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锋

作品数:27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皮瓣
  • 5篇手术
  • 5篇瘢痕
  • 4篇单侧
  • 4篇外科
  • 4篇唇裂
  • 3篇单侧唇裂
  • 3篇蛋白
  • 3篇增殖
  • 3篇皮肤
  • 3篇缺损
  • 3篇外科手术
  • 3篇细胞
  • 3篇畸形
  • 2篇蛋白酶
  • 2篇调节激酶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调节
  • 2篇信号调节激酶
  • 2篇修复外科

机构

  • 26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市第一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7篇谢锋
  • 18篇张正文
  • 12篇康深松
  • 10篇翟弘峰
  • 10篇李磊
  • 9篇李昊
  • 9篇侴海燕
  • 6篇马腾霄
  • 3篇牛扶幼
  • 3篇邱长虹
  • 3篇俞海燕
  • 2篇柴家科
  • 2篇胡泉
  • 2篇郁永辉
  • 2篇钟爱梅
  • 2篇王喜梅
  • 2篇陈言汤
  • 2篇李振鲁
  • 1篇张云
  • 1篇孙广慈

传媒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轮匝肌重叠缝合在单侧唇裂人中重建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口轮匝肌重叠缝合在单侧唇裂患儿人中重建中的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3月,采用口轮匝肌重叠缝合的方法,对50例单侧唇裂患儿进行人中结构的重建,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5个月)。使用3阶评分法对术后患儿人中嵴高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2个月,48例人中嵴及人中凹结构自然,人中嵴高度与健侧接近,外形满意,评分1~2分。2例患儿出现较平坦的人中嵴。结论对于单侧唇裂患儿人中结构的重建,口轮匝肌重叠缝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磊张正文马腾霄谢锋侴海燕
关键词:人中肌肉瓣唇裂
钙蛋白酶抑制剂对烧冲复合伤大鼠心功能的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抑制剂对烧冲复合伤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24只;对照组大鼠置于37℃水中12s;复合伤组大鼠采取爆炸+94℃水烫伤方法形成烧冲复合伤;钙蛋白酶抑制剂组大鼠以相同方法形成烧冲复合伤后,腹腔注射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24mg/kg)。于伤后24、48、72h分别取各组大鼠8只进行研究。测定不同时间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指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 index,LVFS);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荧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钙蛋白酶和caspase-3活性;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心肌组织细胞Ca^(2+)水平。结果复合伤组大鼠24、48、72h时,以及钙蛋白酶抑制剂组48h时LVEF、LVFS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伤组大鼠24h时LVEF与钙蛋白酶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LVEF、LVFS均低于钙蛋白酶抑制剂组(P<0.05);复合伤组24、48、72h时cTnⅠ、CK-MB及钙蛋白酶抑制剂组24、48h时cTnⅠ、CK-MB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伤组24h时cTnⅠ、CK-MB,以及48h时cTnⅠ,72h时CK-MB均高于钙蛋白酶抑制剂组(P<0.05),其余时间点复合伤组cTnⅠ、CK-MB与钙蛋白酶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72h时钙蛋白酶抑制剂组、复合伤组心肌凋亡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钙蛋白酶抑制剂组48、72h时心肌凋亡指数低于复合伤组(P<0.05);复合伤组24、48、72h时以及钙蛋白酶抑制剂组伤后48、72h时心肌钙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24h时心肌钙蛋白酶活性高于钙蛋白酶抑制剂组(P<0.05);各时间点复合伤组和钙蛋白酶抑制剂组caspase-3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48、72h时复合伤组高于钙蛋白酶抑制剂组(P<0.05);复�
谢锋柴家科胡泉郁永辉翟弘峰侴海燕康深松
关键词:烧冲复合伤钙蛋白酶凋亡
游离组织瓣修复半侧颜面萎缩19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的远期疗效.方法1991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半侧颜面萎缩19例,男5例,女14例;年龄18~51岁,平均26岁;左侧8例,右侧11例;单纯软组织萎缩15例.软组织萎缩伴同侧颧骨发育不良3例,患侧皮肤瘢痕挛缩、软组织萎缩及颧骨发育不良1例。单纯应用背阔肌肌瓣修复12例(其中2例胸背神经与面神经颈支吻合),应用肩胛筋膜瓣修复2例,应用阔筋膜张肌真皮瓣加真皮脂肪瓣3例.应用髂腹股沟复合组织瓣及髂腹股沟真皮复合组织瓣各修复l例,患侧受区血管取颞浅动、静脉14例.取面动脉及面前静脉5例。手术全部成功,通过门诊随诊和家访随诊方式随访2-21年.结果本组19例患侧无论骨性轮廓或软组织丰满度与健侧基本对称.且患侧面部肤色亦与健侧基本一致,外观满意,面部功能无异常。结论游离组织瓣修复半侧颜面萎缩远期疗效满意.是临床上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伍成奇谢锋谢振军李昊翟弘峰赵国红王凯
关键词:半侧颜面萎缩游离组织瓣显微外科手术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与细胞增值的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ERK和PCNA在增生瘢痕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p-ERK和PCNA蛋白在病理性瘢痕中与非病理瘢痕、正常皮肤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有显著性(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传导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
谢锋牛扶幼陈言汤刘林山番王喜梅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ERK病理性瘢痕细胞增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成纤维细胞增殖
表皮移植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表皮移植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商丘市中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65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2例),对照组给予表皮移植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白驳汤)治疗,比较疗效,并观察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CD8^(+)的改善情况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5.76%)(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白斑面积为(2.41±0.64)cm^(2),小于对照组[(3.19±0.89)cm^(2)],研究组白斑色素积分高于对照组,DLQI[(9.74±3.02)分]低于对照组[(12.44±3.11)分](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移植术联合中药汤剂可提高稳定期白癜风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刘招娣谢锋
关键词:白癜风表皮移植术中药免疫功能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增生性瘢痕、20例非病理性瘢痕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磷酸化ERK(p-ER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非病理性瘢痕、正常皮肤组织比较,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ERK、PCNA阳性率及PCNA指数均升高(P均<0.05),而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ERK与PCN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激活ERK信号传导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
谢锋王喜梅牛扶幼陈言汤刘林嶓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增殖细胞核抗原皮肤组织
下睑袋整形术中预防下睑外翻的体会
2007年
翟弘峰邱长虹张正文侴海燕康深松谢锋
关键词:下睑袋整形术下睑外翻术中预防美容手术手术操作
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鼻前庭V-Y推进皮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索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鼻前庭V-Y推进皮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双侧鼻翼及鼻小柱的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鼻前庭内的V-Y推进皮瓣,对62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患者进行修复,术后随访观察鼻部外形的主观和客观指标.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 ~12个月,终末随访时进行效果评价.58例患者双侧鼻翼、鼻孔对称,各角度观察外形满意,双侧鼻孔径差异绝对值之和<3 mm;2例患者双侧鼻翼、鼻孔对称,各角度观察外形较满意,双侧鼻孔径差异绝对值之和为分别为3.5、4.2 mm;2例患者裂侧鼻翼再次塌陷,外形欠满意,双侧鼻孔径差异绝对值之和>5 mm.结论 采用双侧鼻翼及鼻小柱的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鼻前庭内的V-Y推进皮瓣,可以较好地对唇裂侧鼻翼皮肤、软骨、黏膜等组织进行解剖复位,临床效果良好.
李磊张正文谢锋刘军
关键词:唇裂修复外科手术鼻成形术
皮肤扩张移植后组织学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观察扩张皮肤移植后的变化,探讨扩张皮肤远期回缩的机制.方法 选用8条普通成年犬,在每条犬背部设计4个解剖部位相对应的皮瓣下置入扩张器,注水8周后行扩张器取出术,随机将8条犬分为4组,每组2只,在犬皮肤扩张移植时和移植后3、6周及3、6个月检测其组织学、电镜变化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t-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表皮层和真皮层移植后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电镜下可见扩张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真皮层于扩张后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功能活跃,真皮深层有肌成纤维细胞存在,其胞质内微丝明显.移植后3个月成纤维细胞功能恢复正常,胶原排列趋于整齐,肌成纤维细胞消失,组织学在3~6个月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α-SMA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在3周后达到最高,分别为1.204 ±0.011和1.533 ±0.012,3个月时明显降低为0.910±0.008和0.519±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SMA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扩张皮肤的组织学变化在移植后6个月逐渐恢复正常,扩张皮肤远期回缩的机制可能与扩张皮肤内的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和功能状态有关.
谢锋张正文马腾霄侴海燕李昊康深松
关键词:皮肤组织扩张术肌成纤维细胞组织学
原位定量检测体外培养的尿道黏膜上皮细胞活性
2007年
目的解决在不透明载体上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的难题。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幼兔1只,进行尿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并传至第3代。将其接种于胶原-壳聚糖复合材料上,体外培养3、7、14和21d后,行6-羧基二乙酸甲酯荧光素与碘化丙啶荧光双染,并应用激光共聚焦细胞仪检测。结果尿道黏膜上皮细胞在胶原-壳聚糖复合材料载体上生长,增殖良好。培养3、7d,活细胞荧光强度值为(1.09±0.13)×108、(2.04±0.13)×108,培养14、21d活细胞荧光强度值分别为(0.55±0.09)×108、(0.47±0.03)×108,与培养3、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死细胞荧光强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激光共聚焦细胞仪对不同波长荧光强度分别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在原位定量快速检测尿道黏膜上皮细胞活性,动态观察组织工程组织生长情况,解决无法在不透明载体上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的难题。
翟弘峰邱长虹张正文剑海燕康深松谢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