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文翀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开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低场
  • 1篇低场磁共振
  • 1篇诊断和鉴别诊...
  • 1篇脂肪抑制
  • 1篇脂肪抑制序列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憩室
  • 1篇头颈
  • 1篇头颈部
  • 1篇头颈部肿块
  • 1篇脓肿
  • 1篇肿块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病
  • 1篇肿瘤病变

机构

  • 5篇开平市中心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蔡文翀
  • 4篇韦增才
  • 3篇李华杰
  • 1篇陈峥
  • 1篇关惠英
  • 1篇朱峰正
  • 1篇司徒祖超
  • 1篇黄晓健

传媒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场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脂肪抑制(STIR)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膝关节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MR检查,其中9例同时行CT检查。MR检查序列包括FSE T1WI、T2WI,STIR,GRE等。对骨挫伤及隐性骨折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5例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MR检查在常规FSE序列中能显示33个骨挫伤病灶,STIR序列能检出49个骨挫伤病灶,隐性骨折线13条,病变以STIR序列上表现最明显,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及隐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结论MRI在骨挫伤及隐性骨折影像检查中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其脂肪抑制序列是明确诊断的最佳序列。
蔡文翀韦增才李华杰
关键词:膝关节骨挫伤骨折
64排螺旋CT对Lemmel’s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lemmel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诊断明确的lemmel综合征患者CT资料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lemmel患者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36个,直径在9~38 mm之间,其中30例为薄壁憩室,内可见炎症渗出,6例憩室壁增厚;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表现为十二指肠环内侧囊袋状突出于十二指肠小弯侧壁,其内多为气体密度影,增强扫描显示憩室壁与十二指肠壁强化一致,腔内无强化。1所有患者胆总管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扩张,胆总管直径在11~20 mm之间;210例患者表现为胰管扩张,其中6例患者合并胰腺肿胀及胰腺周围渗出,周围脂肪间隙模糊;36例患者表现出胆总管及肝管结石,结石直径为2~20 mm。结论 64排螺旋CT对lemmel综合征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黄晓健朱峰正陈峥韦增才蔡文翀司徒祖超
关键词:LEMMEL综合征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憩室胆管结石X线计算机
颈外侧部肿块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分析颈外侧部肿块的CT表现特征、影像相关的病理解剖学基础,进一步提高对颈外侧部各类肿块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颈外侧部肿块CT增强表现,包括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强化特征、肿块所在的解剖部位及其邻近血管和间隙的关系等。结果52例颈外侧部肿块中位于茎突前间隙8例,腮腺区8例,嚼肌间隙2例,颈动脉间隙34例。多数颈外侧部肿块的病理改变和解剖关系能在CT上反映,依据肿块引起附近间隙、肌肉、血管等移位方向,可推断肿块的来源,不同来源的肿块与颈动静脉的位置关系有解剖上的相关性。结论CT是颈外侧部肿块定位诊断的有效手段,根据病变所在的解剖平面、强化特点及其与颈部血管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蔡文翀韦增才李华杰
关键词:头颈部肿块解剖学
CT及MRI在不典型脑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CT和MRI对不典型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及临床抗炎治疗证实为不典型脑脓肿的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分析,18例行CT扫描,16例行MRI扫描。结果脓肿位于大脑半球21例,小脑半球2例,单房21例,多房2例,形态不规则形15例,椭圆形8例;CT平扫脓肿壁模糊不清4例;增强扫描CT显示脓肿壁厚薄不均11例,壁见结节样突起4例,壁环欠连续3例;MRI显示脓肿壁厚薄不均10例,壁见结节样突起4例,壁环不连续2例,5例脓肿临近脑膜见强化;13例脓腔在DWI上呈高信号,在ADC上呈低信号,7例^1H—MRS具有特征性的氨基酸峰。结论不典型脑脓肿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DWI及MRS对诊断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并在不典型脑脓肿诊断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陈国梅蔡文翀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MRI在后颅窝肿瘤病变的诊断优势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MRI在后颅窝肿瘤病变的诊断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后颅窝肿瘤病变53例,45例经手术证实,8例经临床随访证实。根据病变的特点,采用不同轴位和不同序列扫描。分析其MRI影像资料。结果53例后颅窝肿瘤病变中桥小脑角区15例;脑干9例;小脑21例;四脑室8例。MRI在后颅窝肿瘤病变的检出率、定位率可达100%,其诊断符合率达93.3%。结论MRI在后颅窝检查中无骨性伪影干扰,结合多轴位和多序列扫描,对后颅窝病变的检出率和定位率大大提高,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
蔡文翀李华杰韦增才关惠英
关键词:后颅窝肿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