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赛力木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手术
  • 6篇主动脉
  • 6篇静脉
  • 4篇外科
  • 3篇血管
  • 3篇手术治疗
  • 3篇门静脉
  • 3篇夹层
  • 2篇动脉弓
  • 2篇血管切除
  • 2篇血管切除重建
  • 2篇血管重建
  • 2篇血栓
  • 2篇远端
  • 2篇深静脉
  • 2篇肾上腺
  • 2篇脾静脉
  • 2篇破口
  • 2篇切除

机构

  • 19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吐鲁番市人民...

作者

  • 19篇赛力木
  • 17篇戈小虎
  • 12篇任昊
  • 10篇方青波
  • 9篇管圣
  • 8篇慈红波
  • 8篇李雪松
  • 3篇朱兵
  • 3篇田广磊
  • 2篇亚力坤
  • 2篇姜孝奎
  • 2篇刘杰
  • 2篇唐加热克
  • 2篇杨建平
  • 1篇郭军
  • 1篇阿力木江
  • 1篇王秉林
  • 1篇方清波
  • 1篇陈雄
  • 1篇郭军

传媒

  • 5篇国际外科学杂...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2011年北...
  • 1篇第三届中国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分布特点及临床分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分型方法.方法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远端破口的分布位置并统计远端破口的数量,进而总结远端破口的分布特点并进一步提出远端破口的临床分型方法.结果 共查阅11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资料,其中有101例合并有远端破口(87.83%),共计有240个远端破口,平均2.37个/例.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好发于累及内脏动脉区域,提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分型方法,即:Ⅰ型:内脏动脉以上破口;Ⅱ型:累及内脏动脉的破口;Ⅲ型:肾下腹主动脉破口;Ⅳ型:髂动脉破口.
任昊慈红波方青波管圣赛力木戈小虎
关键词:主动脉临床分型血管造影术
经假腔途径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I型内漏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16年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主动脉夹层患者。由于主动脉夹层疾病本身的复杂性,术后存在相关并发症。I型内漏造成假腔进一步增大,最终导致破裂,是TEVAR术后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得到高度重视。
慈红波杨建平郭军方青波唐加热克管圣赛力木朱兵戈小虎
关键词:术后严重并发症主动脉夹层内漏假腔主动脉腔内隔绝术AORTIC
下肢浅静脉手术后深静脉瓣膜功能变化的中期结果报道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下肢浅静脉手术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收集2006年3~10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3例(55条肢体),全部患者曾在术后半年进行随访并比较了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功能改善情况,术后4年再次以同样方法评价其深静脉瓣膜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9例患者深静脉瓣膜功能保持良好,与术后半年随访时无明显差异。4例当时未行高位结扎的患者,再次出现浅静脉曲张,且深静脉存在返流。结论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下肢浅静脉曲张,单纯行浅静脉激光闭合术或剥脱术均可有效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且效果保持良好;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是保证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关键。
戈小虎任昊李雪松赛力木
关键词:浅静脉曲张手术中期随访结果
双平行支架在主动脉弓部复杂病变中的应用体会
2017年
目的 探讨双平行支架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保留主动脉弓部分支动脉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双平行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复杂病变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例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8例患者术后1、3、6个月定期门诊复查主动脉CT血管成像,见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内漏.结论 双平行支架在主动脉弓部复杂病变紧急情况或无法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中值得采用.根据手术前评估决定手术方式,预防内漏和脑卒中的发生.
慈红波方青波杨建平郭军唐加热克管圣赛力木朱兵戈小虎
关键词:主动脉心脏
主动脉弓部夹层杂交手术的误区与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夹层的误区及体会.方法 自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3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完成了杂交手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36 ~ 60(44 ±6.8)岁.均为Stanford B型夹层,病变均累及主动脉弓,不适宜单纯行腔内隔绝治疗.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加颈部切口行升主动脉至头臂干动脉及左颈总动脉旁路移植,2例加做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然后行股动脉切口逆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后3、9个月、1年及每年随访CT资料,观察支架移位和人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血管旁路手术,并植入覆膜支架.术中血管造影证实支架植入定位准确,1例存在内漏,其余患者无明显内漏和移位.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旁路血管血流通畅,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3例,随访时间3~56(29.0±10.2)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并恢复正常生活.术后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示:1例存在内漏,其余患者支架无移位和内漏,支架内及人工血管旁路血流通畅,未见脑部和肢体的缺血征象.结论 针对主动脉弓杂交手术的特点,总结误区及经验,经过不断摸索,形成一套较为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对于复杂主动脉夹层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任昊慈红波管圣方青波赛力木戈小虎
关键词:外科学人工血管主动脉疾病外科学
上肢远端透析建立自体动静脉瘘的治疗体会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术行上肢远端自体动静脉瘘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方法及处理动静脉瘘闭塞的治疗体会。方法总结2007年8月-2011年3月施行首次自体动静脉瘘术214例及处理动静脉瘘闭塞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成功率及远期通畅率。结果214例首次自体动静脉瘘术,取鼻烟窝处头静脉-桡动脉侧侧吻合168例,腕关节近端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46例,成功203例(94.8%),失败11例(5.2%),患肢水肿82例,无窃血综合征及心衰发生,1年通畅率为95.2%,2年通畅率为91.3%。处理动静脉瘘闭塞22例,包括术后急性闭塞取栓再通8例,吻合口狭窄血栓形成行取栓加球囊扩张再通8例、失败1例,慢性闭塞后近端再次吻合5例。结论上肢远端自体动静脉瘘术,以“鼻烟窝”处动静脉造瘘为首选方法,积极处理原有动静脉瘘的闭塞问题,往往可以延长患者自身血管的使用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任昊戈小虎管圣赛力木方青波田广磊
关键词:肾透析动静脉瘘鼻烟窝腕关节
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121例TAO患者中的14例(14条肢体:上肢2例和下肢12例)行动脉切开取栓术,其中8例肢体行单纯动脉切开取栓术,6例行同期动脉切开取栓联合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14例肢体中,11例肢体取栓成功,3例取栓不满意。取栓成功患肢术后疼痛症状消失。成功取栓患者中7例获得随访,随访5个月至8.5年(平均4年),其中4例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症状消失,2例未戒烟患者病情加重(1例行膝下截肢),1例已戒烟患者仍有间歇性跛行。3例远端取栓不成功的患者,1例失访,1例术后未戒烟,症状加重行膝下截肢术,另1例已戒烟并随访3年,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动脉切开取栓术是治疗TAO安全、有效的方法 。
戈小虎赛力木李雪松任昊慈红波方青波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科动脉取栓术
腹膜后肿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29例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治疗腹膜后肿瘤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9例侵及血管的腹膜后肿瘤病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52岁。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侵润、包绕重要血管19例,肿瘤与重要血管关系密切、推移10例。所有病例均行肿块完整切除联合血管重建。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获随访24例。随访时间8~89个月,平均随访5.2年。2例下腔静脉及4例髂静脉分别于手术后3~9个月发生血栓,未出现明显肢体肿胀。无人工血管感染病例,1年生存率为100%,1~5年死亡12例,存活5年以上10例,其中3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其余病例尚在随访中。结论对于腹膜后肿瘤侵犯周围血管,术中难以分离的病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增加了切除率,提高了存活率。
戈小虎亚力坤李雪松赛力木任昊方青波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外科手术切除血管重建
腹膜后肿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29例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治疗腹膜后肿瘤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29例侵及血管的腹膜后肿瘤病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52岁。检查结果显示肿瘤...
戈小虎亚力坤李雪松赛力木任昊方青波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切除血管重建
文献传递
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吻合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吻合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该病.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行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端侧吻合,2例行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端端吻合,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至18~24 cm H2O(1 cm H2O=0.098 kPa).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前4例患者术后每间隔6~12个月复查B超,吻合口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 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左肾上腺静脉通常增粗,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是合理、简单的手术方式.
戈小虎李雪松赛力木任昊慈红波
关键词:门静脉海绵样变分流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