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晶

作品数:32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港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死亡率
  • 4篇死因
  • 3篇肿瘤
  • 3篇慢性病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3篇病例特征
  • 2篇死因顺位
  • 2篇危险因素调查
  • 2篇慢病
  • 2篇居民死因
  • 2篇疾病负担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2篇病例特征分析
  • 1篇道路交通
  • 1篇道路交通伤害
  • 1篇电动
  • 1篇电动自行
  • 1篇电动自行车

机构

  • 22篇张家港市疾病...
  • 4篇苏州市疾病预...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邱晶
  • 9篇杜国明
  • 5篇李凯
  • 5篇王晓飞
  • 4篇马挺
  • 4篇何丽娜
  • 3篇周金意
  • 3篇杨婕
  • 3篇武鸣
  • 3篇王临池
  • 3篇赵丽霞
  • 3篇黄春妍
  • 2篇张永青
  • 2篇陆艳
  • 2篇孙宁
  • 2篇杜文聪
  • 2篇顾增惠
  • 1篇姚敏芳
  • 1篇蔡志锋
  • 1篇陈新峰

传媒

  • 6篇职业与健康
  • 3篇江苏预防医学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伤害医院监测工作方式建立与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杨婕周金意张永青张霞邱晶武鸣
2011年江苏省张家港市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2011年江苏省张家港市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张家港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1年填报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资料,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伤害监测指南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共收集伤害病例28 807例,男女性别比为1.6∶1,其中25~44岁组病例数所占比例最高(37.62%);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道路交通伤害(22.53%)、跌倒/坠落(22.21%)和钝器伤(18.67%);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工业建筑场所(29.65%)、公路/街道(27.79%)和家中(25.29%);伤害病例以非故意伤害(94.95%)和轻度伤害(71.55%)为主。结论医院伤害监测是获得伤害信息的重要来源,对确定伤害干预重点、有针对性地运用预防干预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同时应针对道路交通伤害、跌倒/坠落和钝器伤等伤害积极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王晓飞马挺邱晶何丽娜黄春妍孙宁杜国明
张家港市2013—2014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张家港市2013—2014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情况,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张家港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系统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确诊登记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7 355例,随访时间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累积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用Logrank检验行组间生存曲线比较。结果 张家港市2013—2014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7 355例,发病率为401.97/10万,中标率为269.50/10万。全部新发恶性肿瘤患者5年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 OSR)为39.31%,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 RSR)为42.92%,中位生存时间为2.74年。男性5年OSR及RSR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67,P<0.01)。全部新发恶性肿瘤患者中,5年RSR最低的为胰腺癌(4.32%)、最高的为乳腺癌(83.59%)。全部新发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基本随发病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发病年龄患者的O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44,P<0.01)。结论 张家港市2013—2014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5年RSR胰腺癌最低、乳腺癌最高。男性恶性肿瘤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女性,建议尽早加强恶性肿瘤的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
秦敏晔王洵之邱晶王夏冬朱晓炜李凯杜国明陆艳沈腊梅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标率相对生存率
2006年张家港市3家医院伤害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邱晶
关键词:机体损伤电离辐射疾病负担
2229例张家港市居民主要慢病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部分居民慢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方法按照抽样原则确定调查对象,统一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测量血压以及检测空腹血糖。结果调查对象中慢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71.02%,高血压患病率最高(37.28%),其次是糖尿病(6.5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2.21%、76.02%和27.47%,糖尿病知晓率为65.52%,治疗率77.89%。肥胖率达到10.00%,男性吸烟率较高,为65.36%。结论慢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正在严重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肥胖、吸烟等行为危险因素在人群中存在水平较高,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来逐步降低慢病的危害。
邱晶姚敏芳
关键词: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
2013—2016年张家港市居民死因及主要疾病潜在寿命损失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2013―2016年张家港市居民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及主要疾病的潜在寿命损失,为制定相关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6年张家港市居民的死因相关信息,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减寿率(PYLLR)等指标进行死因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张家港市居民的粗死亡率为707.0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5.18/10万,其中男性的粗死亡率为785.7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21.72/10万,女性的粗死亡率为630.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1.61/10万。前5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PYLL为41 525人年、AYLL为11.30年、PYLLR为13.55‰,损伤和中毒的PYLL为20 118人年、AYLL为18.41年、PYLLR为6.56‰。结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2013―2016年张家港市居民两大主要的潜在减寿因素。
秦敏晔赵丽霞邱晶
关键词: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
江苏省2006-2014年伤害监测系统中头外伤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分析江苏省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头外伤病例特征。方法 收集2006-2014年因伤害首次在江苏省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头外伤病例资料,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结果 2006-2014年江苏省6家监测医院共报告头外伤133172例,占所有受伤比例的26.2%(133172/509175),男女性别比为2.18:1。头外伤发生的前五位原因分别是跌倒/坠落24.6%(32796例)、钝器伤24.4%(32446例)、机动车车祸20.3%(26993例)、刀/锐器伤10.7%(14183例)和非机动车车祸6.7%(8919例);头外伤高发地点主要是公路/街道32.5%(43262例)、工业和建筑场所22.2%(29526例)、家中20.5%(27295例)及公共居住场所10.8%(14367例);发生时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37.9%(50479例)、驾乘交通工具26.1%(34749例)和有偿工作24.8%(33034例);不同性质的头外伤受伤程度构成不同,轻度伤主要由挫伤和擦伤构成,占63.5%(67929/106912),中度伤病例中,脑震荡、脑挫裂伤21.5%(5119/23803)和骨折14.9%(3554/23803)的比例有一定升高,重度伤主要由脑震荡及脑挫裂伤构成(74.6%,1833/2457);133172例头外伤中78.8%(104940例)的结局是治疗后回家,仅有0.1%(134例)死亡。结论 头外伤在江苏省伤害监测病例中的比例最高,应在伤害防制中引起重视。
杨婕杜文聪周金意张永青施展邱晶武鸣
张家港市中老年COPD患者的跌倒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跌倒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精准采取COPD患者的跌倒干预策略提供工作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张家巷市各镇随机抽取1个社区(村),并基于各镇老年人口比例,按照规模大小成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3140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肺功能检查纳入COPD患者402人作为最终调查对象。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长(OR=5.432)、骨折史(OR=3.312)、身体疼痛史(OR=2.973)、无法连续独立步行250 m(OR=3.468)、时常头晕眼花(OR=4.302)、慢性咳嗽是(OR=6.106)是COPD患者跌倒的的危险因素。结论COPD患者常伴骨质疏松等病症,应重点关注出现呼吸、平衡、运动功能下降的患者,实施精准防跌倒干预策略,进一步提高其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王夏冬朱晓炜邱晶杜国明顾增惠陆艳沈腊梅华钰洁王临池黄春妍
关键词:中老年人COPD骨质疏松跌倒干预
2008—2020年江苏省张家港市结肠癌发病趋势及发病年龄变化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张家港市居民结直肠癌的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特征,为进一步加强张家港结直肠癌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收集张家港市肿瘤登记病例数据库2008—2020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登记资料,结合户籍人口资料,计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0~74岁累积发病率、平均发病年龄、标化平均发病年龄、65岁及以上人群发病占比,其中标化人口使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使用Joinpoint 4.9.1软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构建出生队列模型,计算1930—2020年出生的男性和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并分析其发病趋势。结果2008—2020年张家港市结直肠癌发病率为43.19/10万,中标率为21.16/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48%,均呈上升趋势(AAPC值分别为5.94%、2.84%和2.56%,P<0.01)。按性别分析,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是女性的1.50倍,男性发病率的上升幅度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的AAPC分别为6.46%和5.24%,P<0.01)。出生队列分析结果显示,0~44岁组发病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APC=-2.23%,P=0.306),4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发病率随着出生年份的增加呈现较快上升趋势;其中45~54岁组增幅最快(AAPC=4.96%,P<0.01)。2008—2020年张家港市结直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随着年份的增加而上升,从2008年的64.41岁增加到2020年的68.25岁(β=0.259,P<0.01),65岁及以上人群发病占比从2008年的53.63%上升到2020年的65.94%(AAPC=1.58%,P<0.01),但调整人口结构后,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08—2020年张家港市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应制定相关防治措施,降低张家港市结直肠癌疾病负担。
秦敏晔王晓飞邱晶王临池崔俊鹏顾增惠
关键词:结直肠癌发病率发病年龄
2010—2014年张家港市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死因监测系统报告的肿瘤死亡情况,探索肿瘤死亡特点,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因编码执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标准,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资料全部使用Deathreg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张家港市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为210.63/10万,死因顺位位居第1位,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5位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胰腺癌,男女性均以肺癌死亡率最高。结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影响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减少肿瘤的发病,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何丽娜杜国明李凯邱晶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