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耀东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提高电沉积纳米晶镍及其合金塑性的研究
- 本文采用电沉积技术,通过改变阴极基板的类型,添加剂及电解液成分,分别制备了微晶镍(MC-Ni)、超细晶镍(UFG-Ni)、宽/窄晶粒尺寸分布纳晶镍(BGSD/NGSD nc-Ni),纳米晶Ni-2.4%Co和Ni-15....
- 郑耀东
- 关键词:电沉积纳米晶材料塑性低温退火层错能
- 文献传递
- 电沉积宽晶粒尺寸分布纳米镍的本征拉伸行为
- 2010年
- 通过直流电沉积制备平均晶粒度为27.2nm,宽晶粒尺寸分布(10~120nm)的纳米镍(B-NC-Ni)。在B-NC-Ni的拉伸实验中,存在着两类不同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及宏观断口,结果表明:完整的拉伸曲线即本征曲线,具有恒应力变形阶段,宏观断口呈切断;而不完整的拉伸曲线在平台出现之前已发生断裂,主要是由于电沉积时阴极析出的H可能会使镀层形成空位和微孔两类缺陷,均会加剧变形时晶界上裂纹的形成,宏观断口呈正断。此外,实验中杂质S(0.015%,质量分数,下同)对B-NC-Ni的拉伸性能影响可忽略。
- 郑耀东戴品强许伟长胡树韧
- 关键词:电沉积制备纳米镍GRAIN宏观断口平均晶粒度
- 钴含量对电沉积纳米晶镍钴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0年
- 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制备钴含量在2.4%~59.3%范围内的镍钴合金。利用XRD与TEM技术对纳米晶镍钴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有成分的纳米晶镍钴合金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的单相固溶体,平均晶粒尺寸为11~24nm,且平均晶粒尺寸随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镍钴合金镀态下TEM组织中观察到的晶粒尺寸与XRD测量结果一致;纳米晶镍钴合金抗拉强度为1300~1650MPa,断裂伸长率为10.5%~14.5%,镍钴合金的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均随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着钴含量的不断增加,镍钴合金在单向拉伸过程中的应力诱发晶粒长大被逐渐抑制,提高加工硬化率,塑性失稳被延迟,从而提高塑性。
- 许伟长戴品强郑耀东
- 关键词:镍钴合金纳米晶力学性能晶粒长大
- ThMn_(12)型金属间化合物YFe_(10-x)Si_x有序化行为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四亚晶格热力学模型,辅助以第一性原理总能计算,研究了具有ThMn12原型结构的YFe10-xSix金属间化合物中元素的占位有序化行为。结果表明,YFe10.2Si1.8和YFe10Si2化合物中稀土元素Y占据2a亚晶格,Fe占据全部8i亚晶格和部分8j,8f亚晶格,Si占据部分8j,8f亚晶格,且Si更倾向于占据8f亚晶格。随温度的变化,YFe10-xSi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占位有序化行为并不发生改变。本文预测结果与近期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相当吻合,间接证明了成分为YFe10Si2的化合物以ThMn12型结构的YFe10.2Si1.8相和α-(Fe,Si)固溶体相的共存形式更为合理。
- 张朝辉张立昆吴波叶国新陈拓郑耀东王晨
- 关键词: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热力学模型第一性原理计算
- 脉冲电沉积微晶镍、超细晶镍和纳米镍拉伸性能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脉冲电沉积法分别制备微晶镍(MC-Ni)、超细晶镍(UFG-Ni)和纳米镍(NC-Ni),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μm、120.7nm、22.4nm。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结果表明:3种镍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与MC-Ni的塑性(11.1%)相比,UFG-Ni的塑性降至7.9%,但均匀应变值却比MC-Ni高,NC-Ni的塑性仅有4.1%。
- 郑耀东许伟长戴品强林芬陈颖
- 关键词:超细晶纳米镍性能比较TENSILE平均晶粒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