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刚

作品数:12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吸虫
  • 10篇血吸虫病
  • 10篇吸虫
  • 10篇吸虫病
  • 10篇虫病
  • 7篇钉螺
  • 3篇血吸虫病防治
  • 2篇地方病
  • 2篇地方病防治
  • 2篇钉螺面积
  • 2篇血防
  • 2篇阳性
  • 2篇疫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钉螺分布
  • 1篇悬浮剂
  • 1篇血防工作
  • 1篇血吸虫病传播
  • 1篇血吸虫尾蚴

机构

  • 12篇江苏省血吸虫...
  • 10篇江苏省血吸虫...
  • 1篇江苏省农药研...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无锡市疾病预...
  • 1篇盐城市疾病预...
  • 1篇镇江市疾病预...

作者

  • 12篇蔡刚
  • 7篇朱荫昌
  • 7篇黄轶昕
  • 6篇曹奇
  • 6篇张燕萍
  • 6篇孙乐平
  • 5篇周晓农
  • 5篇洪青标
  • 3篇吴锋
  • 3篇顾伯良
  • 3篇赵勇进
  • 2篇梁幼生
  • 2篇高智慧
  • 1篇吴中兴
  • 1篇戴建荣
  • 1篇姜玉骥
  • 1篇徐年凤
  • 1篇曾玉林
  • 1篇奚伟萍
  • 1篇李洪军

传媒

  • 8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血防维持巩固阶段的特点和策略选择被引量:6
1998年
周晓农蔡刚秦时君黄轶昕曹奇朱荫昌
关键词:血吸虫病
江苏省钉螺分布现状和消长趋势分析被引量:36
2002年
目的 了解江苏省钉螺分布现状、消长趋势及钉螺孳生原因 ,从而为制订钉螺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每年春季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钉螺调查 ,调查资料均输入数据库 ,用 SA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1995~ 2 0 0 0年江苏省钉螺面积以每年 7.97%的速率上升 ,特别是阳性钉螺面积 ,年均增长率达 18.33%。相关分析表明 ,阳性钉螺面积随着江滩、内陆水网和山丘地区钉螺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现有钉螺主要分布于江湖滩地区 ,内陆水网地区钉螺则以通江河道最严重。有螺原因分析表明 ,当前灭螺问题最为突出。 结论 近年江苏省钉螺分布面积回升严重 。
黄轶昕蔡刚洪青标张燕萍赵勇进周晓农朱荫昌
关键词:钉螺
防蚴润肤霜防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实验评价新型涂肤防护剂—防蚴润肤霜防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效果 ,并了解其对皮肤的急性刺激反应。方法采用模拟现场试验方法 ,分别在小白鼠腹部和尾部涂布防蚴润肤霜 ,并经泥水浸泡洗刷 4~ 8h后接种日本血吸虫尾蚴 ,饲养 4 0d解剖小鼠观察感染情况。以小鼠感染率、平均虫荷数和减虫率为评价指标 ,同时进行皮肤急性刺激试验。结果防蚴润肤霜涂布小鼠腹部、尾部后减虫率达 10 0 % ;家兔皮肤急性刺激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防蚴润肤霜涂布皮肤后 4~ 8h具有完全防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作用 。
黄轶昕高智慧蔡刚吴锋张燕萍姜玉骥奚伟萍洪青标孙乐平
关键词: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尾蚴
江苏省1989~1994年血吸虫病疫情报告
1996年
江苏省1989~1994年血吸虫病疫情报告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张燕萍,曹奇,周晓农,顾伯良,吴中兴江苏省血地防办公室戎国荣,蔡刚1989年南昌全国血防会议之后,我省的血防工作又出现了万民齐动员,再次送瘟神的新高潮,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强,控制了血吸...
张燕萍曹奇周晓农顾伯良吴中兴戎国荣蔡刚
关键词:血吸虫病防治阳性钉螺疫情动态钉螺面积疫情报告血防工作
氯硝柳胺悬浮剂杀螺效果研究被引量:37
2003年
目的 评价 2 5 %氯硝柳胺悬浮剂 ( SCN)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室及现场浸杀和喷洒法进行 SCN杀螺试验 ,同时以 5 0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 WPN)和清水做对照试验。结果 室内浸杀 :SCN2 4h L C50 为 0 .0 474m g/ L;WPN L C50 为 0 .0 947mg/ L;二者间杀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室内喷洒 :用 SCN 0 .2 5、0 .5 0、1.0 0、2 .0 0 g/ ( L· m2 )各浓度组杀螺率均高于对应的 WPN各浓度组的杀螺率。现场浸杀 :用 SCN 2 mg/ L (有效浓度 0 .5 mg/ L ) ,对投放的螺袋内钉螺和沟内泥土中筛取钉螺的杀螺率均高于 WPN 2 mg/ L (有效浓度 1.0 mg/ L )浸杀。现场喷洒也同样显示 2 g/ ( L· m2 ) SCN杀螺率高于 2 g/ ( L· m2 ) WPN的杀螺率。结论 2 mg/ L或 2 g/ ( L· m2 ) SCN浸杀或喷洒 ,其杀螺率高于 2 mg/ L或 2 g/ ( L· m2 ) WPN ;SCN是一种高效、价廉、使用方便的新剂型 ;建议在进一步扩大试验的基础上 。
戴建荣梁幼生徐年凤徐明李洪军许永良蔡刚赵勇进朱荫昌
关键词:氯硝柳胺悬浮剂杀螺效果钉螺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流行因素监测和评价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流行因素及其特点,评价和探讨巩固监测阶段的措施与对策。方法在29个经省考核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开展监测研究,对传染源、钉螺等流行因素进行纵向观察,并对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传染源监测表明,居民COPT阳性率为0.21%,无当地感染的粪阳病人及低年龄病例,家畜监测查病均为阴性;外来人口中COPT阳性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外来及本地外出人口中均查获粪阳病例。2在开始监测的头5年内出现77.3%的有螺环境:查出钉螺分布在其中的16个县(市、区),占55.17%;有螺环境多为小面积复杂环境,有螺原因主要是查灭螺质量较差,同时外来扩散也不容忽视。3监测查螺方法中,以“定点查”检出率最高。结论1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稳定,内源性传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再流行因素依然存在;2巩固监测时期,病情监测主要抓好重点流动人群和指示人群(小年龄人群);钉螺监测在近期注重历史有螺环境,远期可注重外来输入,监测方法建议采用“定点查”结合“轮查”。
黄轶昕张燕萍孙乐平曹奇朱荫昌戎国荣蔡刚赵勇进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传播阻断地区
江苏省江滩地区耕牛在血吸虫病传播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为了找出江苏省现阶段江滩地区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为防治对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4个沿江村和2个江心洲的耕牛感染情况、居民感染情况及所辖江滩的污染等进行了连续5年的观察。结果:6个村(洲)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在2.68%-15.25%之间,平均为8.23%;居民感染率在0%-5.37%之间,平均为2.65%;耕牛感染率随着江滩高程的下降呈明显下降趋势(r=0.9000,P<0.05);滩地污染牛粪占85.15%,新鲜野牛粪阳性率为3.05%,EPG几何均值为2.9;耕牛感染率与居民感染率非常相关(r=0.9892,P<0.01),人群和牛群EPD分别占总EPD的76.71%和23.29%,耕牛排出的虫卵有45.35%直接进入江滩。结果表明江苏省现阶段血吸虫病流行,长江上游软下游严重,耕牛在血吸虫病的流行中起着主导作用。结果提示江苏省现阶段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首先应放在长江的上游,并加强对耕牛的化疗和管理,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向长江的下游和内陆地区扩散。
孙乐平张燕萍曹奇周晓农蔡刚戎国荣赵贤贵
关键词:血吸虫病耕牛传染病流行病学
江苏省四个县(市、区)消灭血吸虫病考核情况被引量:2
1995年
1994年4—5月份,由省市联合组织考核组,分别对武进县、吴江市、苏州市郊区、南通市港闸区等4个县(市、区)的消灭血吸虫病情况进行了考核验收。 1 被考核单位概况 受考核的4个县(市、区)均属水网地区,吴江市原为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累计查出有螺面积8420.8万m^2,病人16.4万。武进县与苏州市郊,原为中等度流行区。武进县有螺面积1400万m^2,病人62932人。苏州市郊与南通市港闸区,由于行政区划变化。
刘伯荧曹奇顾伯良戎国荣蔡刚吴锋朱振球徐季德张建伟江喆孙乐平洪青标
关键词:血吸虫病防治地方病防治钉螺
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8
2000年
目的 了解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方法 对洪水淹没过的江滩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方法进行全面查螺。结果 长江洪灾后江苏省江滩钉螺面积较洪灾前净增加 1936 .45万 m2 ,阳性钉螺面积净增加 5 99.46万 m2 。江滩钉螺主要分布在南京、扬州和镇江 3市 ,占全省江滩钉螺面积的 99.89% ,钉螺分布特点与 3个市江滩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冬陆夏水的生态条件有关 ,而洪水导致钉螺扩散是江滩钉螺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钉螺的分布和扩散影响很大 。
黄轶昕戎国荣蔡刚高智慧周晓农朱荫昌
关键词:洪水江滩钉螺血吸虫病
第三次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Ⅰ居民和家畜感染情况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江苏省居民和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制订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和江苏省第三次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江苏省未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村,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进行居民和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在全省1040个未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村,抽样调查了13个村,抽样人口比例为1.17%。全省未达传播阻断地区的加权平均感染率为0.131%,推算粪检阳性病人约为3026人。流动人群粪检阳性率为4.95%。结论江苏省未控制的江滩地区和局部内陆通江河道地区,居民感染率仍相对较高。和第二次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相比,未控制水网地区疫情下降明显,而未控制江滩地区疫情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这两类地区是江苏省当前血防工作的重点。
洪青标孙乐平黄轶昕李伟杨坤高扬张联恒高原曾玉林周明梁幼生朱荫昌蔡刚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