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娜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2篇短暂性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评分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缺血发作
  • 2篇梗死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研究
  • 1篇通路
  • 1篇评分模型
  • 1篇缺血损伤
  • 1篇脑缺血损伤
  • 1篇发作后
  • 1篇NOTCH信...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作者

  • 3篇莽靖
  • 3篇何金婷
  • 3篇徐忠信
  • 3篇郭娜
  • 2篇邵延坤
  • 1篇刘洪雨
  • 1篇初婷婷
  • 1篇李宗树
  • 1篇王莹莹
  • 1篇胥桂华
  • 1篇王姣琦
  • 1篇包晓群
  • 1篇杨宏

传媒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Notch1受体在脑缺血损伤中表达变化及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Notch1受体在脑缺血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配体Jagged1对缺血损伤的影响,探讨Notc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PC12诱导的神经元样细胞氧糖剥夺(OGD)体外脑缺血模型,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OGD 3h、6h、9h、12h、16h、24h Notch1表达变化;MTT法检测外源性配体Jagged1对细胞缺血损伤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后不同时间Notch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有显著升高,3h时达最高峰,其后随OGD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OGD 24h达最低点(P<0.05)。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外源性Jagged1干预可使正常及缺血神经元存活率均下降(P<0.05)。结论 Notch信号转导通路可能通过内源性的Notch1受体表达上调参与脑缺血性损伤过程。
郭娜何金婷胥桂华王姣琦李宗树莽靖徐忠信
关键词:JAGGED1OGDNOTCH信号通路
不同评分模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风险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估ABCD、ABCD2、SPI-Ⅱ和ESSEN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高危患者近期及远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TIA患者ABCD、ABCD2、SPI-Ⅱ和ESSEN评分,随访7d和1年内脑梗死发生率,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4种评分模型的准确性,并与原始模型进行比较,计算相对危险度(RR)。结果:235例TIA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9.36%,1年内脑梗死发生率为20.43%。7d内AUC,ABCD评分模型为0.70,ABCD2评分模型为0.74,SPI-Ⅱ评分模型为0.67,ESSEN评分模型为0.62;1年内AUC,ABCD评分模型为0.62,ABCD2评分模型为0.62,SPI-Ⅱ评分模型为0.64,ESSEN评分模型为0.65。与原始模型比较,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TIA后7d内RR值,ABCD评分模型分别为0.09、0.92和0.72,ABCD2评分模型分别为0.49、0.59和0.65;TIA后1年内RR值,SPI-Ⅱ评分系统分别为0.58、0.87和0.55,ESSEN评分模型分别为0.11、0.18和0.55。结论:本研究选择的4种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均可用于中国人群TIA后脑梗死风险评估,其中ABCD2评分模型对短期风险预测具有较大价值,而ESSEN评分模型对于远期风险预测更具价值。
王莹莹郭娜何金婷邵延坤包晓群莽靖徐忠信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ADCD^2评分对TIA后短期内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ADCD2模型对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照ADCD2预测模型对TIA患者进行评分和危险分层,观察2d、7d脑梗死发生率,与模型预测率进行比较,评估该模型对患者2d、7d内卒中预测能力,分析不同危险分层与脑梗死风险的相关趋势。结果 286例TIA患者中脑梗死总发生率为30.8%,低危组117例,2d及7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分别为4.3%、17.9%,中危组92例,分别为12%、19.6%,高危组77例,分别为18.2%、24.7%;ADCD2模型2d内预测AUC为0.698[95%CI 0.605~0.791,P<0.05];7d内AUC为0.612[95%CI 0.534~0.691,P<0.05];与原始模型预测比较,2d、7d内低、中、高危险组RR均小于1,2d内分别为0.2、0.45、0.43,7d内分别为0.1、0.33、0.47;χ2趋势检验2d、7d分别为χ2=145.5和χ2=76.1(P<0.001)。结论 ADCD2评分模型可用于预测TIA后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且风险性随评分升高而增高;与原始模型比较,ADCD2应用于中国人群可能存在对TIA后脑梗死风险评估不足。
初婷婷莽靖郭娜刘洪雨何金婷邵延坤杨宏徐忠信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