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彬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中共福建革命与大刀会组织研究(1931—1938)——以闽北和闽东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 2022年
- 民国初年,大刀会从安徽、浙江等地传入闽北,随后在福建其他地区陆续出现。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中共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中共福建组织从策略上主张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乡村社会革命与大刀会组织之间的矛盾。但在具体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地方革命政党同大刀会组织之间却展现出更为复杂的面相。闽北独立师与以林熙明为首的大刀会展开了从接触、中断、结盟直到最终决裂的互动、博弈的历史过程。闽东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则顺应群众心理,组建赤色大刀会,并成功实施“甘棠暴动”。不过,地方革命政党在灵活处理和应对大刀会组织的同时,也受到其迷信、摇摆性与顽固性的影响。闽北和闽东革命政党与大刀会组织之间呈现的外部联合与内部嵌入的结合样态,透视出中共乡村革命颇具复杂性和多歧化的历史脉络及微观本相。
- 许彬陆发春
- 关键词:中共大刀会
- “剪刀差”困境与中央苏区合作社建设研究——以消费、粮食合作社为中心的考察
- 2024年
- 清末民初,赣南、闽西商品贸易流通尚为顺畅,1928年苏区形成后,由于国民党实施经济封锁,致使货物流通受阻、工农业产品价格悬殊,甚至造成社会恐慌等问题。面对困境,苏区政府推行消费、粮食等合作社建设,使苏区生计危机得到缓解,同时合作社组织在促进革命动员,支持革命战争和培育政治文化等方面发挥作用。但合作社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从经费筹集、人员选用到渠道构建和组织功能等方面皆经历了不断调适与完善的复杂过程,透视出中共革命政党与乡村社会、军事战争与经济建设互动交织的微观本相和历史逻辑。
- 许彬许彬
- 关键词: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
- 从莫斯科到闽北:“李娜杰”即是“李汉辅”详考
- 2024年
- 李汉辅是早期中共宁波地区组织成员。1927年初,组织安排李汉辅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留学期间,李汉辅与前往苏联的李立三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1933年返回国内,此后下落成疑。据黄知真等革命者回忆,1933年底,闽北苏区有位外来女性革命者李娜杰,她是“李立三同志的前妻”。李汉辅与李娜杰因此具有关联性。进一步考证,李汉辅回国前往江西革命根据地,与李娜杰经过赣东北、取道闽北到瑞金参加“二苏大”具有一致性;两者籍贯一致,年龄相近;两者皆具备出众的革命宣传能力,都会说流利的英文、俄文;李汉辅俄文名Надя(娜加)的发音与“娜杰”接近。虽然闽北苏区革命者对李娜杰外形的描述与苏联人李莎对李汉辅的回忆不尽一致,但考虑到对同一个人身高胖瘦等外在形象的描述,难免不受其生活环境变化及描述者自身主观性的影响,故仍可得出“李娜杰”即是“李汉辅”的论断。李汉辅原本丰富而复杂的革命人生历程亦得到较为完整的呈现。
- 许彬
- 中共闽东地区革命与民团组织研究(1927—1935)
- 2024年
- 福建民团组织及团防体系是地方军事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中共中央从阶级理论出发,对民团组织采取分化瓦解策略。但受制于具体革命情势,闽东地方党组织与民团武装的互动却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历史面相。1932年底,福鼎地下党借助十九路军筹建省保卫团干部训练所之机,派遣人员顺势进入民团体系,后虽遭告密,撤出民团,却推进了福鼎革命发展。1933年5月,宁德党组织采取里应外合方式,突袭霍童等民团武装,缴获枪支武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游击队伍。但霍童民团并未被完全消灭,且与海军陆战队联手抓捕宁德团委书记颜阿兰并将其杀害,此后宁德游击队与霍童民团呈现拉锯状态。个案研究呈现出闽东党组织与民团武装或从打入到分开或从里应外合到紧张拉锯的复杂面相,既与民团等武装强弱有关,同时与党的建设状况、武装力量大小等因素密不可分,这对于认知和理解中共乡村革命的丰富叙事及基层统一战线的复杂生成颇有启迪。
- 许彬陆发春
- 关键词:中共民团拉锯
- 清末民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
- 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内忧外患。从外部看,中国饱受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欺凌和蹂躏,从内部看,满清政府日益腐朽,并且逐渐与列强勾结,国家主权和领土日益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为了挽救国家民族于危...
- 许彬
- 关键词:清末民初革命派国民性改造思想维新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