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菁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射血分数-压差比值评价主动脉瓣狭窄伴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主动脉瓣狭窄程度
- 目的:初步探讨射血分数-压差比值评价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可行性。方法:连续方程测量40 例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主动脉瓣口面积(aortic valvue orifice area,AVA);由简化伯努利方程(...
- 高春恒张华倪华蔡菁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功能不全
- 文献传递
-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II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介入治疗前后的...
- 蔡菁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P-选择素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 文献传递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硝苯地平治疗单纯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评价硝苯地平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 6 0例单纯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 ,对服用硝苯地平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用彩超测得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主要表现为室壁肥厚的减轻 ,EF斜率增加 ,左室充盈速率增快及E/A值的上升。结论 :硝苯地平能使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是治疗单纯性舒张性心衰的重要药物。
- 蔡菁
- 关键词:硝苯地平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舒张性心衰超声技术彩色多普勒
-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左房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61名健康成人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率(Am),以评价Am在左房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观察61名无心脏疾患者的Am,Am值为二尖瓣前、后、左、右侧心房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率的平均值;并与左房收缩时左房面积改变分数(FAC)和容积改变分数(FVC)作相关性研究。结果61例研究对象平均FAC和FVC分别为(31±10)%和(42±11)%;Am为(13.4±3.2)cm/s;直线回归分析显示,Am与FAC和FVC均呈正相关(r=0.78和0.82;P均<0.001)。结论Am与FAC、FVC具有良好相关性,从而为临床评价左房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方法。
- 高春恒苏伟张平洋蔡菁李健
- 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重症的疗效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失代偿重症的疗效。方法 CHF急性失代偿重症患者64例均分为两组。A组予rhBNP 1.5μg/kg静脉推注后,以0.0075-0.0150μg·kg-1·min-1静脉泵入72h;B组予米力农50μg/kg静脉推注后,以0.5μg·kg-1·min-1静脉泵入72h。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BNP水平、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和心肌纵向应变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P<0.01);A组的改善优于B组(P<0.05或P<0.01)。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84.4%vs.59.4%)(P<0.05)。结论 rhBNP治疗CHF急性失代偿重症患者疗效显著。
- 殷泉忠崔俊友郑若龙高春恒易桂斌李伟章蔡菁钱惠东陈新军陆叶张华
- 关键词:重组人脑钠肽慢性心力衰竭
- 超声心动图评价Gore-Tex人工腱索植入二尖瓣成形术中期效果
- 2009年
-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二尖瓣成形术中植入Gore-Tex人工腱索治疗二尖瓣腱索部分断裂的效果和应用前景。方法12例二尖瓣部分腱索断裂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5.58岁。前叶腱索断裂2例,后叶腱索断裂10例。行Gore-Tex人工腱索植入二尖瓣成形术,在术前及术后进行TTE检查,评价反流程度,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ID)、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TTE显示植入Gore-Tex人工腱索后,二尖瓣反流较术前有明显减轻,术后LVDd、LAID及PASP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P<0.05),LVEF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ore-Tex人工腱索植入二尖瓣成形术患者中期的TTE随访显示Gore-Tex人工腱索植入二尖瓣成形术有较好的疗效,但更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蔡菁张华高春恒赵强潘文明潘翠珍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腱索断裂
-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ASD患者在介入封堵治疗前后血清中sICAM-1、sPs、IL-6及TNF-α的浓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sICAM-1、sPs、IL-6和TNF-α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d稍有下降,术后3d明显升高(P<0.05),术后5d较术后3d明显下降(P<0.05),术后7d恢复至基线水平。植入房间隔封堵器直径≥30mm的患者术后第3、5、7d的炎症因子浓度较植入封堵器直径<30mm的患者明显增高(P<0.05)。手术时间≥1h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浓度较手术时间<1h的患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介入治疗ASD可以激活机体于术后早期出现炎症反应,但为自限性;植入封堵器直径和手术时间可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
- 蔡菁马根山郑若龙李健张华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 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明确诊断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心超及心电图,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中39例封堵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97.5%,术中和术后应用左心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观察无明显残余分流和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
- 李健张华郑若龙蔡菁高春恒崔俊友苏伟孔祥清
- 关键词:封堵器室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超声心动图
- 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钠肽治疗组和米力农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注射用rh BNP,对照组给予米力农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2组心率明显下降(P<0.05),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尿量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心率下降、尿量增多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 h血浆BNP水平较基线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1周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提高(P<0.05);血浆BNP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LVEF改善和血浆BNP降低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rhBNP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
- 殷泉忠崔俊友郑若龙高春恒易桂斌李伟章蔡菁钱惠东陈新军陆叶张华
- 关键词:重组人脑钠肽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
- 羟基等自由基降解水源地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LR和苯酚试验研究
- 蓝藻死亡后能产生几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最常见的是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微囊藻毒素是一类环状七肽物质,它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害,还能引起水源地水质突发性恶化,威胁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此外,各种...
- 蔡菁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苯酚高级氧化法饮用水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