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一明

作品数:18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电镀
  • 6篇电镀厂
  • 4篇氨基
  • 3篇冶炼
  • 3篇冶炼厂
  • 3篇污染
  • 3篇离子
  • 3篇炼厂
  • 3篇废水
  • 2篇对氨基苯磺酸
  • 2篇氧化石墨
  • 2篇营养化
  • 2篇生活污水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石墨
  • 2篇水溶液
  • 2篇铁氧体
  • 2篇铁氧体纳米粒...
  • 2篇农村生活污水
  • 2篇污水

机构

  • 17篇湖南大学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 2篇湖南商务职业...

作者

  • 18篇郭一明
  • 16篇刘云国
  • 13篇胡新将
  • 6篇李婷婷
  • 6篇王慧
  • 5篇何缘
  • 4篇刘韵琴
  • 4篇李江
  • 4篇柳思勉
  • 3篇曾光明
  • 3篇谭小飞
  • 3篇凡传明
  • 2篇周璐
  • 2篇尹怡诚
  • 2篇李江
  • 2篇叶骥
  • 2篇刘少博
  • 1篇孙玉琴
  • 1篇李婷婷
  • 1篇甘胜军

传媒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DS和PVP强化生物淋溶锰渣的性能
2013年
在生物淋溶锰渣的过程中,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0~100 mg/L)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研究两种活性剂对硫杆菌生长和对锰渣中锰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均能有效强化硫杆菌对锰渣的淋溶性能,SDS和PVP的最佳浓度分别为35 mg/L和15 mg/L,在最佳浓度条件下,两者均能显著降低培养液的pH值,提高锰的浸出率,其浸出率分别达到88%和83%,均高于对照组的72%。进一步分析表明,SDS比PVP更能有效提高浸出体系的ORP电位,促进锰的浸出。电镜结果表明,在最佳浓度条件下,SDS比PVP更能有效促进硫杆菌对锰渣表面的侵蚀,降低锰渣的表面粒度,提高锰渣中锰的浸出率。
叶骥刘云国郭一明凡传明胡新将
关键词:尾矿扫描电镜
水绵(Spirogyra)对蓝藻复苏及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采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底泥与上覆水,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建立了模拟自然水体的实验装置,并设置了高(42mg.L-1)、低(21mg.L-1)、空白(0mg.L-1)3个水平的水绵添加量,研究了不同剂量的水绵对水华蓝藻(以微囊藻为主)复苏过程及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充足的营养盐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整个实验在藻类的复苏期(2010年3—5月)进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水绵设置显著改变了水体环境,高剂量水绵的遮光率达到了93%,低剂量水绵的遮光率也可达到84%.水绵的添加降低了底泥表面的温度,并大量吸附了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水绵的光遮蔽效应是抑制蓝藻复苏,影响藻类群落结构演替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充足的营养盐条件下,水绵的这种影响依然很明显.
凡传明刘云国郭一明毛文娟郑娜娜赛给那.牙生江
关键词:水绵蓝藻复苏藻类群落结构营养盐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垃圾分类研究进展
垃圾分类可以促进资源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相关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确定垃圾分类研究框架。通过对2001-2022年Web of Science的大量文献综述,了解垃圾分类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
郭一明王恒郭兴荣徐振强谭雅文时倩楠刘芳芳
关键词:垃圾分类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工业水污染及其成因的de Bruyn模型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选取废水、挥发酚、氰化物、COD、石油类和氨氮为中国工业水污染指标,利用分解分析方法将2004—2010年间的污染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污染治理效应、清洁技术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结果显示,这5类效应的平均作用强度分别为2.08%、3.04%、15.61%、17.37%和32.88%,其中规模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是影响工业水污染的主导效应。各类效应对不同污染物的作用方向并不完全一致,规模效应促进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结构效应以加重污染为主,污染治理效应和清洁技术效应以减轻污染为主;广义技术效应的平均作用强度和负向作用概率均最大,是现阶段中国工业水污染控制最为有效的手段。
尹怡诚刘云国刘少博郭一明胡新将李江
关键词:工业水污染DE污染控制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4年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导致水体环境严重恶化,迫切需要治理。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已研究应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概括与分类,系统的分析了5类(生物法、生态法、物化法、组合工艺和一体化设备)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和难点,讨论了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与思路。
刘云国江卢华曾光明郭一明胡新将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集成式生态浮床及其修复水体生态系统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生态浮床及其修复水体生态系统的技术,集成式生态浮床物理空间由浮水床、沉水床、浮力调节瓶、升降链、生态围隔网搭建,集成了生态行为呈线性因果关系的土著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附着水生植物、鱼类、螺类及生化...
刘云国郭一明凡传明胡熙叶骥祝志林张俊张娉杨
文献传递
一种光催化复合凝胶小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复合凝胶小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小球以交联的海藻酸盐为基体,基体内充满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制备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二氧化钛和海藻酸钠与水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将混合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中制备出均匀...
胡新将刘云国王慧刘韵琴柳思勉郭一明何缘李江李婷婷
文献传递
壳聚糖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了壳聚糖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吸附铜离子的性能,分析了pH、吸附剂投加量、温度、铜离子初始浓度和时间对铜离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铜离子的吸附有较大的影响。此外,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吸附剂比空白吸附剂具有更强的吸附性能。整个吸附过程符合朗缪尔吸附模型(R2=0.994),最大吸附量为100.70mg/L。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实验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线性相关指数大于0.999。吸附剂能在0.1mol/LNaOH溶液中被成功解吸。
刘云国廖婷贺仲兵李婷婷王慧胡新将郭一明何缘
关键词:生物吸附枯草芽孢杆菌
Adsorption of Cr(VI) by modified chitosan from heavy-metal polluted water of Xiangjiang River, China被引量:14
2013年
Methacrylic acid was used together with a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to modify chitosan. In addition,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recorded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reparative adsorption for Cr(VI) from the polluted Xiangjiang River water. A comparative X-ra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crystallization in the imprinted polymer was significantly weakened, the area of the non-crystalline region was larger. There were more adsorption sites in the imprinted polymer,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towards Cr(VI) was increas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imprinted polymer towards Cr(VI) increased with time and reaches saturation after 8 h. The optimal adsorption time was 4-8 h after the adsorption starting and the optimal pH value for the solution was in the range of 4.5-7.5. When the chitosan reaches saturati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chieves a state of equilibrium, and the maximum Cr(VI) extraction rate reaches 33.7%. Moreover,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imprinted polymer towards Cr(VI)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hitosan concentration. In this situation, the Cr(VI) extraction rate shows little variation, and the maximum removal rate can reach 98.3%. Furthermore, the Cr(VI) extraction rate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in the chatoyant and chitosan, with the best adsorption effect corresponding to 90% deacetylation. Fitting the adsorption data to the quasi first- and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s yield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9013 and 0.9875,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rate constants for the two models are 0.0091 min-1 and 7.129 g/(mg.min), respectively. Hence, the adsorption using Cr(VI)-imprinted chitosan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second-order kinetics. Comparing the data to Freundlich and Langrnuir adsorption isotherms shows that the latter has a better linear fit and a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15.784 mg/g.
刘韵琴刘云国胡新将郭一明
关键词:IMPRINTINGADSORPTION
耦合生态技术深度处理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效能与仿真
本研究以设计一种可推广的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生态处理技术为目标,以耦合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及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VF...
郭一明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富营养化生态处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