄土和沙漠地区,最后是滩地区;浅层地下水是最容易受到有机物的污染,有机指标检出点基本分布于地下水水埋深0~20 m范围内。
唐欢马莉冯加远郭康刘博榕
关键词:神府矿区地下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