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钻在前牙粘贴位置128例比较分析
- 2007年
- 牙齿上贴水晶钻,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突出张扬的个性,显褥钻石般的微笑,为广大少女所喜欢。因此,口腔门诊要求贴牙钻者近年大量增加。但因为没有牙钻美容理论方面成熟的理论.口腔门诊医生只是摸索着实践。我院总结了2004年1月到2005年9月间128例牙钻粘贴位置,并进行测量,得出了一定规律,现报告如下。
- 蒋序赵明哲缪佳
- 关键词:牙钻黄金分割
- 着色氧化锆基底材料与其饰面瓷的结合性能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基底冠和饰面瓷的结合破坏是全瓷修复体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有研究表明着色颗粒的添加会降低氧化锆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的结合强度,从而影响氧化锆修复体的成功率。目的:测试4种着色氧化锆基底材料与其相应饰面瓷的抗剪切强度,并与未着色的氧化锆基底材料相对比,探讨着色颗粒的添加对氧化锆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将白色和着色的Lava Frame、IPSE.max Zircad、Vita In-Ceram Zirconia、Cercon Smart瓷块及相应的饰面瓷切削出直径7mm,厚度3mm的盘状试件(n=5),按照各厂商要求进行喷砂、超声清洗备用。在基底材料的中央,以手工堆瓷法分别饰以各自厂家推荐的饰面瓷,用自制的模具控制饰瓷的体积(直径5mm,厚度3mm),并在基底上烧结。结果与结论:4种着色氧化锆基底试件的抗剪切强度与未着色氧化锆基底试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着色颗粒的添加对氧化锆与饰面瓷结合强度无影响。氧化锆复合体发生结合界面破坏的比例以及抗剪切强度值由高至低是Lava、IPS E.max、VitaIn-Ceram Zirconia、Cercon。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试件断裂面的破坏模式为饰面瓷内聚破坏和结合界面附着破坏,主要破坏模式为饰面瓷内聚破坏,均未发生基底破坏。
- 蒋序
- 关键词:氧化锆着色基底饰面瓷抗剪切强度生物材料
- 烤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探讨烤瓷贴面在前牙修复时发生折裂、脱落、微渗漏、粘接等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确定适应证及禁忌证。预备牙体,在牙唇面磨出2条纵行固位沟,在耐火包理科模型上分层涂瓷。贴面的内表面经5%氢氟酸处理及徐偶联剂后.取相应包号的光固化树脂粘接。结果118颗瓷贴面修复的前牙,经3个月至1年的观察,无脱落破损、无染色、变色及着色,无龈炎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在牙唇面制备2条纵行固位沟、唇面边缘磨出浅凹粮形的牙体预备方法,可增强粘接剂与牙体组织之间的粘接力。贴面的内表面经氢氟酸处理及牙表面涂布偶联剂,也可增强两者之间的粘接强度。
- 王剑梅冯怡美葛文章蒋序陈剑平王辉东魏文
- 关键词:烤瓷瓷贴面粘接偶联剂
- 两种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比较
- 2010年
-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比较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氢氧化钙组疗效优于甲醛甲酚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好于甲醛甲酚。
- 徐冬梅蒋序商文芝
- 关键词:根管封药慢性尖周炎氢氧化钙甲醛甲酚
- 全口义齿改良二次印模法临床效果的研究
- 李铁军张运奎殷晓春刘丽军蒋序吴益华
- 牙列缺失是口腔临床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65~74岁年龄组受检的23452人中,牙列缺失者占10.51﹪。 本课题应用改良二次印模法制取全口义齿模型,即:选公用托盘,一般上...
- 关键词:
- 关键词:牙列缺失全口义齿托盘
- 金属烤瓷与二氧化锆全瓷冠边缘密合度的比较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评价金属烤瓷与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效果与边缘密合度。方法:将冠桥修复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常规修复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治疗组采用金属烤瓷。结果:经过观察,治疗后治疗组的边缘密合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中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1年后复查,两种烤瓷冠未见崩瓷发生,边缘密合度均达A级。结论:相比于金属烤瓷冠,二氧化锆全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可以增加边缘密合度,同时临床应用效果好。
- 蒋序尹晓春
- 关键词:金属烤瓷二氧化锆全瓷冠边缘密合度
- 套筒冠固定桥修复基牙倾斜的牙列缺损28例
- 2005年
- 赵明哲蒋序宫霞
- 关键词:修复手术牙列缺损核桩义齿
- 三种材料行全冠修复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赵明哲蒋序韩晶
- 关键词:全冠修复复查
- 用多项指标确定颌的垂直距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对120例牙缺失患者颌的垂直距离及与其相关的指标进行了测量,并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用LC—0530D型电子计算机运算,得到了最优回归方程,并随机抽样回代检验获得证实。为总义齿修复时确定颌的垂直距离提供了参考依据。
- 刘挺立陈景春蒋序张朋才朱英明
- 一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家族的RUNX2基因分析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检测一个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CCD)家系RUNX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先证者查证法,对CCD家系各成员进行全身健康状况及口腔专科检查,拍摄X线片;抽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姐姐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UNX2基因并测序,将先证者及其父母、姐姐RUNX2基因测序结果进行Blastn比较分析。结果在先证者RUNX2基因的外显子2上发现了一个C→T突变,此突变来自母系染色体该基因568位点的基因突变;密码子CGG→TGG引起RUNX2编码的转录因子第190位保守的精氨酸变成色氨酸,突变型为c.568C>T。结论 c.568C>T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
- 姜涛蒋序张运奎
- 关键词:RUNX2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