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礼炬
- 作品数:33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明代洪武年间翰林院作家的文风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明代从太祖开始,大力强调儒家理学,使之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强化。儒学对明初翰林院作家的文风起到规约作用。洪武初,翰林院的作家基本上是征召来的前元儒士;中后期才开始通过科举逐渐培养了一批翰林作家。明代初期的翰林院的组建和作家的创作为明代台阁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 郑礼炬
- 关键词:儒臣德行文学台阁体文风
- 李东阳诗歌宗宋研究——在台阁体与前七子之间的转变被引量:1
- 2008年
- 李东阳的诗歌既有台阁体的面貌,也展现出其创作的转向,诗风渐趋沉郁、硬瘦,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李东阳的诗歌创作中还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诗人,李东阳的诗学主张兼顾宋诗,而他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其宗宋的诗学观念,说明其创作转向宗宋的必然性。
- 郑礼炬
- 关键词:台阁体沉郁杜甫宋诗
- 李东阳诗歌创作的转变倾向被引量:1
- 2008年
- 李东阳的诗歌创作既沿袭台阁体的面貌,也展现出一定的转向,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与七子派的文学主张相一致。其诗歌创作中别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元代诗人。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李东阳宗宋的诗学观念,说明其诗歌创作由唐宋元兼顾转向以唐为主,同时宗宋的转向。
- 郑礼炬程妹芳
- 关键词:馆阁体杜甫宋诗
- 莆阳壶山文会考论
- 2012年
- 元末明初的壶山文会是福建出现的一个具有重要文学史意义的诗文结社,它的文学创作倾向和成就得到元末明初文坛重要人物蒋易的推挹,与明初诗歌宗唐和散文创作宗唐宋散文的取向具有共通性,而对于明初福建本省内部诗文创作的勃兴而言,壶山文会与著名的二蓝兄弟几乎同时,又早于闽中十子诗派,具有先驱的意义。厘定壶山文会的异名和成员的数量是研究壶山文会的基础性工作,其众多成员基本事迹和从事文学创作情况的考订,有助于认识壶山文会的面目,对于其外围作家和部分成员家族性世代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考察,则可以看到壶山文会的影响在明朝的延续。
- 郑礼炬
- 关键词:诗文创作考论
- 明代初中期吴中翰林文学发展论略被引量:1
- 2007年
- 相对于其他地区,明初吴中文学对明朝翰林院文学创作的影响甚微。以陈继为首,吴中文学也呈现出它的师弟渊源,而且影响越来越大,成员亦夥。到了成化、弘治年间,吴地作家成为茶陵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
- 郑礼炬
- 关键词:茶陵派唱和
- 论明中期闽中诗文的转变——从茶陵派到前七子被引量:2
- 2012年
- 茶陵派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文学流派,其宗师李东阳举进士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即主盟文坛,前后达40年左右。从茶陵派到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文学创作的状况复杂交错。这一阶段闽中文坛文学风气的转变,与明代中期文坛所发生的演变如影随形。茶陵派内部有多位闽中作家,其中李东阳的门人林俊尤为闽中作家风气转变的典型,是从茶陵派演进到前七子文学创作的关键性人物。到林俊的好友郑善夫之时,闽中文坛基本演变为前七子的风气。考察闽中作家与茶陵派的关系以及文风的转变,观察到明代中期文坛自然的、非断裂式的转变进程。
- 郑礼炬
- 关键词:茶陵派郑善夫前七子
- 闽中诗派对明代翰林诗歌创作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闽中诗派是明初诗歌创作的重要力量,其成员高棅在翰林二十余年,编选《唐诗品汇》,为明代的翰林院诗歌创作确立了宗师对象,影响深远。闽中诗派因其科举繁荣而作家成员众多,在正统以前,深刻地影响了翰林院的诗歌创作。
- 郑礼炬
- 关键词:闽中诗派翰林院王褒诗歌创作
- 《龙飞纪略》作者考实被引量:2
- 2012年
- 一、清代志书对《龙飞纪略》著作权的异议
《龙飞纪略》的著作权在清代产生了异议。乾隆间,李清馥著《闽中理学渊源考》,引述康熙《莆田志》的说法,力主《龙飞纪略》的作者是蔡于毂。道光间,陈寿祺等人纂《福建通志》,引焦兹《经籍志》,证《龙飞纪略》与《开国事略》系同一书:
- 郑礼炬
- 关键词:著作权经籍志异议清代
- 明代福建反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考——论王慎中之前的泉州府作家
- 2012年
- 一、在王慎中之前反对前七子复古运动的福建作家嘉靖初,前七子复古文学运动方兴未艾。学术界一般把明代王慎中视为嘉靖间最早反思前七子复古弊端,起而提倡唐宋散文的第一人,他的主张进而得到唐顺之的追随,逐渐形成唐宋派。唐宋散文之于秦汉散文,本来在明初的文学家如刘基、宋濂那里并不构成对立的两极。
- 郑礼炬
- 关键词:作家
- 明代成弘年间馆阁诗歌创作的新变
- 2008年
- 明代的成化、弘治年间,馆阁诗歌创作出现了宗宋的现象。在翻写宋代著名作家诗文、追随宋诗创作的体裁等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追摩宋代馆阁作家的意识。李东阳所作的集句诗,体现出其晚年宗宋的创作转向。
- 郑礼炬程妹芳
- 关键词:诗歌翰林院集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