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
- 作品数:88 被引量:2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便携式转基因快速检测箱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转基因快速检测箱,该检测箱由箱体和箱盖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及箱盖内分布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内配置有移液器、枪头盒、管盒、纸巾盒和手套盒、可控温金属加热设备、废物缸以及连体可移动操作台和试剂存放...
- 王永兰青阔徐石勇赵新朱珠郭永泽程奕
- 文献传递
- 一种精准定量检测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定量检测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方法,它是采用一对特异性的引物、带有荧光标记的探针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PCR反应前由微滴发生器将PCR体系分配到足够小的反应单元中,实现每个反...
- 王一衡赵新刘双尉万聪兰青阔王永
- 文献传递
- 微流控芯片及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中,微流控芯片包括反应模块,反应模块包括进样流道、分样流道和反应池,进样流道的一端设有进样口;分样流道包括多个,所有分样流道沿进样流道内流体运动方向依次与进样流道连接;...
- 齐欣赵新刘娜李瑞环王成兰青阔王永
- 转G2-EPSPS和GAT基因的耐除草剂大豆ZH10-6对田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明确转基因大豆ZH10-6(转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剂)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安全性,从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大豆病害、大豆根瘤菌和田间杂草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ZH10-6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群落结构、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发生规律、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根瘤菌数量等方面的影响,与非转基因对照材料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目标除草剂草甘膦的施用,能够有效抑制田间杂草的生长,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因此认为,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对田间生物多样性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推广提供了安全性的数据支撑。
- 王成姚俊津高越王雅偲解美霞赵新兰青阔王永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大豆病害大豆根瘤菌田间杂草
-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目标性状遗传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为评估转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耐30%草甘膦水剂(孟山都,农达)目标性状在不同世代中的遗传稳定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了转基因大豆ZH10-6不同世代(T_(2)-T_(4))、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器官中的目标蛋白含量。同时,通过喷施不同剂量的草甘膦,考察了3个世代转基因大豆对目标除草剂的耐受性。结果显示:供试转基因材料均能稳定检测出目标蛋白G2-EPSPS和GAT,且不同世代间的表达量基本一致。目标蛋白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籽粒中最低。在喷施相同剂量的草甘膦条件下,3个世代的转基因大豆ZH10-6的株高、成苗率和受害率均与非转基因对照大豆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对4倍中剂量的目标除草剂表现出了较强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ZH10-6的目标性状能够在后代中稳定遗传。
- 王成王雅偲李纳姚俊津徐石勇赵新兰青阔王永
- 关键词:大豆转基因耐除草剂目标性状
- 一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鉴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鉴定的方法。该方法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李斯特氏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基因库数据检索工具BLAST和ICB分别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李斯特氏菌进行同源...
- 赵新王永兰青阔朱珠程奕
- 文献传递
- 微波萃取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硼含量的方法
- 王永兰青阔徐石勇赵新朱珠郭永泽程奕
- 该发明属于土壤研究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土壤中有效硼含量的分析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微波萃取然后用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土壤中有效硼含量的方法。土壤中有效硼含量,是诊断土壤供硼丰缺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测定土壤有效硼...
- 关键词:
- 关键词:土壤测定
- 天津市2015~2019年生鲜果蔬病原微生物污染排查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为排查天津市即食生鲜果蔬病原微生物污染情况,2015~2019年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抽取生菜、番茄、黄瓜、苦菊、桃和梨等6种即食果蔬品种共计654批次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析样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污染状况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654批次样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35批次,检出率为20.6%,其中包括沙门氏菌1份,金黄色葡萄球菌6份,蜡样芽孢杆菌128份,其他致病菌均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的样品多出现在超市和农贸市场,表明即食果蔬致病菌的污染易发生在流通环节。即食生鲜果蔬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对消费者健康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需加强采后流通环节污染防控,保障即食果蔬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
- 徐石勇于海涛刘娜李瑞环高芳瑞黄凤军王永赵新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
- 利用DNA池技术提高基于InDel标记的种子纯度鉴定效率
- 2012年
- 为提高基于InDel-Pyrosequencing的黄瓜杂交种纯度检测通量,降低检测成本,本研究模拟10种DNA Pooling进行PCR、Pyrosequencing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通过TTest分析不同Pooling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性,确定3 Pooling为种子纯度检测最适Pooling数;建立3 Pooling-InDel-Pyrosequencing标准曲线,其R2达0.999 1;根据该标准曲线,检测黄瓜杂交品种"园中王"30粒杂交种种子纯度,结果为96.67%。本研究丰富了基于InDel-Pyrosequencing的黄瓜杂交种纯度检测技术体系。
- 兰青阔余景会赵新王永张桂华朱珠陈锐李欧静郭永泽程奕
- 关键词:INDEL标记黄瓜种子纯度鉴定
- 焦磷酸测序技术在4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为建立一种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和鉴定沙门氏菌(Salmonelll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志贺氏菌(Shigella)的方法,通过对4种菌毒力靶基因特异性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设计出适合焦磷酸测序特异性扩增和测序的引物,摸索出最佳的焦磷酸测序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并建立了4种食源性致病菌焦磷酸测序快速检测方法。此方法以传统国标法的前增菌为前提,而省去了后期生化验证的繁琐过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并且其准确性与传统生化验证完全一致,灵敏度可达10 CFU/mL。结果表明,作者建立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精准及操作简便等特点,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鉴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赵新王永兰青阔陈锐朱珠余景会李欧静郭永泽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