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江玮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军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篇合金
  • 6篇机械合金化
  • 6篇合金化
  • 4篇XAFS
  • 4篇CU
  • 3篇霍尔传感器
  • 3篇感器
  • 3篇XAFS研究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硼合金
  • 2篇温度补偿
  • 2篇晶态
  • 2篇非晶
  • 2篇非晶态
  • 2篇非晶态合金
  • 2篇SI
  • 2篇SIO
  • 2篇FE
  • 2篇X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7篇军械工程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海大学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作者

  • 19篇范江玮
  • 8篇韦世强
  • 8篇王锋
  • 7篇刘文汉
  • 7篇刘美全
  • 5篇孙钦蕾
  • 4篇闫文胜
  • 3篇姜政
  • 3篇杨宏伟
  • 3篇钟文杰
  • 3篇张新夷
  • 2篇闫文盛
  • 2篇陈栋梁
  • 2篇孙治湖
  • 2篇韩小刚
  • 2篇贺博
  • 2篇卞清
  • 2篇李玉芝
  • 1篇殷士龙
  • 1篇盛斌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3篇北京同步辐射...
  • 3篇电子设计工程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电子测试
  • 1篇河北工业科技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测试技术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5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模型计算椭偏法测量的SiO_2/Si超薄膜厚度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不同的光学模型对厚度为6 nm,密度为2.2 g/cm3的理想SiO2薄膜理论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薄膜厚度的计算结果随所采取的薄膜密度变化的规律:选用更大的薄膜密度值进行拟合计算会得到更小的厚度结果,其趋势近似线性.参考GIXRR方法测量得到的薄膜物理结构的结果,给出了优化的拟合计算模型(薄膜密度为2.4 g/cm3、表面粗糙度为0.4 nm、界面粗糙度为0.3 nm),对于热氧化法制备的厚度小于10 nm的SiO2超薄膜,使用此模型进行拟合计算,可以得到比常规模型更为准确的厚度结果.采用优化的模型拟合了期望厚度为2,4,6,8,10 nm的SiO2超薄膜的SE实验曲线,得到的厚度结果分别为2.61,4.07,6.02,7.41,9.43 nm,与传统模型计算结果相比,分别降低了13.8%,10.3%,8.1%,7.3%和6.6%.
范江玮王锋孙钦蕾韩小刚
关键词:椭偏法
退火诱导亚稳态Fe_(80)Cu_(20)合金固溶体的结构相变被引量:4
2005年
利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机械合金化制备的体心立方(bcc)的亚稳态Fe80Cu20合金固溶体的结构随退火温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300—873K温度范围内,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bcc结构物相的晶格常数近于线性降低,这主要是由于Cu原子从bcc结构Fe80Cu20合金固溶体中逐渐偏析出来,生成面心立方(fcc)结构的Cu物相所致.经603K退火后,Cu原子的平均键长RCu—Cu增加了0.003nm左右,大约有50%的Cu原子从bcc结构的Fe80Cu20合金固溶体中偏析出来.在773K退火后,bcc结构Fe80Cu20合金固溶体近于完全相分离,生成了bcc结构的α-Fe与fcc结构的Cu物相.
闫文盛殷世龙范江玮李玉芝刘文汉郝绿原潘志云韦世强
关键词: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射线衍射机械合金化
借助Matlab GUI/SQL Server开发的实验室数据集管理软件
2015年
在分析了现代实验室数据管理特点的基础上,以Matlab作为开发平台,利用Matlab GUI/SQL Server技术开发了实验室数据集管理软件。软件由实验列表、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实验描述、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等几个单元模块组成,具有实验信息记录、实验参数选择、实验结果录入、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生成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软件实用性强,有效减轻了实验管理者的工作量,易于安全便捷的处理实验数据,实现了实验室数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孙钦蕾李爱华范江玮韩小刚
关键词:GUISQLSERVER数据采集与分析
高温原位XAFS研究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结构
2002年
原位XAFS方法研究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在78K至573K温度范围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78K时,NiB样品的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和强度分别为2.06A、396.4,其强度只有Ni箔第一配位峰强度的25%左右;300K时,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和强度分别2.08A、255.9;573K时,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和强度分别为1.87A、155.4。温度从78K升至300K,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变化不大,但峰强度降低35%左右:温度继续升至573K时,峰的位置较78K的向小的方向移动0.20A,并且强度降低了60%。这表明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NiB纳米非晶态合金中Ni原子周围的热无序度显著增加。
韦世强刘文汉闫文胜孙治湖范江玮杨宏伟姜政钟文杰陈栋梁谢治贺博盛斌李征蒋黎陈欧
关键词:温度
电磁导波能量压缩式脉冲激励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电磁导波检测技术因其非接触耦合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金属管道的损伤检测,但较低的激发效率却导致电磁导波信号能量传递范围有限,限制了其在长管道和结构复杂管道方面的应用。为提高电磁导波换能效率,本文摒弃了脉冲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相组合的激励源结构,提出了一种以能量压缩原理为核心的脉冲激发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上压缩存储于电容中的能量来提高激发信号强度,并确定了脉冲形成回路参数的选取规则。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增加电磁导波激发信号幅值。
孙钦蕾刘美全王锋范江玮
钢管无损检测中的磁致伸缩导波技术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磁致伸缩导波技术对输气和输液钢管缺陷的无损检测能力,基于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技术,设计了磁致伸缩导波检测装置。在同一频率下分别对4根充气和充液管道不同位置的已知缺陷进行导波无损检测试验,其方法是主机产生特定大功率信号,输入到激励传感器,磁致伸缩效应在管道中产生导波,对采集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判断管道已知的焊缝及法兰有无及位置。试验结果验证了磁致伸缩导波技术对输气和输液管道无损检测的可行性,证明了该技术能够较好地检测到充气直管焊缝、法兰及支撑结构等管道突变缺陷及位置,但较难应用于弯管的检测,充液管道能够被检出缺陷,但较输气管道的衰减大,检测距离将大幅衰减。
孙钦蕾李爱华范江玮刘美全
关键词: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20号钢无损检测
机械合金化Fe_(100-x)Cu_x体系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XAFS)方法研究机械合金化制备的Fe10 0 -xCux(x =0 ,10 ,2 0 ,40 ,6 0 ,70 ,80 ,10 0 ,x为原子百分比 )合金中Fe和Cu原子的局域环境结构 .对于Fe10 0 -xCux(x≥ 40 )二元混合物 ,球磨 16 0h后 ,Fe原子的近邻配位结构从bcc转变为fcc,但Cu原子的近邻结构保持其fcc不变 .与之相反 ,在Fe80 Cu2 0 和Fe90 Cu10 (x≤ 2 0 )合金中 ,Fe原子的近邻配位保持其bcc结构而Cu原子的近邻配位结构从fcc转变为bcc结构 .XAFS结果还表明 ,fcc结构的Fe10 0 -xCux 样品中Fe的无序因子σ(0 0 0 99nm)比bcc结构的Fe10 0 -xCux 中的σ(0 0 0 81nm)大得多 ;并且在机械合金化Fe10 0 -xCux(x≥ 40 )样品中Fe原子的σ(0 0 0 99nm)比其Cu原子的σ(0 0 0 89nm)大 .这表明机械合金化Fe10 0 -xCux 样品中Fe和Cu原子可以有相同的局域结构环境但不是均匀的过饱和固溶体 ,而是由Fe富集区和Cu富集区组成的合金 .我们提出互扩散和诱导相变机理来解释在球磨过程中Fe10 0 -xCux
闫文胜范江玮李玉芝崔宏滨刘文汉张新夷韦世强
关键词:XAFS机械合金化局域结构
脉冲磁场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探究被引量:3
2014年
脉冲磁场信号上升沿陡峭,可以从μs级到ns级,信号幅值较大,时间持续较短。通过传导、辐射等方式对周围环境中的设备形成剧烈的干扰。这种瞬态脉冲磁场在空间各点的磁场强度随位置的变化而急剧变化,采用小的探头对其进行测量,才能分辨场强在空间分布的细微变化,本文分析了小线圈测量方法的原理,设计了测试线圈,并对影响传感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类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王锋刘美全范江玮
关键词:脉冲磁场线圈磁场测量
XAFS和XRD研究高能球磨对Fe_(70)Cu_(30)合金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XRD和XAFS方法研究机械合金化Fe70 Cu30 二元金属合金随球磨时间的结构变化 .XRD结果表明 ,球磨 2h后 ,部分金属Fe与Cu生成Fe Cu合金 ;球磨 2 0h后 ,金属Fe与Cu已完全合金化生成Fe -Cu合金 ,并只在 2θ =4 4°处出现一个宽化的弱衍射峰 ,认为是在球磨 2 0h后的Fe70 Cu30 合金中共存着fcc和bcc结构的Fe -Cu合金相 .XAFS结果进一步表明 ,在球磨的初始阶段 (2h) ,fcc结构的Cu颗粒的晶格产生较大的畸变 ,其无序度σ(σ =σT+σS)为 0 0 190nm .球磨 5h后 ,部分fcc结构的Cu原子进入了无序度相对较小的bcc结构的α -Fe相 ,导致Cu原子的平均无序度σ降为 0 0 10 8nm .球磨 10h后 ,样品中很大比例的Fe原子处于fcc结构的Fe -Cu合金相 ,其无序度为σ =0 0 119nm ;而大部分Cu原子依然保持fcc结构 ,无序度为σ =0 0 110nm .这是由于扩散到bcc结构α -Fe相的Cu原子超过某一浓度后 (约 30 %— 4 0 % ) ,Cu原子能诱导其产生fcc结构相变所致 .球磨时间增加到 2 0h ,样品中Cu原子和Fe原子在fcc和bcc相的比例与球磨 10h基本相同 ,生成的Fe -Cu合金混合相的组成和结构分别近似于bcc结构的Fe80 Cu2 0 和fcc结构的Fe6 0 Cu4 0 .
范江玮卞清殷士龙闫文盛刘文汉韦世强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合金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
研究生项目式培养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将研究生培养与科研项目开展相结合,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研究,融入科研项目研究,以提高研究生素质能力为核心,明确技术需求,合理控制时间节点,严格过程和成果管理,由项目的进展牵引课题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责任感和钻研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王锋范江玮刘美全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