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姝

作品数:33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儿童
  • 5篇疑难病例
  • 5篇幽门螺
  • 5篇幽门螺杆菌
  • 5篇随访
  • 5篇小肠
  • 5篇螺杆菌
  • 5篇基因
  • 5篇病例
  • 4篇炎症
  • 4篇炎症性
  • 4篇炎症性肠病
  • 4篇小肠淋巴管扩...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管扩张
  • 4篇淋巴管扩张症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
  • 4篇溃疡性

机构

  • 3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33篇郭姝
  • 24篇徐樨巍
  • 20篇周锦
  • 19篇于飞鸿
  • 16篇王国丽
  • 16篇张晶
  • 13篇官德秀
  • 6篇丁召路
  • 4篇沈惠青
  • 4篇赵春娜
  • 4篇郭景
  • 4篇李东丹
  • 2篇张建中
  • 2篇周丽雅
  • 1篇伏利兵
  • 1篇霍爱华
  • 1篇王燕
  • 1篇何利华
  • 1篇纪文静
  • 1篇贾霄云

传媒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2012北京...
  • 1篇第十届全国儿...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毒型艰难梭菌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的感染率及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炎症性肠病(IBD)患儿产毒型艰难梭菌的感染率及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收治的30例IBD患儿及同医院健康体检的30名对照儿童的粪便标本及临床资料,检测其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并分析毒素基因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IBD组30例(UC组、CD组各15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阳性6例(UC 3例、CD 3例),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为20%。基因型为艰难梭菌毒素A(tcdA)+艰难梭菌毒素B(tcdB)-5例,tcdA+tcdB+1例;健康对照组30名,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1例,感染率为3%,基因型为tcdA+tcdB-。两组儿童均未检测到二元毒素基因。IBD组粪便标本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UC组缓解期未检测出艰难梭菌毒素基因(0/1),轻度活动期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阳性1例(1/11),中度活动期阳性2例(2/3),不同疾病活动度之间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6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阳性患儿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及便血,复发型者有突然加重的特点;所有阳性标本均检测到tcdA,1例合并tcdB+者黏液脓血便表现更重;5例完善结肠镜检查,未发现黄白色隆起或伪膜斑等艰难梭菌肠炎特异性表现;3例有抗菌药物暴露史;6例均对甲硝唑抗艰难梭菌治疗敏感;随访3个月,6例患儿均病情平稳,未复发。结论IBD患儿较健康儿童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高。tcdA+tcdB+者临床表现更重。结肠镜检查无特异性表现。临床上应加强对IBD患儿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检测的认识。
李迪郭姝官德秀赵春娜徐樨巍
儿童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分析儿童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CDA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应用抗生素48h后或入院48h后发生腹泻的住院患者,或人院前1个月内有抗生素应用史或住院史,人院前或人院时出现腹泻的住院患者,用PCR检测粪便中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A和毒素B的基因,毒素基因阳性者设为CDAD^+组,阴性者设为CDAD^-组。从CDAD^+组中选出医疗机构获得性CDAD(HCFA—CDAD),组成HCFA—CDAD组。同时按1:3比例选取同期疾病种类相同且使用抗生素超过2d无腹泻患者为对照组。对人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潜在危险因素涉及:慢性疾病史、性别、年龄、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和G)、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联用抗生素数量、抗生素种类、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阻断剂、入院前医疗机构接触史、人院前抗生素使用史、住院时间、胃肠道插管(胃管、胃肠减压、胃空肠管放置)。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人选的93例患者中,35例为CDAD^+组,其中符合HCFA.CDAD组共30例;CDAD一组有58例。入选的对照组有105例。CDAD^+组和对照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白细胞计数、CRP、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为危险因素(P=0.003、0.008、0.015,OR=8.063、3.465、13.950);入院前医疗机构接触史(P〈0.01,OR=0.002)为保护因素。结论白细胞异常、CRP高、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为患CDAD的危险因素。
郭姝徐樨巍董方
关键词:腹泻儿童
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胃黏膜活检幽门螺杆菌(Hp)培养菌株耐药性及影响耐药率的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246例13C呼气试验阳性的Hp感染患儿,电子胃镜下采集胃窦黏膜标本进行Hp培养,对获得的Hp菌株采用E-test法进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对患儿年龄、性别、内镜诊断、组织学表现、根除治疗次数等因素与抗生素耐药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46例患儿胃黏膜标本中174例Hp培养阳性,Hp阳性率为70.7%。总体耐药率情况显示,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6.55%(168/174例)、57.47%(100/174例)、4.02%(7/174例)、1.15%(2/174例)。单一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43.10%(75/174株),其中单一克拉霉素耐药率为93.33%(70/75株),单一甲硝唑耐药率为6.67%(5/75株);多重耐药率显示,双重耐药率为54.02%(94/174株),其中克拉霉素+甲硝唑双重耐药率占52.30%(91/94株),克拉霉素+四环素双重耐药率占1.72%(3/94株);而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三重耐药率为1.15%(2/174株);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四重耐药率为1.15%(2/174株)。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克拉霉素在曾进行过根除治疗后失败患儿中的耐药率[98.7%(148/150例)]高于未曾进行过根除治疗患儿[83.3%(20/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0,P<0.05)。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与患儿年龄、性别、内镜诊断、组织学表现的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有很高的耐药率,对阿莫西林、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甲硝唑与克拉霉素双重耐药情况严重。
李东丹官德秀郭景房永利郭姝何丽华张建中周丽雅于飞鸿周锦王国丽张晶徐樨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儿童
儿童CYP2C19基因代谢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于飞鸿徐樨巍郭景郭姝李东丹周锦
白细胞介素10受体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ry early 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VEO-IBD)患儿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消化科住院的慢性腹泻的患儿中,确诊为VEO-IBD的患儿,其中病因为IL-10RA基因突变的患儿15例,对照组为15例非IL-10RA突变所致VEO-IBD患儿,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基因报告。结果IL-10RA基因突变所致的VEO-IBD患儿,克罗恩病(Crohn s disease,CD)11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4例,临床症状以慢性腹泻(15/15例,100.0%)、便血(15/15例,100.0%)为主,肠外表现依次为口腔黏膜溃疡(6/15例,40.0%)、皮肤红斑(5/15例,33.3%);肛周表现依次为直肠会阴瘘5例(5/15,33.3%),肛瘘4例(4/15,26.7%),肛裂3例(3/15,20.0%),直肠会阴瘘、皮赘并存1例(1/15,6.7%);全身表现为IL-10RA基因突变组营养不良13例(13/15例,86.7%),肛周病变13例(13/15例,86.7%);对照组营养不良6例(6/15例,40.0%),肛周病变5例(5/15例,33.3%),此两项指标与IL-10RA基因突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IL-10RA突变患儿中,共检测到9个突变位点,其中c.301c>T(p.R101W)和c.537G>A(p.T179T)为最常见的突变位点。IL-10RA突变导致炎症因子增高,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延长。结论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VEO-IBD患儿发病年龄早,除消化道症状外,肠外表现和肛周病变较为常见,结肠镜下病变特点以结肠多发溃疡最常见,其次为炎性息肉。c.301c>T(p.R101W)和c.537G>A(p.T179T)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IL-10RA突变导致炎症因子增高,引起肠道炎症反应。
李玉佳官德秀郭姝郭景徐樨巍
关键词:慢性腹泻炎症因子
疑难罕见病研究--一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4型的临床和基因诊断分析
张晶周锦苏穎沈惠青于飞鸿郭姝王国丽梅天璐徐樨巍
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22年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是病因尚不明确的功能性胃肠病,以儿童发病为主。随着儿科医师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该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阐述该病的治疗策略,包括前驱期、呕吐期、恢复期和发作间期/无症状期的药物剂量、给药方式,更好地帮助广大儿科医师优化治疗方案。
郭姝吴捷
关键词: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儿童
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随访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yclic vomiting syndrome,CVS)的临床效果,以提高对儿童CVS的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2至201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诊断CVS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案为A方案(赛庚啶+多赛平+丙戊酸),B方案(普萘洛尔+赛庚啶),C方案(普萘洛尔+阿米替林),服药时间≥3个月。共对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出院后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电话随访至2020年10月。结果42例患儿中,男17例,女25例,平均发病年龄(4.65±3.23)岁,诊断时年龄(6.79±3.58)岁。主要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腹痛、上消化道出血,42例均为中重度CVS。治疗方案:A方案7例,B方案11例,C方案24例。好转年龄(8.17±4.12)岁,服药疗程(1.37±0.96)年,随访时年龄(10.32±4.03)岁。至随访1年内,治疗有效35例,有效率为83.3%,其中完全无刻板样发作的呕吐23例,治疗无效共7例。三种治疗方案对CVS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相比,个人史中有食管裂孔疝(P=0.024)、随访时体重(P=0.042)和服药疗程(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方案治疗CVS有效率较高,三种治疗方案对CVS的治疗效果无差异。对于联合用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CVS患儿,需进一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郭姝官德秀梅天璐于飞鸿周锦王国丽沈惠青张晶吴捷徐樨巍
关键词: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儿童随访
疑难病例
郭姝于飞鸿王国丽周锦张晶丁召路徐樨巍
疑难病例
本文叙述一例幼儿患者住院3次.介绍患儿第一次因“腹泻8天,皮疹7天,便血2天”入院,叙述其现病史,进行专科查体、辅助检查,病理诊断肠道黏膜炎,进行治疗,带药出院。随后介绍了患儿第二次、第三次入院的症状、病理检查、诊断为小...
郭姝于飞鸿王国丽周锦张晶丁召路徐樨巍
关键词:小肠疾病病理诊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