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翡翎
- 作品数:29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神经纤毛蛋白-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神经纤毛蛋白-1为Ⅰ型跨膜糖蛋白,可作为轴突导向因子家族受体参与神经系统发育过程,同时还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受体表达于内皮细胞表面,参与血管新生。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纤毛蛋白-1可表达于肿瘤细胞,通过与VEGF及其受体作用参与肿瘤血管生成过程,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产生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神经纤毛蛋白-1的结构与生物学关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常见肿瘤中的表达。
- 蒋翡翎黄敏
- 关键词:神经纤毛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新生肿瘤
- BCG有效组分免疫学调节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 比较活BCG和灭活BEG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作用;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BCG的有效组分,通过分析有效组分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诱导小鼠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
- 蒋翡翎单保恩
- 关键词:膀胱癌抗肿瘤作用细胞因子免疫调节
- BCG有效组分免疫学调节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比较活BCG和灭活BCG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作用:提取、分离、纯化利鉴定BCG的有效组分,通过分析有效组分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诱导小鼠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
- 蒋翡翎单保恩
- 关键词:淋巴细胞腹腔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
- 文献传递
- 卡介苗蛋白提取物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离活卡介苗(BCG)的有效组分,分析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裂解法和超声波破碎法对活BCG进行裂解,取上清夜,通过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对BCG提取物(BCGE)有效组分BCGE1、BCGE2和BCGE3进行分离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以RPMI1640培养液为对照,采用Gress方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BCG蛋白活性组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诱导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CGE2和BCGE3均具有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用更强(FBCGE2=34.750,FBCGE3=31.730,P均<0.001),在相同质量浓度时BCGE2的诱导作用最强(F640mg/L=22.000,P=0.002)。结论:BCGE2和BCGE3可能是BCG免疫调节作用的有效组分。
- 蒋翡翎单保恩姚敏魏小斌伍燕邓碧兰
- 关键词:巨噬细胞小鼠NO体外
- 卡介苗(BCG)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癌之一,其中有90%以上为移行上皮细胞癌,有相当一部分为表浅膀胱癌。除手术治疗外还辅以化疗和放疗,但其复发率高达70%。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免疫疗法,尤其是采用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表浅膀...
- 蒋翡翎单保恩
- 关键词:膀胱肿瘤免疫疗法卡介苗抗癌作用免疫机能
- 腺苷脱氨酶活性在结核性浆膜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在结核性浆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37例结核性浆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5例炎性浆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胸腔积液ADA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ADA活性为(52.0±4.5)U/L,对照组为(15.5±3.0)U/L,P<0.05。观察组常规治疗后,胸腔积液ADA活性为(27.5±2.0)U/L,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胸腔积液ADA活性明显增高可作为结核性浆膜炎有效的实验室观察指标之一,值得临床关注。
- 蒋翡翎姚敏李国栋潘建华韩永陈彬
-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活性
- BRAF^(T1799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外周血中BRAF^(T1799A)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PTC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PCR检测血清BRAF^(T1799A)RNA水平,分析BRAF^(T1799A)RNA水平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1)297例PTC患者中,183例表现为BRAF^(T1799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61.62%;组织BRAF^(T1799A)+PTC患者血清中均检测到BRAF^(T1799A)RNA。(2)血清BRAF^(T1799A)水平与PTC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多发灶、包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规范化治疗6个月Tg值有关(P<0.05)。(3)治疗前BRAF^(T1799A)水平对PTC患者不良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敏感性为69.87%,特异性为94.61%。(5)血清BRAF^(T1799A)水平高的PTC患者2年复发率显著高于血清BRAF^(T1799A)低水平者(32.10%vs 1.96%,P<0.05)。结论血清BRAF^(T1799A)RNA水平与PTC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多发灶、包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及规范化治疗6个月Tg值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不良预后的生物指标。
- 潘在兴蒋翡翎姚敏魏小斌叶芳丽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突变外周血
- Neuropilin-i和Neuropilin-2基因字啊白血病患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蒋翡翎王智明张淑芳邓碧兰韩永
- BCG有效组分免疫学调节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比较活BCG和灭活BCG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作用;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BCG的有效组分,分析有效组分对小鼠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及NO等产生、对特异性杀伤活性和吞噬活性作用等的影响,...
- 蒋翡翎单保恩
- 关键词:淋巴细胞腹腔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活性
- 文献传递
- 梅毒螺旋体不同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应用评价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环状卡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使用目前最为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ELISA和TPPA及RPR试剂对60例梅毒病人血清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6.67%,TPPA法阳性率98.33%,RPR法66.67%。结论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
- 黄宏鑑蒋翡翎李春芸陆玉珠
-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