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琪

作品数:64 被引量:961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经济管理
  • 36篇社会学
  • 13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家庭
  • 7篇社会
  • 6篇实证
  • 6篇子女
  • 6篇老年人
  • 5篇性别差异
  • 5篇老年
  • 4篇中国民众
  • 4篇实证研究
  • 4篇农村
  • 4篇民众
  • 4篇阶层
  • 4篇婚姻
  • 3篇性别
  • 3篇性别观念
  • 3篇因果
  • 3篇中国人
  • 3篇少年
  • 3篇社会地位
  • 3篇数字鸿沟

机构

  • 52篇南京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3篇江苏省信息中...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江苏省水利信...
  • 1篇中国青少年研...

作者

  • 56篇许琪
  • 3篇戚晶晶
  • 3篇吴愈晓
  • 2篇邱泽奇
  • 2篇胡洁
  • 1篇朱安新
  • 1篇方长春
  • 1篇于健宁
  • 1篇李建新
  • 1篇陈锋
  • 1篇邹红
  • 1篇郭志刚
  • 1篇戚晶晶

传媒

  • 6篇社会
  • 6篇社会学研究
  • 6篇妇女研究论丛
  • 5篇人口与经济
  • 5篇社会科学文摘
  • 4篇社会发展研究
  • 3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社会学评论
  • 2篇人口与发展
  • 2篇山东女子学院...
  • 2篇社会研究方法...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学海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中国水利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7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传播与受众群体的构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众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后,来自海内外各地的观众日益增加,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上升为国家记忆之后,近年来接待人数近800万人次,居全国纪念馆类场馆首位。作为面向公众的文博场馆,其基本功能是践行纪念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宗旨,更好地向广大公众传播国家记忆。为了解受众的基本构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纪念馆的参观环境、展览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评价,纪念馆于2016年择时进行了观众参观感受的情况调查,以此为纪念馆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职能提供科学和专业的分析资料。
张建军陈俊峰吴愈晓王敏许琪朱安新
关键词:受众群体
中国人性别观念的变迁趋势、来源和异质性——以“男主外,女主内”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两个指标为例被引量:86
2016年
文章使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以"男主外,女主内"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两个指标为例研究了10年间中国人的性别观念的变化。研究发现,从这两个维度看,中国人的性别观念出现了明显的向传统回归的趋势。而且,如果将世代更替对性别平等的积极作用排除在外,实际上同一批中国人的性别观念在10年间的倒退要比表面上看来更加严重。传统性别观念的回潮并不是局限于某一群体的特殊现象,而是适用于所有人群的普遍现象。相比而言,年轻世代、女性、居住在农村以及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的性别观念向传统回归的速度较快;而年长世代、男性、居住在城市以及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向传统回归的速度较慢。结婚生育是导致年轻世代的性别观念快速转向传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年轻人的性别观念向传统的快速回归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许琪
关键词:性别观念
男女有别:中国人名字中的性别倾向及其变迁
2023年
名字既是传递性别信息的重要载体,又蕴含着所属时代的性别文化特征。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发现中国人的名字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分化,但这种分化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有所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名字同时出现了中性化和男性化的趋势,而男性名字只是出现了中性化趋势,且在中性化的速度上慢于女性。中国社会文化包容性的增强和性别观念的进步是推动名字性别倾向变迁的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名字的性别倾向也深受男孩偏好和儿女双全等传统生育偏好的影响。在生育率下降的背景下,家庭的实际生育状况与生育偏好不符是推动名字性别倾向变迁的重要原因。
许琪陈默闻曹云鹤
江苏水情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及研究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城镇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江苏省在水资源、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开展水情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普及水知识,弘扬水文化,传承水文明,节约水资源,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参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能力。2011年中央和江苏省委两个"1号文件"都指出"要加大力度宣传国情水情,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陈锋孙文昀戚晶晶许琪
关键词:问卷调查
探索择偶偏好中的因果复杂性--使用QCA对调查实验数据的再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模糊集QCA分析了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21)中关于择偶偏好的调查实验数据。研究发现,两种方法的结论存在共性,但QCA在探究择偶偏好的因果复杂性方面更有优势。具体来说,各择偶条件对择偶决策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叠加在一起,因而具有某种组态特征;不同择偶条件对接受和拒绝决策的影响机制不同,而回归分析难以揭示这种因果关系的非对称性。回归模型和QCA适用于分析不同性质的因果问题,只有将二者结合使用,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许琪
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与流入省吸引力的分析——基于传统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新劳动力迁移与制度变迁理论被引量:32
2013年
本文探究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两大问题:一是什么样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二是流入省份具有何种特征,将更具吸引外省人口流入的力量?基于传统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新劳动力迁移与制度变迁理论,从个体、家庭与省级层面,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的离散选择Logit模型分析。结论为:有外出经历、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家中没孩子或孩子数量较多的劳动力、土地被征用(或无耕地)的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某省人均收入水平低、土地面积少,是促使省内农村劳动力向外省流动的推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流动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就业机会越多且由省际距离产生的流动成本较小的省,对外省的农村流动劳动力更有吸引力。
戚晶晶许琪
论中国式大家庭的现代化转型与伦理重构
2025年
家庭变迁研究的传统转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分层结构等宏观公共领域,而且体现在婚姻家庭、亲密关系等私人生活之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之初,一大批学者依据经典的家庭现代化理论和自主开展的城乡家庭调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在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革,指出家庭的小型化与核心化、传统大家庭的衰弱与现代核心家庭的崛起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
许琪
关键词:社会分层结构政治经济制度私人生活核心家庭家庭变迁
双重分割视角下城市流动人口的主客观社会地位获得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本文使用2015年CGSS数据研究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分层。基于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理论,将城市劳动力分为本地市民、外地市民、本地农民和外地农民四类。研究发现,这四类人群在多个主客观社会地位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四类人群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资源禀赋特征上的差异是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排除资源禀赋特征的影响后,外地市民相比本地市民在职业和收入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但在主观社会地位自评方面并无优势;外地农民相比本地农民在客观社会地位上无明显差异,但在主观自评社会地位上却显著更低。研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当更加关注流动人口(特别是外地农民)的主观社会地位,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主观获得感。
许琪陈烨
关键词:农民工城乡分割户籍制度
本人还是配偶? 谁决定中国已婚女性的阶层认同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在2013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已婚居民的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已婚男性的阶层认同主要受其自身社会地位的影响,而已婚女性的阶层认同则主要受其丈夫地位的影响。分城乡、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研究发现,已婚女性对自身阶层地位的传统认知并不会因为她们居住在城市、年纪较轻、受过高等教育而有明显变化,甚至当她们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高于丈夫时,女性在心理上对丈夫的依附地位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研究认为,当代大多数中国女性依然认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这是导致她们无法形成独立阶层认同的主要原因。
许琪熊略宏
关键词:阶层认同社会地位性别差异性别观念
因果推断五十年:成就、挑战与应对
2024年
鲁宾因果模型问世五十年以来,学术界对因果关系的理论认识和分析方法有了长足发展,应用因果推断方法开展的实证研究也不断增多。但鲁宾因果模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和局限。这既包括将该模型应用于观察研究时无法保证随机分配假定的局限,也包括为了满足近似随机分配的合理性,而无视研究问题的实质重要性的局限。除此之外,鲁宾因果模型在分析结果的原因和识别因果机制方面也存在不足。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既要改进定量研究设计,也要有意识地借鉴和吸纳定性分析工具,只有将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因果关系进行全面和透彻的分析,进而有助于对因果问题的全面认识,促进定量与定性两个研究范式的融通和促进。
许琪
关键词:因果推断因果效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