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青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橙皮黄酮类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研究橙皮黄酮类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橙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法辅助提取橙皮黄酮类物质,考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黑曲霉菌、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橙皮黄酮类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黑曲霉菌>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另外,其抗菌活性具有较宽的pH值范围,温度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不大,而浓度及共培养时间对其抑菌活性有显著影响,黄酮提取液的浓度越高,共培养时间越长,抑菌活性越强。
- 闵莉静李敬芬郑青
- 关键词:橙皮抑菌活性
- 超声波法提取乌饭树叶槲皮素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优化从安吉乌饭树叶中提取黄酮类色素槲皮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乌饭树叶中提取黄酮类色素槲皮素,以槲皮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测定手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乌饭树叶中槲皮素的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20 W,乙醇浓度50%,固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30 min,此时槲皮素的提取率可达4.46%。[结论]超声波法提取乌饭树叶中的槲皮素,操作简单,提取率高,是一种工业化生产较理想的提取工艺。
- 黄佳萍郑青郭梦梦方园宋红岩谢秀倩
- 关键词:槲皮素超声波提取正交试验
- PBL+微信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2022年
- 利用微信的即时通讯优势,构建基于微信的“湖师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PBL+微信辅助平台。以问题为导向,将课前线上自学讨论、课中实验操作训练、课后巩固提升相结合,应用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PBL+微信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实验教学课时少、师生互动少、学生主动性差、动手能力弱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 郑青葛海霞陈超
-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 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和β-环糊精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模拟生理环境pH=7.40的条件下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和β-环糊精的相互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方程对槲皮素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变化进行拟合,确定其荧光猝灭机理.利用修正的Benesi-Hildebrand方程对槲皮素的荧光强度随β-环糊精浓度的变化进行拟合,确定包合物的稳定常数和包合比.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310K时,槲皮素与β-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的稳定常数为66.7L·mol-1,包合比为1∶1.
- 陆晓颖金荟婷杨玉梅郑青王旭
-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槲皮素牛血清白蛋白Β-环糊精相互作用
- 乌饭树叶中槲皮素的红外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 2016年
- 采用红外辅助提取法从乌饭树叶中提取槲皮素.以槲皮素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得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程度50目、乙醇溶液浓度70%、固液比1∶30(g·mL-1)、提取时间10 min,槲皮素提取率平均可达5.67%,高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提取率.
- 郑青葛海霞郑卫红
- 关键词:槲皮素
- 2-巯基吡啶桥连双核钯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活性
- 2021年
- 将2-巯基吡啶(2-HSPy)与N,N-二甲基苄胺(dmba)配位进行钯化合物反应,合成2-巯基吡啶桥连的双核钯化合物[Pd(dmba)(2-SPy)]_2,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认该核钯化合物结构.在[Pd(dmba)(2-SPy)]_2分子中,每个中心Pd原子分别与N,N-二甲基苄胺配体的C原子和N原子,以及2-巯基吡啶的S原子和N原子配位,呈现出典型的平面四边形结构.两个中心Pd原子的距离为2.973?,显示出较弱的金属-金属相互作用.在钯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中,[Pd(dmba)(2-SPy)]_2显示出高效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1 mol%时,[Pd(dmba)(2-SPy)]_2接近当量的催化溴苯与芳基硼酸化合物的Suzuki偶联反应.
- 吕鹤李泽宁郑青
- 关键词:2-巯基吡啶SUZUKI偶联
- 水杨酸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共存铜离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铜离子对水杨酸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水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铜离子对水杨酸-BSA体系的影响。结果运用理论模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水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力类型等相互作用参数。结论铜离子存在时,不改变水杨酸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类型和水杨酸-BSA分子间作用的类型,但使水杨酸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增大。
- 王旭吴淑春王家学郑青郭玉华
- 关键词:水杨酸牛血清白蛋白铜离子荧光光谱法
- PBL教学在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培养符合我国医药行业快速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把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应用于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中。本文通过对PBL教学过程的研究和教学结果的分析,得出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 郑青李敬芬葛海霞
- 关键词:PBL教学法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
- 槲皮素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与抗氧化研究
- 2023年
- 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模拟生理环境下研究槲皮素(QUE)与牛血红蛋白(BHb)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荧光光谱结果表明,QUE能有效猝灭BHb的内源荧光,且是QUE与BHb以1∶1结合生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类型,具有较高的亲和力.通过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到热力学参数(ΔG、ΔH、ΔS),表明QUE与BHb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且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Fo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结果表明,QUE与BHb内的色氨酸(Trp)残基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09 n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表明,QUE可导致BHb构象和一些微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BHb的生理功能.QUE与BHb结合显著提升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且对BHb没有浓度依赖性.
- 郑青葛海霞
- 关键词:槲皮素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光谱法抗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