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统筹训练资源建立联合训练机制——南京军区在改革创新中提高民兵军事训练质量的做法
- 2006年
- 近年来,南京军区针对当前民兵训练中存在的训练资源利用率低、训练层次不高、训练内容针对性不强、训练方法手段陈旧、组训力量薄弱、训练保障滞后等制约民兵战斗力生成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手段,充分发挥省军区系统和现役部队人才、装备、场地、设施等训练资源优势.突出重点,立足急需,借才施教,借装施训,大力推进民兵军事训练改革,全面提高了民兵参战支前能力,实现了民兵军事训练跨跃式发展。
- 葛永宏王培安沈厚华
- 关键词:军事训练质量民兵训练训练方法手段统筹
- 对加强和改进民兵军事训练工作的几点认识
- 2005年
- 葛永宏周家琦
- 关键词:军事训练军事战略方针实战运用民兵训练武装力量军兵种
- 对加强体系动员能力建设的宏观思考
- 2010年
-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必须遵循体系建设规律,立足我军实际,搞好科学统筹,加强基础性关键性建设,走开从系统到要素再到系统的路子。国防动员作为保障打赢的重要制胜因素,必须积极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需要,着眼体系对抗和体系功能发挥,由传统的以谋求单元要素优势为主向以谋求动员体系整体优势为主转变,大力加强体系动员能力建设。
- 葛永宏
- 关键词:国防动员作战能力军事斗争准备体系作战制胜因素
- 大力加强派遣军官队伍建设
- 2006年
- 葛永宏周晓东
- 关键词:学生军训军官军队院校理论课教学政治思想
- 深化调整改革 推动民兵建设转型发展
- 2011年
- 新形势下,民兵建设必须立足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围绕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需求,深化调整改革,推动转型发展。优化结构,提高民兵组织建设质量。信息化条件下民兵建设,应改变为现役部队提供候补梯队的"复制式"建设思路,挖掘民强军弱资源,对作战体系实行结构性补充,固强补弱、拉长短板。
- 葛永宏
- 关键词:民兵建设经济社会环境
- 积极组织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 2012年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当前,我国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面临复杂形势。民兵预备役人员具有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功能定位和能力优势,要积极动员组织使用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构建平安、和谐、向上的新型社会体系做贡献。(一)不断完善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体制机制。坚持党管武装,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事业长远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指导,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将民兵预备役组织纳入社会管理格局和力量构成之中。
- 葛永宏
- 关键词:民兵预备役人员社会管理创新动员组织执政地位安居乐业
- 加强国防动员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2013年
-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文化建设已成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助推器"。国防动员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理清国防动员文化建设的思路,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总体布局相承接、与强军目标对国防动员的总体要求相适应、与国防动员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相匹配的国防动员文化,加速推进国防动员转型发展。
- 葛永宏
- 关键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防动员先进军事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助推器
- 深化征兵工作改革 推进征集对象主体向应届大学毕业生转变
- 2009年
- 胡锦涛主席指出:深化对现行征兵制度、干部转业安置制度和士兵退伍安置制度的改革,是关系到军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拓宽工作思路。
- 葛永宏
- 关键词:应届大学毕业生士兵高中毕业生义务兵征兵工作
- 关于人武部建设的来稿摘编(5则)
- 2003年
- 人武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与低,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人武干部的自身素质。 一、引进人才,提升人武干部素质起点。绝大多数人武部自身不生长干部,人武部的干部都是由其他单位交流过来的。为了提升人武干部素质起点,必须抓住干部交流这个环节。
- 李国林孙启印陈晓东李峰葛永宏周晓东刘万军杨雁雄
- 关键词:民兵工作武装部国防后备力量组织指挥预备役
- 关于《民兵法》法律责任规定的几点建议
- 2003年
- 按照总部有关部门要求,本刊自今年第2期开办了“我为《民兵法》献一计”专栏,所登稿件受到了总部有关部门领导的表扬和肯定,该专栏也逐步被广大读者接受和重视。但是,目前来稿主要是专家学者所写,希望省军区系统的广大人武、专武和民兵干部赶快拿起笔来,结合您们的亲身工作实践,把您们的建议和想法写出来,为《民兵法》的制定和出台献计献策。
- 葛永宏王培安
- 关键词:《民兵法》法律责任执法主体行为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