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宗刚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头颈肿瘤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方案被引量:6
- 2019年
- 本项目经过历时6个月的一系列建设性会议完成。利益相关者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医师、耳鼻咽喉科医师、麻醉师、营养师、物理治疗师、言语和语言治疗师以及护理人员。基于目前的文献证据和本团队共识,制定了一个针对头颈肿瘤患者的加速康复外科方案,本方案可供国内相关专业人员参考实施。
- 宋永海孙玉环车宗刚
- 关键词:头颈肿瘤加速康复外科口腔颌面外科
- 不同控温方式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不同控温方式射频温控热凝术后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1990年 7月至 1994年 8月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 2 6 3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应用 85°C6 m in和 90°C1min热凝 ,对其 5~ 9年的远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 93.2 % ;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 5 0 .9% ;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 70 .6 %。结论 应用 85°C6 min两个参数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可显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王业岗于训正车宗刚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 RW垫对改变正畸患者关节间隙的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使用罗斯·威廉姆斯(Roth Williams,RW)垫对合并有关节症状的正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关节症状的疗效及其稳定性能,明确其对正畸诊断的作用,为正畸医师的整体治疗理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正畸科就诊并接受RW垫治疗的90例合并有关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持续时间为6~1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用CBCT测量,对比分析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情况,评估其治疗效果及稳定性,分析髁突或者下颌位置的改变对于关节症状以及正畸诊断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关节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其中治愈66例,占73.33%;好转24例,占26.67%。。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左右两侧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均变窄,左右关节后间隙、内侧间隙均增宽,且左侧前间隙与外侧间隙在治疗前后的改变以及右侧后间隙测量值的改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中双侧颞下颌关节髁突后移位所占比例最高,为53.33%,其位置分布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髁突中位率增加,为50.00%,后移位比例(36.67%)低于治疗前。结论采用RW垫可以有效减小关节有害负荷,促进组织的修复与适应性的重造。
- 韩其庆车宗刚宋永海徐晨文玉珍
- 关键词:关节症状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关节间隙
- L-单甲基精氨酸治疗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的作用评价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单甲基精氨酸治疗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用自制撞击装置间接性造成9只山羊双侧颞下颌关节损伤。于损伤后3h、7d、14d、21d用0.7mm×32mm注射针向右侧关节上腔注射L-单甲基精氨酸0.5mL,同时向左侧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伤后3个月取材。处死动物后,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颞下颌关节的变化。应用SAS9.0软件包中的GLM模型对治疗侧和对照侧的分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评价。结果:光镜下观察,对照组髁突、关节盘、关节窝表现为骨关节病变化,治疗组中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组织学得分统计学分析,P<0.05。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与光镜下符合。结论:L-单甲基精氨酸关节上腔重复注射,可减轻间接性山羊颞下颌关节损伤后的组织损害,阻止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形成和发展。
- 车宗刚王翠芳王业岗朱秀高韩其庆马连峰袁奎封来庆国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 生物玻璃和生物胶原膜联合应用于即刻义齿种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建立即刻种植动物模型,观察生物玻璃和生物胶原膜在即刻种植中引导骨组织再生、促进骨愈合效果。方法:实验方法:取成年家犬12只,随机编号后分为4个组,在全麻下分别拔除双侧下颌第一双尖牙,制备近中拔牙窝并即刻植入种植体。前3个组分别应用生物玻璃填塞种植体与拔牙窝骨壁之间的间隙,或在种植床上方覆盖生物胶原膜,并尝试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空白组不采用特殊处理。②观察指标:术后观察记录种植床愈合情况。术后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并取其下颌骨标本,采用大体观察、X射线、普通光镜组织学方法和扫描电镜方法观察其在种植床中引起的骨组织再生变化过程和骨结合率,统计比较各种方法的成功率。结果:①即刻种植成功率:总体成功率为95.8%,其中应用生物玻璃填塞种植体周围间隙可以诱导骨组织再生,其成功率均为100%,在种植床上方覆盖生物胶原膜者成功率为91.7%。②诱导骨组织再生作用:单用生物玻璃或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诱导骨再生效果均较快,8周时表现骨质沉积量明显较多,其成骨呈多中心性,12周时可以诱导再生成熟的骨组织,并使种植体达到骨结合;应用生物胶原膜成骨呈向心性,成骨速度稍慢,12周时可以引导再生成熟的骨组织,并使种植体达到骨结合;空白组12周时在种植体的上部仍有较大部分软组织存在。结论:在即刻种植中应用生物玻璃和生物胶原膜均可以诱导骨组织再生,促进骨愈合,获得较高的种植成功率;两者联合应用的成骨效果较单独应用生物胶原膜好。
- 马连峰王业岗车宗刚刘凌云宋乐军
- 关键词:骨组织再生生物玻璃骨结合
- PIK3CA相关过度生长谱:诊断和检测合格标准、鉴别诊断及其评估被引量:4
- 2019年
- PIK3CA编码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p110a亚基,已被证实是一种癌基因。PIK3CA体细胞突变会使身体各部位节段性组织生长过度,导致如偏侧过度发育多发脂肪瘤病(HHML)、巨脑畸形-毛细血管畸形(MCAP)、CLOVES综合征等一系列相关罕见综合征。其临床表现独特而多样,但有些症状相互重叠,疾病命名也比较混乱。研究者对各综合征关注度的不同,导致目前文献出现认识偏倚,使得对PIK3CA基因型-表型的综合分析更加复杂。2013年9月11~1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召开研讨会,就最新临床及分子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涵盖性术语"PIK3CA相关过度生长谱(PROS)"达成共识,提出了该谱系的关键临床诊断特征和检测标准,初步统一了过度生长的临床评估和分子学诊断方法,并提出组织过度生长和脉管异常的手术治疗、避免血栓形成的最佳措施以及潜在药物的开发等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会议成果做一介绍,为研究理清思路,并为临床医师诊疗、预测及设计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 宋永海车宗刚陈正岗
- 关键词:PIK3CA基因
- nm23-H_1基因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 2004年
- 侯钦亮杜朝霞喻治国车宗刚
- 关键词:NM23-H1基因表达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
- 咀嚼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观察咀嚼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颊部肿胀、张口受限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390例需要翻瓣去骨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病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麻醉后拔牙;实验组常规麻醉后,将地塞米松5 mg分3点注射于智齿颊侧深面咬肌前部、磨牙后区下颌支前缘颞肌内、下颌支内侧翼内肌内,观察两组病例拔牙术后局部肿胀、张口受限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术后肿胀和张口受限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咀嚼肌内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翻瓣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术后局部肿胀和张口受限的并发症。
- 韩其庆于乐斌宋永海代燕徐晨左宁车宗刚
- 关键词:阻生智齿地塞米松拔牙术
- 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前牙根折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前牙根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于创伤后24h至10d来淄博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前牙根折或冠根联合折患者28例(36颗患牙)。患牙经初步外固定及一次法根管治疗7d后,行高强度玻璃纤维根管桩根管内固定,使牙根两断端重新连接,冠完好者自体冠再黏结,冠折裂者行烤瓷冠修复。结果术后随访2年,28例患者36颗患牙中,成功26例34颗牙,成功率94.4%。结论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前牙根折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新技术,值得应用推广。
- 韩其庆宋永海王志刚车宗刚王业岗
- 关键词:内固定根折
-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并发症──1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回顾分析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并发症,明确并发症发生有关的因素,探讨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对1990~1996年间所行168例应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多元素回归分析。168例患者中,男性120例,女性48例,年龄26~79岁。结果:168例皮瓣中,25例出现不同程度坏死(14.9%);22例发生瘘管(13.1%);伤口感染39例(23.2%)。与并发症有关的因素有多种,并发症使住院日明显延长。结论:作者认为切取肌皮瓣时,应避免过偏远,中大面积缺损应配合邻近或游离皮瓣修复。
- 车宗刚竺涵光郑家伟顾章愉
- 关键词:外科皮瓣口腔肿瘤胸大肌口腔颌面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