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筱芳 作品数:20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宫内缺氧Apgar评分正常新生儿脑损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刘莉 薛路 李强 何国芳 艾健娜 刘宁 元玉华 鲍月茹 谭兵 赵筱芳 单纯胎心、胎动异常、羊水胎粪污染及胎心监护异常、脐带异常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正常,但生后有意识反应、肌张力、原始反射异常及喂养困难等类似轻中度HIE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证实存在不同程度脑损伤。临床检验证实氧自由基生...关键词:关键词:评分 宫内缺氧 正常新生儿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与母乳感染的关系 2005年 【目的】观察孕妇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与母乳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产前血清与产后 2~ 5d乳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 ) ,对HBVM阳性的孕妇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酶联免疫法 (HBV PCR ELISA)检测产前 1~ 2d或产后 1~ 2d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HBV感染孕妇 80例 ,其中单阳 5 4例 ,双阳 2 6例。单阳组有 4 2例、双阳组有 2 1例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 ,结果单阳组HBV DNA阳性 7例 ,双阳组 18例 ,经 χ2 检验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 ;单阳组有 4 9例检测乳汁HBVM ,阳性 13例 ,双阳组 17例HBVM阳性 10例 ,经 χ2 检验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孕妇HBV DNA阳性时 ,其乳汁HBV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薛璐 赵筱芳 刘莉 元玉华 刘宁关键词:孕妇 乙型肝炎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母乳 孕妇的CT和UU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 2002年 元玉华 赵筱芳 刘莉 刘宁 孟繁红关键词:妊娠 沙眼衣原体 尿素支原体 尿素分解 围产期缺氧新生儿尿微量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 2001年 新生儿肾脏发育不完善,在某些病理因素影响下,易使肾脏发生功能失调,早期发现肾脏的功能障碍,对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的肾损害方面有较多的研究,但尿微量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的肾损害诊断方面研究不多.本文选择围产期缺氧新生儿检测其尿微量蛋白的含量改变.探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缺氧对新生儿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程度. 刘莉 赵筱芳 元玉华 张淑文 宋佐莉 周淑芬关键词:围产期学 胎儿缺氧 尿分析 微量蛋白 新生儿 高危新生儿早期血糖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2年 刘莉 赵筱芳 刘宁 元玉华 刘春华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血糖变化 微量血糖仪 高危新生儿早期血糖检测805例分析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高危新生儿血糖状况 ,以及早发现血糖异常、及早进行治疗。方法 :采用 Typ80 0 76 7微量血糖仪于生后 1 h对 80 5例高危新生儿进行血糖检测 ,对出现低血糖分别采用提早喂养及静脉补糖措施纠正低血糖 ,高血糖者采用调节输糖速度来控制血糖。结果 :80 5例高危新生儿生后 1 h出现低血糖 1 0 1例 ,发生率为 1 2 .5 %,高血糖 7例 ,发生率为0 .9%。低血糖中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围产期窒息缺氧新生儿、剖宫产儿发生率高。其发生率分别为 2 6 .0 %、2 1 .2 %、2 2 .0 %、 1 3 .3 %、及 1 6 .4%。结论 :出生后 1 h检测高危新生儿血糖能早期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 ,早期喂养可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低血糖。 赵筱芳 刘宁 刘莉 元玉华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血糖检测 低血糖 高血糖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与血清IL-6水平关系的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水平。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 5 8例感染患儿血清IL 6含量 ,其中 2 2例重症感染患儿及 36例轻症患儿 ,另设3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感染患儿血清IL - 6为 (2 1 0 2± 13 0 7) pg/ml,重症患儿血清IL 6为 (30 6 2± 15 5 1) pg/ml,轻症患儿为 (15 16± 6 40 )pg/ml,对照组为 (5 49± 2 82 ) pg/ml,感染患儿血清IL 6含量高于对照组 ,且重症患儿含量高于轻症患儿 ;感染 48小时内血清IL 6含量较高。结论 :提示IL - 6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炎症介质 。 刘宁 赵筱芳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炎性介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6 2006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脑缺氧缺血后脑组织IGF1的表达明显增加,且IGF1的表达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外源性IGF1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来实现。IGF1裂解为desIGF1和N末端三肽,二者均具神经保护作用。IGF1对损伤后脑白质亦有保护作用。应用IGF1时应注意选择治疗时间及方式等一些问题。 艾健娜 赵筱芳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和胞二磷胆碱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小鼠的治疗作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7 d龄SD仔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于缺氧后30 min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5 mg/10 g);于缺氧后30 min和12 h腹腔注射复方丹参液,剂量分别为(150 mg/10g、15 mg/10 g),每天给药1次,共3 d。[结果]对照组脑各部位结构及细胞层次清楚。模型组部分神经细胞固缩,胞浆深染,核浓缩,结构及细胞层次紊乱,间质可见渗出的淋巴细胞和反应性增生的胶质细胞,MDA含量高于对照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胞二磷胆碱组脑组织各层次结构不清,仍含较多渗出的淋巴细胞,MDA低于模型组,SOD活性高于模型组。复方丹参液治疗组中150 mg/10 g于缺氧后30 min给予,HIBD新生鼠脑组织各层次清晰,血管内层细胞水肿减轻,淋巴细胞渗出减少,且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较15 mg/10g、150 mg/10 g 12 h后给药明显。[结论]复方丹参液、胞二磷胆碱对HIBD新生鼠有治疗作用,尤其复方丹参液早期大剂量疗效更明显。 赵筱芳 薛爱丽 刘莉 薛璐 元玉华 艾健娜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鼠 复方丹参 胞二磷胆碱 丙二醛 乙型肝炎病毒母乳传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04年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其主要传染源是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率由很多的因素决定,主要是母婴传播.孕母病毒携带者传播给胎儿的途径有三种可能:(1)经胎盘传播;(2)分娩时由母血传播或胎儿吞咽病毒污染的羊水而受染;(3)产后与产母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如通过唾液、乳汁、汗液、大小便等.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分娩,约有80万新生婴儿被感染.婴幼儿至青年期病毒常处于免疫耐受的高复制期,血清病毒长期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许多慢性HBV感染缺乏自发性病毒清除,故可以是终生感染[1].我国的慢性HBV携带主要是由于婴幼儿期感染建立的免疫耐受性.孕妇体内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直接决定了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2].在各种传播途径中,最活跃的为胎盘传播,其次为乳汁传播,因此乳汁传播的作用不可忽视.到目前为止,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接种乙肝疫苗[3],但仍有少数婴儿在正规免疫预防之后仍被感染HBV.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薛爱丽 赵筱芳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母乳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