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涵之

作品数:23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化疗
  • 8篇晚期
  • 8篇腺癌
  • 7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6篇细胞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瘤
  • 3篇三阴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联合化疗
  • 3篇疗效
  • 3篇弥漫
  • 3篇弥漫大B细胞...
  • 3篇免疫
  • 2篇预后
  • 2篇三阴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唑来膦酸
  • 2篇晚期乳腺癌

机构

  • 19篇江西省肿瘤医...
  • 4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23篇董涵之
  • 10篇彭志强
  • 8篇王美鑑
  • 6篇王雅琦
  • 5篇邱志敏
  • 4篇苏永峰
  • 3篇熊建萍
  • 3篇郝晶
  • 2篇王美鉴
  • 2篇双跃荣
  • 2篇涂建仁
  • 2篇刘志良
  • 1篇黄晖
  • 1篇傅颖媛
  • 1篇朱伟
  • 1篇郑智
  • 1篇付爱荣
  • 1篇彭志强
  • 1篇余娜莎

传媒

  • 8篇江西医药
  • 6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祝您健康
  • 1篇肿瘤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甲双胍治疗绝经后内分泌失败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内分泌失败、晚期绝经后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一线或者二线内分泌治疗失败,晚期绝经后HR+乳腺癌患者,1∶1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研究组和安慰剂联合AI对照组。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的客观反应率(ORR)、临床获益率(CBR)、无进展生存期(PFS)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二甲双胍研究组ORR为16.7%,对照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CBR显著高于对照组(63.3%vs 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位PFS略长于对照组(4.2个月vs.3.7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PFS仅与既往是否内分泌治疗敏感相关。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有望能够改善乳腺癌的继发性内分泌耐药,但仍需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以证实。
王雅琦王美鑑董涵之邱志敏
关键词:乳腺癌晚期二甲双胍
西黄丸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西黄丸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肿瘤医院肿瘤综合内科收治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癌性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西黄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卡氏评分(KP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分(WHOQOL-BREF)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退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WHOQOL-BREF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WHOQOL-BREF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KPS、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PS、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癌性发热患者应用西黄丸可获确切退热效果,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均见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有良好安全性。
余婷苏永峰王雅琦董涵之
关键词:恶性肿瘤晚期癌性发热西黄丸
走出癌痛的误区,别让疼痛再折磨你
2020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1800多万,死亡960多万,其中50%的患者有癌性疼痛症状,70%的晚期癌症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而在这些疼痛患者中,由于各种因素,50%~80%的患者疼痛症状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当前,中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数380多万,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近230万。研究表明,中国癌性疼痛患者的发病率高达50%左右。
王美鑑董涵之
关键词:癌性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疼痛患者疼痛症状癌症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骨转移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骨转移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8例三阴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4例。A组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B组为单用唑来膦酸组。结果2组患者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骨病灶控制率(57.1%vs14.3%)、活动能力改善的有效率(71.4%vs1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血液学及消化道不良反应较B组严重(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骨转移痛安全、有效。
董涵之熊建萍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唑来膦酸骨转移痛
健脾和胃行气法治疗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引起的相关性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行气法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引起的相关性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Ⅲ期结肠癌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0例)用中药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化疗治疗。观察2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血常规、电解质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虽然下降,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电解质Na、K、Ca比同期对照组下降幅度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和胃行气法对改善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引起的化疗相关性不良反应有一定疗效。
郝晶朱伟董涵之
关键词:结肠癌化疗
晚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对奥沙利铂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9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9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运用PCR-RFLP方法和基因测序分析XRCC1Arg399~G...
董涵之熊建萍
关键词:大肠癌基因多态性
他汀类药物联合全雄激素阻断一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评估他汀类药物联合全雄激素阻断一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初治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和比卡鲁胺治疗;研究组患者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和比卡鲁胺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9个月和1年时,研究组血清PS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1年,研究组的ORR(78.3%)高于对照组(6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位PFS(17.9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1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以进一步提高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延长PFS,且不良反应较小,耐受性较好。
董涵之彭志强王美鑑
关键词:他汀类全雄激素阻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估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符合率及时效性。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提示为NHL的患者35例,对淋巴组织液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同时对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学常规和免疫组化检查。计算其与淋巴结活检诊断符合率及平均诊断时间。结果35例患者中,经病理活检确诊32例为淋巴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转移性小细胞癌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3例,滤泡性淋巴瘤8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5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粘膜相关淋巴瘤2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流式细胞诊断平均时间为52.75h,病理活检诊断平均时间为173h。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诊断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100%,无显著性差异,诊断平均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可以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的一个快速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彭志强董涵之刘志良余娜莎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细针穿刺细胞学非霍奇金淋巴瘤
76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76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确诊脑转移后中位生存期为8.4个月,1年生存率为31.6%,2年生存率为7.9%,3年生存率为3.9%。多因素分析提示未放疗、PS评分≥2分、多发颅内转移灶、分子分型为Her-2型及三阴型均是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Luminal A、Luminal B、Her-2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中位无脑转移生存期(46.8个月、34个月、26.8个月和17.6个月,P=0.005)、确诊脑转移后生存期(16.9个月、9.5个月、7.6个月和5.5个月,P=0.001)和总生存期(64.3个月、40.9个月、31.7个月和24.1个月,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PS评分、脑转移灶数目及分子分型是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与Luminal型乳腺癌相比,Her-2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更易早期发生脑转移,且生存期更短。
董涵之彭志强邱志敏刘志良
关键词:乳腺癌脑转移预后因素
中药鹿血晶治疗晚期乳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药鹿血晶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化疗后贫血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分别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和鹿血晶纠正贫血。结果化疗前及化疗后7天两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化疗后14天治疗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中药鹿血晶能够更加迅速的纠正化疗相关性贫血,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可选药物之一。
董涵之彭志强郝晶王美鑑余婷
关键词:化疗贫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