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玉梅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针
  • 4篇经筋
  • 4篇痉挛
  • 3篇针刺
  • 3篇中风
  • 3篇中风后
  • 3篇头穴
  • 3篇围刺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临床疗效
  • 3篇临床疗效观察
  • 3篇经筋结点
  • 3篇康复
  • 3篇夹脊
  • 2篇再灌注
  • 2篇神经麻痹
  • 2篇鼠脑
  • 2篇面神经
  • 2篇面神经麻痹

机构

  • 16篇黑龙江中医药...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6篇蔡玉梅
  • 9篇盛国滨
  • 4篇唐英
  • 4篇师帅
  • 2篇孔莹
  • 2篇王艳
  • 2篇李雪岩
  • 1篇赖增娇
  • 1篇巩菲菲
  • 1篇韩亚丽
  • 1篇刘睿
  • 1篇包瑞
  • 1篇李丹妮
  • 1篇石琏
  • 1篇刘正仲
  • 1篇曹亚中
  • 1篇陈国平
  • 1篇滕秀英
  • 1篇赵彬
  • 1篇李元

传媒

  • 6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中医药信息
  • 3篇中医药学报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夹脊电针结合康复技术对下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结合康复技术对下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下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夹脊电针结合康复组(A组)、电体针结合康复组(B组)、单纯康复组(C组),每组20例。基础治疗为神经营养药物。 A组为康复治疗+夹脊电针治疗;B组为康复治疗+电体针治疗;C组为单纯康复治疗。治疗前与治疗测定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1)3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在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夹脊电针结合康复技术组优于其他2组,电体针结合康复组优于单纯康复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夹脊电针结合康复、电体针结合康复、康复技术均能改善下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情况,进而改善临床功能,并且夹脊电针结合康复疗效优于电体针结合康复及单纯康复方法。
王艳苏莉莎郑美华蔡玉梅刘正仲赵彬辛贵乐陈国平
关键词:夹脊电针周围神经损伤康复
电针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不同程度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痉挛性偏瘫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姿势异常,不仅给患者机体功能的康复带来极大的影响,亦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积极有效地控制肌痉挛,防止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及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治疗的主要目的。笔者采用电针经筋结点治疗本病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蔡玉梅曹亚中盛国滨唐英
关键词:痉挛性偏瘫中风后针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异常运动模式
针刺结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中风所致上肢痉挛性瘫是常见的中风后并发症,其导致的上肢运动功能异常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也是康复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笔者通过针刺结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改善了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状态,提高了上肢的运动功能,共治疗3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蔡玉梅韩海伟盛国滨
关键词:痉挛性瘫痪结点针刺
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及脑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又分为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10只大鼠,采用Zea-Longa评分方法观察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bFGF的表达,采用RT-PCR法观察bFGF-mRNA的表达。结果:针刺21天后针刺组大鼠Zea-Longa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内bFGF阳性细胞数表达及bFGF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头穴围刺可以改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并增强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bFGF的表达,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神经修复和再生。
师帅蔡玉梅盛国滨孔莹
关键词:头穴围刺再灌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颈夹脊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颈夹脊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肩手综合征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颈夹脊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评价其疼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电针颈夹脊组在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均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颈夹脊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降低疼痛,提高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陈慧杰蔡玉梅王艳衣标美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颈夹脊穴电针康复训练
远端取穴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方法,观察远端取穴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远端取穴加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为局部取穴加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端取穴加中药熏蒸治疗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该方法临床疗效可靠。
盛国滨张良洪蔡玉梅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针刺远端取穴中药熏蒸
夹脊电针疗法对脊髓横断损伤大鼠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及分组96只Wistar成年雌性大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200~220g,11~12周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刺组和预针刺组,每组24只,各组按取材时间不同分为3、7、14天3个时间点,
滕秀英赖增娇郭玉红付平孔莹蔡玉梅
关键词:脊髓横断损伤电生理WISTAR
头穴围刺治疗脑出血颅骨摘除术后康复期患者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前我国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极易造成颅内出血,这也成为脑出血在我国高致病率和高致残率的原因之一。近年大面积脑出血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对于大面积的脑出血患者,及时尽早对其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大骨瓣减压术,对于及早缓解神经压迫,尽早恢复其神经功能及最大限度的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有着快速积极的作用。但颅骨摘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康复效果并不理想。笔者采用头穴围刺治疗脑出血颅骨摘除术后康复期患者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师帅李雪岩李元蔡玉梅
关键词:围刺法头穴康复期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神经压迫
丛刺面部阳明经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丛刺面部阳明经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0例面瘫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丛刺阳明经筋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传统穴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瘫情况均明显减轻,但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丛刺阳明经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优于针刺传统穴位。
盛国滨赵新鹏唐英蔡玉梅
关键词:丛刺面神经麻痹
电针密波治疗伴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密波对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选用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电针密波针刺面部腧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疗程均为4周28天,观察两组疗前和疗后面瘫的恢复情况以及对面肌痉挛的改善情况。采用Housc-Brackmann分级标准评定面瘫治疗效果,基于Cohen Albert分级对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来评定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面瘫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6.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面肌痉挛的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26.40%。结论:电针密波治疗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师帅李雪岩蔡玉梅包瑞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