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传锐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地理
  • 1篇订误
  • 1篇心态
  • 1篇指向
  • 1篇诗歌
  • 1篇诗史
  • 1篇事迹
  • 1篇唐代
  • 1篇唐人
  • 1篇唐诗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意义
  • 1篇吕温
  • 1篇考辨
  • 1篇交往
  • 1篇扶桑

机构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郑传锐
  • 4篇余恕诚
  • 1篇王树森

传媒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旧《唐书》所载唐与四邻交往事迹拾误被引量:1
2013年
我们在做《唐与四邻交往诗歌汇考与研究》过程中,发现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错误若干,现整理如下,望大家批评指正。要特别说明的是,下文订误仅限于与课题相关的《四夷传》《帝王纪》及人物传记,与此无关的概不涉及。
余恕诚郑传锐
关键词:订误
论唐代对外交往诗歌的文化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作为唐王朝与四邻交往的直接产物,唐代对外交往诗歌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唐王朝所开展的积极主动的外交在有效维护边防安全、密切与周边诸邻的友好往来及扩大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折射出当时东亚各族积极主动学习先进唐文化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新罗、日本等国所受唐文化之沾溉。除此之外,有唐三百年国势之盛衰变迁及其对于文人心理的深刻影响,也在此类诗歌中得到充分表现。
郑传锐王树森余恕诚
关键词:文化心态
唐诗中“日东”“扶桑”等地理指向考辨被引量:1
2012年
唐人与新罗、日本、渤海人员交往的诗中,"日东""海东""东海"和"扶桑"是经常出现的词语,其地理指向,在阐释上往往出现讹误,本文通过对有关作品的逐一考释,证实这些词语并非固定指新罗、日本或渤海,而要根据诗中具体交往对象,方可确定所指。文章还对"日东"、"扶桑"等词在唐诗中出现和使用情况作历史考察,对文本中相关地名讹误的原因,从校勘上作了合理解释。
余恕诚郑传锐
关键词:唐诗扶桑
唐人出使吐蕃的诗史——论吕温使蕃诗被引量:10
2012年
唐代赴吐蕃使者,只有吕温使蕃期间的诗歌保存了下来,共12首,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通过纪事、写景、抒情,将唐朝使蕃人员的经历遭遇,青藏高原的景物气候,以及河湟汉族遗民和吐谷浑部落的处境与愿望一一呈现在笔下,文献和文学价值都很高。本文在探讨吕温民族思想的基础上,联系吕温使蕃的历史背景,发掘其使蕃诗的"诗史"意义。
余恕诚郑传锐
关键词:吕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