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慧琴

作品数:18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叶螨
  • 3篇钝绥螨
  • 3篇生物防治
  • 3篇湿地
  • 3篇朱砂叶螨
  • 3篇物防
  • 3篇昆虫
  • 2篇入侵
  • 2篇生物学
  • 2篇群落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蜱螨
  • 2篇利它素
  • 2篇九段沙
  • 2篇昆虫群
  • 2篇昆虫群落
  • 2篇互花米草
  • 2篇黄瓜
  • 2篇黄瓜钝绥螨

机构

  • 16篇复旦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苏出入境检...
  • 1篇甘肃省草原生...

作者

  • 18篇董慧琴
  • 5篇杨琰云
  • 4篇吴千红
  • 3篇刁兆彦
  • 3篇梁来荣
  • 3篇李博
  • 2篇屈云芳
  • 2篇彭筱葳
  • 2篇潘晓云
  • 2篇高慧
  • 1篇李宁
  • 1篇王国强
  • 1篇王晓娟
  • 1篇经佐琴
  • 1篇马磊
  • 1篇傅大煦
  • 1篇屈铭志
  • 1篇董欣然
  • 1篇蒋德安
  • 1篇孙艳

传媒

  • 5篇复旦学报(自...
  • 5篇蛛形学报
  • 2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8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以叶螨为食的黄瓜钝绥螨发育速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观察了在 15 ,2 0 ,2 3,2 5 ,2 8,30 ,32 ,35℃ 8组温度下黄瓜钝绥螨从卵到成虫的各虫态生长发育状况 .应用王如松等模型拟合各虫态的发育速率和温度的关系 .得到黄瓜钝绥螨卵、第一若螨及整个世代的最低临界、最适和最高临界发育温度分别为 10 .0 0 ,2 4 .98,35 .96℃ ;10 .0 0 ,2 4 .83,34.75℃和 10 .0 0 ,2 4 .97,34.
李宁李斌屈云芳李佳敏董慧琴吴千红杨琰云
关键词:黄瓜钝绥螨温度发育速率
让学生成为实验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被引量:6
2010年
动物学实验以往教学模式通常关注教材内容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作者所介绍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为突破点,增强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从实验教学理念、授课模式及考核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重构和创新尝试,让学生成为实验课中的主角,推动授课内容的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屈铭志吴纪华董慧琴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能动性教学模式
黄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发育历期与温度的关系被引量:7
2001年
黄瓜钝绥螨在 20,23,25,28,30,32℃温度梯度下,发育历期从 8.8d到 4.3 d,随温度上升而变短,与其呈双曲线型相关.雌性与雄性间发育各期均无显著性差异.黄瓜钝绥螨的卵孵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6℃,有效积温38.0日度.成螨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8℃,发育的有效积温为97.5日度.
经佐琴杨琰云李新义屈云芳董慧琴吴千红
关键词:黄瓜钝绥螨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发育期生物防治
叶螨线粒体COI基因中央区段的PCR扩增被引量:5
1998年
根据二点叶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对叶螨科不同种属的线粒体COI基因中央区段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该对引物能成功扩增叶螨科7属9种叶螨的约340 bp的同源片段。由于叶螨DNA序列资料非常有限,扩大引物的使用范围成为快速获得特定基因序列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使根据叶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信息探索其系统演化成为可能。另外,还对模板DNA分离方法进行了优化。
刘天祥刁兆彦董慧琴
关键词:叶螨PCRCOI基因
朱砂叶螨利它素对拟长毛钝绥螨定位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1995年
以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tabarinus (Boisduval)的自然群体,通过嗅觉仪对拟毛钝绥螨Amblyseius pseudolongispinosus Xin, Liang et Ke的搜索定位能力进行测试,发现拟长毛钝绥螨的雌成螨对叶螨的自然群体和雌成螨有最强的定位反应,对从自然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卵、若螨、丝网和排泄物有明显的反应,而对幼螨、雄螨及去螨叶片则无反应。同时表明叶螨的雌成螨是利它素的主要来源。利它素主要存在于除幼螨以外的自然群体中。
杨琰云董慧琴梁来荣
关键词:朱砂叶螨利它素
有效抽提乙醇中螨标本的核DNA
1998年
对如何有效地从乙醇保存的叶螨中抽提核基因组DNA作了探讨。70%乙醇保存的叶螨标本,经过干燥,TEN洗涤,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2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等步骤,得到叶螨核基因组DNA沉淀,再用TE或无菌水溶解后,以其为模板,进行随机引物PCR扩增。结果显示.该方法抽提的DNA无Taq酶抑制物,且其纯度达到进行PCR反应对模板要求的程度。这为采用AP-PCR技术研究螨的系统分类提供了便利。
董慧琴刁兆彦杨琰云陈燃
关键词:叶螨DNA抽提AP-PCR
湿地草本植物冠层昆虫群落的中性理论验证
2009年
生物多样性中性理论(Unified Neutral Theory of Biodiversity)对群落中物种共存机制和多度分布提出不同于传统生态位理论的另一种解释:由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物种构成的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个体间在生态学上是等价的;物种多度的分布主要决定于随机过程,如物种灭绝和物种迁入/新物种分化之间的动态平衡。对于中性理论模型是否可以准确预测物种多度分布一直存在不小的争论。本文对生长在天目山地区的湿地草本植物冠层的昆虫群落进行取样调查,分别采用中性理论模型和对数正态模型预测昆虫多度分布。采用置信区间、拟合优度检验和卡方检验等方法验证中性理论的预测。中性模型拟合的基本多样性指数θ=5.89,迁移率m=0.208 8。实测物种多度数据全部落入中性模型预测的95%置信区间内,说明中性模型预测的多度分布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Pearson相关性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和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中性最优拟合曲线(200次中性模型模拟的平均值)的拟合优度与对数正态模型很接近,但中性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只在4%~14%的情况下(中性模型模拟200次)优于对数正态模型。因此,中性理论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天目山湿地草本植物冠层中的昆虫群落的多度分布情况,但其拟合优度并不优于对数正态模型。
张弘董欣然童盟孙旸董慧琴潘晓云
关键词:昆虫群落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及毒杀作用被引量:32
2004年
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L .)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害虫 ,其抗药性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而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农药成为了国内外农药开发的主流 .报道了从废弃的银杏 (GinkgobilobaL .)外种皮中分离到的银杏酚酸对小菜蛾的拒食和毒杀作用 .实验采用皂化和酯化反应及柱层析方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获得银杏酚酸 ,并对 1~ 3龄小菜蛾幼虫进行生物测定 .生测结果表明银杏酚酸对小菜蛾有较好的拒食和毒杀作用 .当处理的质量浓度为 6 .2 5mg/L时 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在 2 4 ,4 8h后分别达到 77.8% ,94 .7%以上 .处理时间达到 4 8h时 ,1~ 2龄幼虫的LC50 为 1.31mg/L ,3龄幼虫的LC50 为 6 .0 7mg/L .这表明了银杏外种皮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将为今后新型植物农药的开发和银杏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
郭春霞傅大煦周铜水李博董慧琴
关键词:银杏外种皮小菜蛾拒食作用毒杀作用
上海市凤眼莲种群的时空分布及控制对策被引量:12
2005年
凤眼莲是上海市水体中危害最严重的入侵种之一.本研究调查了上海市及所辖各区县凤眼莲种群的分布现状,结果表明,凤眼莲在各区县水体中分布不均,以与江、浙两省相接的区县危害最严重.河道内其它水生植物的分布是凤眼莲固着生长的主要机制,这些植物主要为:喜旱莲子草、菰、芦苇、牛筋草、千金子等.凤眼莲的种群爆发规律:每年3~5月为萌芽阶段,7月下旬为爆发起始时期,8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为爆发的高峰期,12月下旬开始枯萎死亡,但其腋芽能够存活越冬,是来年爆发的种源.上游漂移而来的凤眼莲是种群爆发的另一因素.有鉴于此,提出其控制措施:①最佳打捞季节为12月~翌年6月,以去除种源为目标;②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协调合作;③开展生物防治的研究;④清理河道内及堤岸上的水生杂草.以上措施的综合施用是控制上海市凤眼莲的有力保障.
金王晓娟高雷董慧琴李博
关键词:凤眼莲种群生物防治
8种植物提取物对2种不同品系淡色库蚊的敏感性研究(英文)
2009年
目的研究开发有效的天然植物杀虫剂。方法按照WHO推荐的蚊幼虫敏感性测定方法,用8种植物的叶、茎、果和皮等提取物,对野生和敏感2个品系淡色库蚊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银杏外果皮提取物对淡色库蚊2个品系杀虫效果最强,其次为三尖杉和水杉,其他5种植物(重阳木、乌桕、香椿、杜仲和山茱萸)杀虫效果较弱。随后用银杏外果皮提取物对淡色库蚊卵、幼虫、蛹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Ⅰ龄幼虫最敏感,其次为Ⅱ龄、Ⅲ龄和Ⅳ龄幼虫。银杏外果皮提取物对敏感品系Ⅰ龄、Ⅱ龄、Ⅲ龄和Ⅳ龄的LC50分别为2.52、8.62、3.3和18.6mg/L;对野生品系Ⅰ龄、Ⅱ龄、Ⅲ龄和Ⅳ龄的LC50分别为7.4、15.2、19.2和25.0mg/L,明显高于敏感品系。银杏外果皮提取物在5~100mg/L浓度范围内不影响卵的孵化,在100mg/L以上时,影响蛹的羽化。结论8种植物提取物对淡色库蚊的敏感性各不相同,银杏外果皮提取物有明显的杀幼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孙立新丁永健马磊孙艳董慧琴朱昌亮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淡色库蚊毒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