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隆初

作品数:30 被引量:590H指数:1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赤潮
  • 7篇原甲藻
  • 7篇甲藻
  • 7篇除藻
  • 7篇除藻剂
  • 4篇球形棕囊藻
  • 4篇棕囊藻
  • 4篇菱形藻
  • 3篇东海原甲藻
  • 3篇藻毒素
  • 3篇拟菱形藻
  • 3篇污染
  • 2篇营养化
  • 2篇生活史
  • 2篇种群
  • 2篇锥状斯氏藻
  • 2篇微囊藻
  • 2篇微囊藻毒素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生长

机构

  • 30篇暨南大学
  • 2篇广东职业技术...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作者

  • 30篇谢隆初
  • 15篇齐雨藻
  • 9篇徐宁
  • 8篇吕颂辉
  • 7篇尹平河
  • 7篇王朝晖
  • 7篇陈菊芳
  • 7篇赵玲
  • 6篇江天久
  • 4篇洪爱华
  • 4篇黄伟建
  • 3篇骆育敏
  • 3篇尹伊伟
  • 2篇张玉娟
  • 2篇黄贯虹
  • 2篇曹宇
  • 2篇邓漪平
  • 2篇沈萍萍
  • 2篇王艳
  • 2篇黄长江

传媒

  • 6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海洋科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科学
  • 2篇第一届中国赤...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第六届广东海...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7篇2001
  • 3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囊藻毒素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6年
微囊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是湖泊蓝藻产生的一类肽类毒素,它的产生受到藻类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由于其毒性大,分布广,结构稳定,从而成为水环境中的潜在危害物质。有关微囊藻毒素性质、毒理毒性、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控制预防已成为关注热点。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微囊藻毒素的性质、产生机理以及其与水环境、水生生物(水生植物、鱼类、无脊椎动物)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水生生物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作用,为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王朝晖张玉娟曹宇谢隆初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水环境水生生物
东海原甲藻对不同磷源的利用特征被引量:39
2005年
采用单因子实验,以NaNO3作为唯一氮源,固定初始氮浓度为40μmol.L-1,设置六个初始磷浓度梯度:0.1μmol.L-1、0.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对比研究了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对4种不同磷源的利用特征及其这4种不同磷源对东海原甲藻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既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无机磷——磷酸二氢钠(NaH2PO4),又可以不同程度地利用3种小分子有机磷: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D-葡萄糖-6-磷酸钠(G-6-P)和甘油磷酸钠(G-P);东海原甲藻在以NaH2PO4、G-6-P和ATP分别作为磷源时的最大比生长率(μmax)值相差不大,3种磷源对最大生物量的贡献也基本相近;但是以G-P作为磷源时则明显有最低的μmax值,其对最大生物量的贡献也最低。东海原甲藻对这4种磷源的利用特征说明:长江口自然海水中与三种小分子有机磷结构相似的溶解有机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东海原甲藻赤潮的爆发和维持提供磷源。
李英吕颂辉徐宁谢隆初
关键词:东海原甲藻比生长率
1998年春深圳湾环节环沟藻赤潮及其发生原因的探讨被引量:26
2001年
1998年4月23日至29日深圳湾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环节环沟藻赤潮,面积逾200km2,细胞密度高达3.8×106 个/L。赤潮发生于大量降雨之后 ,高峰期水体盐度在20以下。在深圳河河口海域 ,虽然富营养化程度也较高 ,但由于悬浮物含量过高 ,浮游植物及环节环沟藻数量较少。赤潮期间 ,深圳湾没有发生死鱼现象 。
王朝晖齐雨藻尹伊伟江天久谢隆初
关键词:赤潮
大鹏湾优势藻引发赤潮的灰分析被引量:6
2002年
对 1 990年 3月 30日~ 6月 30日在大鹏湾盐田海域的海水采样结果 ,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并计算大鹏湾地区海水中的尖刺拟菱形藻、中肋条骨藻和反曲原甲藻等 3种藻引发的赤潮与浮游动物数量和海水理化因子等 1 2个因素变化的灰关联度 ,关联排序结果表明 :浮游动物、浊度、铁、锰、溶解氧、酸碱度、盐度和温度均对该三类藻种群增殖态势有着较大的影响 ,构成大鹏湾赤潮发生“优势”
黄贯虹黄伟健方刚徐宁陈菊芳江天久谢隆初骆育敏
关键词:赤潮灰关联尖刺拟菱形藻
两种碘制剂对球形棕囊藻的去除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研究了四烷铵络合碘和聚维酮碘对球形棕囊藻赤潮生物的灭杀和控制作用.四烷铵络合碘对球形棕囊藻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当起始藻细胞密度为1.5×106/mL时,低于15mg/L的四烷铵络合碘溶液对球形棕囊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于25 mg/L的四烷铵络合碘溶液对球形棕囊藻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四烷铵络合碘的最低有效质量浓度为25 mg/L.聚维酮碘对球形棕囊藻灭杀作用不显著,且用量偏大.四烷铵络合碘对藻的杀灭效果明显优于聚维酮碘,四烷铵络合碘具有高效、低毒安全、药效期长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除藻剂.
肖锋尹平河赵玲晏荣军洪爱华谢隆初林潮平
关键词:除藻剂球形棕囊藻聚维酮碘
球形棕囊藻的生活史和个体生态研究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是少数具有复杂异型生活史的海洋微藻之一.由于其具有不同的生活形态,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方式复杂多样,且在取样、培养等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国内尚无对其生...
王艳沈萍萍谢隆初徐宁齐雨藻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有性生殖过程生活史
文献传递
球形棕囊藻的生长特性及生活史研究被引量:61
2000年
对球形棕囊藻不同的藻株 (香港株HK和汕头株ST)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形态学 ,生活史及生长曲线的研究 ,结果表明 :球形棕囊藻具有一个复杂的异型生活史 ,具有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态 :群体和游离的单细胞 ,香港株和汕头株二者单细胞呈球形或近球形 ,直径大多为 3— 9μm ;群体呈中空的球形囊泡 ,细胞包埋在胶质囊中较均匀分布 ,但二者群体大小有较大差异。当培养达到一定阶段 ,群体衰亡破裂释放大量单细胞。批次培养中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周期约为 2 0— 30d ,香港株最适生长温度接近 2 5℃ ,最大比生长率为 0 38;汕头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接近 30℃ ,最大比生长率为 0 42 ,这说明温度是重要的生长限制因子之一。
沈萍萍王艳齐雨藻谢隆初吕颂辉I.J.Hodgkiss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生活史
氮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东海原甲藻是东海长江口与浙江沿岸水域的一种主要赤潮种类.本文以该藻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控制培养基中氮(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浓度,研究不同浓度不同形态的氮对该藻生长的影响.
欧美珊吕颂辉谢隆初
关键词:东海原甲藻氮浓度尿素比生长率
碘伏和异噻唑啉酮对球形棕囊藻去除的研究被引量:39
2003年
研究了碘伏和异噻唑啉酮除藻剂对球形棕囊藻赤潮生物的灭杀和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单独使用时 ,碘伏的最低有效浓度为 30mg·L-1,异噻唑啉酮最低有效浓度为 0 .30mg·L-1.当两者复配时有协同作用 ,可提高它们的杀藻能力 .碘伏与异噻唑啉酮浓度比为 1.0∶0 .15时除藻效果最佳 .
洪爱华尹平河赵玲黄云峰齐雨藻谢隆初
关键词:除藻剂碘伏异噻唑啉酮球形棕囊藻
N和P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生长及孢囊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在实验室设置了5个N、P浓度梯度,研究了它们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营养细胞生长和孢囊形成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当N、P浓度分别超过10和1.5μg/L时,就能维持锥状斯氏藻一定的种群数量,而在高N、P浓度组(N浓度为500μg/L,P浓度为74μg/L组)的生长势态明显优于其他浓度组,稳定生长期持续时间较长,且有着较高的细胞比生长速率。孢囊一般在营养细胞达到稳定生长期后开始形成,但低营养盐浓度组孢囊开始形成的时间较早。各试验组孢囊形成率相近,最终形成率为17.8%~35.6%。
张玉娟曹宇王朝晖谢隆初
关键词:锥状斯氏藻NP孢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