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明晖

作品数:18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糖尿
  • 17篇糖尿病
  • 7篇胰岛
  • 7篇胰岛素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病患
  • 4篇初诊
  • 4篇初诊2型糖尿...
  • 3篇胰岛素泵
  • 3篇治疗仪
  • 3篇神经病变
  • 3篇周围神经病
  • 3篇周围神经病变
  • 3篇疗效
  • 3篇病变
  • 2篇动脉
  • 2篇胰岛素泵强化...
  • 2篇糖尿病周围

机构

  • 14篇南宁市第一人...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百色市人...

作者

  • 17篇蒋明晖
  • 11篇张桥
  • 10篇朱汝霞
  • 7篇林媛媛
  • 3篇陈冰
  • 3篇黄红艳
  • 2篇黄雪梅
  • 1篇詹正民
  • 1篇黎琦
  • 1篇吴曙粤
  • 1篇夏宁
  • 1篇钟庆荣
  • 1篇卢德成
  • 1篇罗佐杰
  • 1篇张劲
  • 1篇黄晓莉
  • 1篇蒙清婷
  • 1篇黄艳玲
  • 1篇林媛媛
  • 1篇李洁

传媒

  • 4篇右江民族医学...
  • 4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感染、炎症、...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泌乐50与诺和灵5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优泌乐50和诺和灵50R治疗口服降糖药失败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优泌乐50组和诺和灵50R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优泌乐50组餐后2h血糖较诺和灵50R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胰岛素用量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12周治疗观察期间,优泌乐50组记录到低血糖事件6次,诺和灵50R组记录到低血糖事件14次,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低血糖事件,两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泌乐50与诺和灵50R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优泌乐50在餐后血糖控制及减少低血糖方面优于诺和灵50R。
蒋明晖张桥
关键词:优泌乐50诺和灵50R糖尿病
诺和锐30每日3次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诺和锐30组(n=60)每日3次诺和锐30皮下注射;诺和灵组(n=60)每日4次重组人胰岛素治疗(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诺和灵R,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结果 2组相比,诺和锐30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1),胰岛素用量更少(P<0.01),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1)。结论诺和锐30每日3次注射可作为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林媛媛张桥黄红艳朱汝霞蒋明晖
关键词:诺和锐30胰岛素2型糖尿病
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用腺苷钴胺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尺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NCV、SN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蒋明晖张桥林媛媛朱汝霞
关键词:腺苷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存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15例与胰岛素对照组15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TT3、TT4、FT3、FT4均明显降低(P<0.01),且强化治疗组降低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能更好地使糖尿病与甲亢并存患者达到两者兼治的目的。
林媛媛张桥黄红艳朱汝霞蒋明晖
关键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糖尿病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比较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组(MIP组,42例)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CSII组,30例)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血糖下降及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泵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少,低血糖发生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快速解除高糖毒性,平稳降糖,并可改善患者预后。
蒋明晖张桥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肠梗阻
天麦消渴片联合安诺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联合安诺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天麦消渴组、安诺仪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4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天麦消渴组加服天麦消渴片,安诺仪组加用安诺治疗仪治疗,联合组给予天麦消渴片联合安诺治疗仪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估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量化评分(CSS)、尺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12周后,仅天麦消渴组、联合治疗组的HOMA-IR均低于治疗前,HOMA-β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天麦消渴组、联合治疗组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HOMA-IR低于天麦消渴组,HOMA-β高于天麦消渴组(P<0.05)。治疗后天麦消渴组、安诺仪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67.5%、90.0%、25.0%,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P<0.05)。治疗后除对照组外的三组患者的尺神经、腓神经的MNCV、SNCV均快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尺神经及腓神经MNCV、SNCV均快于天麦消渴组、安诺仪组(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联合安诺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好于单用天麦消渴片或安诺治疗仪。
黄雪梅张桥卢德成陈冰罗佐杰蒋明晖朱汝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门冬胰岛素30不同次数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张桥林媛媛吴曙粤黄红艳黎琦朱汝霞蒋明晖钟庆荣张劲
课题来源:该课题为2010年南科发[2010]43号文件下达的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门冬胰岛素30不同次数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合同编号201003044C-7。背景: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已...
关键词:
关键词: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注射次数临床疗效
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注册资料库(CENTRAL)(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2期)、T...
蒋明晖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输注系统
文献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328名,对入组患者进行Hb A1c、血生化指标检测以及CIMT测量等。根据CIMT值分为CIMT正常组(<0.9 mm)和CIMT增厚组(>0.9 mm),并对CIMT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28名T2DM患者中,CIMT正常154例,CIMT增厚174例;(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总胆固醇(TC)、Hb A1c水平与IMT值呈正相关(P<0.05)。(3)单因素分析示,CIMT正常组和CIMT增厚组两组间年龄(t=4.132,P=0.041)、收缩压(t=8.456,P<0.01)、Hb A1c≥9.0%(x^2=9.912,P<0.01)、总胆固醇(t=5.549,P=0.018)、甘油三酯(t=6.592,P=0.008)、尿酸(t=9.618,P<0.01)、空腹血糖(t=4.592,P=0.037)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Hb A1c≥9%、收缩压、总胆固醇是T2DM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b A1c与CIMT增厚明显相关;且Hb A1c≥9%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桥黄雪梅李洁林媛媛朱汝霞蒋明晖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厚度
使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壮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壮族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用地特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壮族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地特胰岛素组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用地特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每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特胰岛素组体重无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壮族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蒋明晖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壮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