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婷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 2篇共轭亚油酸
  • 1篇亚油酸
  • 1篇亚油酸异构酶
  • 1篇油松
  • 1篇油松针叶
  • 1篇针叶
  • 1篇乳杆菌
  • 1篇生物固氮
  • 1篇嗜酸乳杆菌
  • 1篇松针
  • 1篇松针叶
  • 1篇酸菜
  • 1篇酸乳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生产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作物

机构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5篇郑婷
  • 3篇赵国芬
  • 2篇李志刚
  • 2篇包秋华
  • 1篇郎建华
  • 1篇张和平
  • 1篇刘海霞
  • 1篇朗建华

传媒

  • 1篇饲料工业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嗜酸乳杆菌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克隆及其pMG36e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0年
以嗜酸乳杆菌基因组为模板,对亚油酸异构酶基因进行PCR,PCR产物克隆到pMD-19T质粒中,经菌落PCR、酶切分析和DNA测序鉴定克隆成功后,亚克隆入乳酸菌表达质粒pMG36e,构建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LAI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经菌落PCR和酶切分析初步证明表达载体pMG36e-LAI构建成功。该研究为利用工程菌工业化生产高产量、高活性亚油酸异构酶制剂来生产CLA奠定基础。
郎建华赵国芬李志刚郑婷包秋华
关键词: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克隆嗜酸乳杆菌
弗兰克氏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追求的目标,而生物固氮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其中,弗兰克氏菌以其特有的固氮优势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介绍了弗兰克氏菌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现状、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郑婷
关键词:生物固氮弗兰克氏菌
产CLA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LAI酶动力学研究
本试验围绕如何开发有保健功能的乳酸菌,以自家酿制的酸菜汁为试验原料,以传统分离细菌的方法,通过革兰氏染色初步鉴定后,通过PCR扩增16SrDNA片段并将之与T-载体连接转化后序列分析,确定菌种,结果表明该菌种为棒状乳杆菌...
郑婷
关键词:乳酸菌共轭亚油酸分离纯化
文献传递
感病油松针叶中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0年
该试验以呼市清水河地区感病油松针叶为材料,分离获得8株菌株。通过16SrDNA序列及同源性比较,结合菌落特征和细菌形态,对菌株进行鉴定,8株菌株分别为绿浅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解淀粉芽胞杆菌Aerococcus viridans,沙雷菌属Serra ti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醋杆菌属Acetobacter,变形斑沙雷菌Serra tiaproteam aculan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8株菌株均不是引起油松疑似病害的微生物。该研究为清水河油松病情诊断和分析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李志刚赵国芬朗建华郑婷
酸菜乳酸菌分离鉴定及共轭亚油酸含量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围绕如何开发有保健功能的乳酸菌,以自然发酵的酸菜汁为试验原料,以传统分离细菌的方法,通过革兰氏染色初步鉴定后,通过PCR扩增16S rDNA片段并将之与T-载体连接转化后序列分析,确定菌种,结果表明,该菌种为棒状乳杆菌,通过紫外法分析可知其产生的共轭亚油酸的含量0.010 7 mg/mL,共轭亚油酸转化率为2.51%。该结果为乳酸菌株在食品、医药、工业上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刘海霞郑婷赵国芬包秋华张和平
关键词:酸菜乳酸菌共轭亚油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