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菊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百草枯中毒致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替硝唑胶囊及制霉菌素片配制的混合药物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百草枯中毒致口腔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60例百草枯中毒致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给予康复新液漱口、口腔常规护理。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替硝唑胶囊及制霉菌素片配制的混合药物涂抹口腔黏膜。两组患者均给予洗胃、导泻、血液灌流、激素冲击、抗氧化、血必净清除炎性介质、保护肝肾肺等重要脏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疼痛缓解的时间、溃疡粘膜愈合的时间以及并发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就诊时间、口腔溃疡发生时间及口腔溃疡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口腔溃疡粘膜愈合的时间和溃疡疼痛缓解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替硝唑胶囊及制霉菌素片配制的混合药物联合康复新液对百草枯中毒致口腔溃疡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于中锴刘爱敏袁小菊李君曲爱君
- 关键词:替硝唑胶囊制霉菌素片百草枯中毒
- 腹部按摩联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对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术前腹部按摩联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对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1日~11月30日行肠镜检查的340例患者,遵循匹配性原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170例,经排除中途退出或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2例,最终纳入有效样本318例,其中观察组153例,常规组165例。在肠镜准备过程中,常规组由例行医护小组执行标准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采用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情绪,客观心理指标(包括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心率差),肠道镜检效果[采用使用肠道清洁度波士顿量表(BBPS)评估肠道准备质量、到回盲部所需的时间(CIT)]。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AD-7、PHQ-9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心率差均低于常规组(P<0.01),BBP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CIT短于常规组(P<0.01)。结论:在肠镜检查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腹部按摩联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提高患者肠镜检测效果。
- 袁小菊李昆王瑞春
-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术前护理
- 急诊科护理干预对心肺脑复苏后患者近期恢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科护理干预对心肺脑复苏后患者近期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2014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160例心肺脑复苏后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60例心肺脑复苏后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心肺脑复苏后的患者。对于观察组中的心肺脑复苏后的患者采用急诊科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急诊科护理干预治疗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其中痊愈35例,有效35例,无效10例;而通过常规护理治疗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总有率为73.75%,其中痊愈30例,有效29例,无效21例。通过急诊科护理干预治疗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总有效率、有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急诊科护理干预治疗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5%,其中反应迟钝3例,记忆减退4例,胸痛不适4例,抽搐6例;而通过常规护理治疗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其中反应迟钝4例,记忆减退6例,胸痛不适9例,抽搐10例。通过急诊科护理干预治疗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远远低于通过常规护理治疗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干预对心肺脑复苏后患者近期恢复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让更多的心肺脑患者得到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 袁小菊郭爱清
-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干预心肺脑
- 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结合健康教育在MRI检查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现况-背景-评估-沟通(SBAR)沟通模式结合健康教育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1年3月1日行MRI检查的76例患者,根据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模式,研究组给予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评价及沟通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查时的不良症状、检查配合度及一次检查成功率。结果:研究组逃避、侵扰、唤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沟通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沟通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检查时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检查配合度及一次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结合健康教育应用于MRI检查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有效减少其MRI检查过程中不良症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其检查配合度及一次检查成功率,值得大力推广。
- 郭香荣袁小菊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检查健康教育焦虑抑郁
- 健康教育在急诊科的尝试被引量:1
- 2004年
- 袁小菊张桂华
- 关键词:健康教育急诊科护理工作
- 心理干预对清醒反抗型服毒病人洗胃效果的观察被引量:4
- 2005年
- 刘玉峰张桂华袁小菊辛建云
- 关键词:病人洗胃心理干预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的有效方法,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取90例实施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90例采用常规抢救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抢救效果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静脉用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疼痛缓解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度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率和抢救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郭爱清袁小菊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