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松青

作品数:119 被引量:46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主题

  • 36篇基因
  • 31篇细胞
  • 30篇鼻咽
  • 29篇鼻咽癌
  • 28篇肿瘤
  • 24篇蛋白
  • 21篇预后
  • 16篇非编码
  • 16篇癌组织
  • 15篇原位
  • 15篇微阵列
  • 14篇长链
  • 13篇原位杂交
  • 13篇免疫
  • 12篇组织微阵列
  • 12篇腺癌
  • 11篇分子
  • 11篇癌细胞
  • 10篇低表达
  • 8篇细胞系

机构

  • 73篇中南大学
  • 60篇中南大学湘雅...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 7篇长治医学院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作者

  • 119篇范松青
  • 62篇李桂源
  • 49篇熊炜
  • 47篇李小玲
  • 44篇曾朝阳
  • 37篇张文玲
  • 32篇石磊
  • 28篇周鸣
  • 25篇李夏雨
  • 17篇龚朝建
  • 17篇向波
  • 16篇周艳宏
  • 11篇沈守荣
  • 11篇孛昊
  • 10篇魏启幼
  • 9篇肖炳燚
  • 9篇李伟芳
  • 9篇黄东海
  • 9篇谭琛
  • 9篇熊芳

传媒

  • 12篇生物化学与生...
  • 12篇中南大学学报...
  • 8篇诊断病理学杂...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4篇癌症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国际病理科学...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遗传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2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泡蛋白沉积症所致铺路石征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所致铺路石征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理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24例患者的CT和病理表现,所有患者均行64层肺部CT。结果:特征性CT表现:CT影像上所有24例均可见铺路石征;23例铺路石征的部分边缘以光滑条状影为界、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条状影与周围血管相连、逐渐分支交织成不同大小的网状影。光学显微镜下:17例可见血管扩张、充血。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所致铺路石征常常有清楚的边缘、形成光滑的网状影,主要是由于肺泡、腺泡、小叶间的血管扩张所致,对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较有特异性。
罗建光杨东益周顺科肖恩华陈平范松青刘军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病理学CT
RNA稳定剂在显微切割抽提组织总RNA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范松青罗鑫刘淑华
关键词:显微切割抽提技术总RNA基因芯片肿瘤组织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靶标的研究进展
2014年
三阴性乳腺癌对激素和HER-2靶向治疗均无应答,已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一大挑战,迫切需要寻找对其治疗有效应答的新的分子靶标。本文综述三阴性乳腺癌分子靶标及其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罗佳娣范松青
关键词:分子标志物靶向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多基因遗传性肿瘤不同阶段转录组学调控规律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7
2011年
"多基因遗传性肿瘤不同阶段的转录组学调控规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的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研究团队以肿瘤基因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肿瘤转录组学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对鼻咽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脑胶质瘤4种多基因遗传性肿瘤的转录组信息及变化规律、抑瘤/易感基因的筛选鉴定、表观遗传学及miRNA调控的作用机制、转录调控相关的特定基因簇/蛋白质群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比较和关联4个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分别发现SPLUNC1,LTF,BRD7,NOR1,BRCA1/2,PALB2,AF1Q,SOX17,NGX6,SOX7和LRRC4等基因在肿瘤始动和侵袭阶段发挥的关键转录调控作用。相继阐明了以miR-141为中心的"SPLUNC1-miR-141-靶基因"的鼻咽癌基因信号调控网络;以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为靶点的"miR-193b-uPA"的乳腺癌基因交互调控通路;以LRRC4为节点的"miR-381-LRRC4-MEK/ERK/AKT"的胶质瘤基因调控通路以及受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NGX6调控的miRNA及其靶基因群网络。结果表明多基因遗传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分子的变化将导致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调控网络的严重障碍,说明多基因肿瘤在发病学上可能是一类"基因信号转导与基因调控网络障碍性疾病"。这些结果和理论为揭示多基因遗传性肿瘤不同阶段发病过程的转录组学规律及其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李夏雨沈守荣武明花李小玲熊炜卢建红周鸣马健向娟娟曾朝阳向波周艳宏肖岚周厚德范松青李桂源
关键词:多基因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MIRNA转录调控
鼻咽癌组织库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被引量:6
2010年
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南方,是一种相对独特的肿瘤。研究显示,不同地区鼻咽癌的遗传和发病机制各不相同。要研究和探讨鼻咽癌的发病及遗传机制、筛选其早期诊断或预后相关的标志物、探寻其个体化治疗方案等,必须有充足的、合格的组织样本及其完整的临床资料;
黄东海章华范松青李翔邱元正张欣赵素萍田勇泉
关键词:鼻咽癌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库个体化治疗方案发病机制预后相关
Cx26基因重表达抑制人鼻咽癌细胞系HNE1的恶性增殖被引量:2
2003年
间隙连接蛋白 (Cx)基因在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分化以及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肿瘤发生与Cx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肿瘤细胞常存在Cx基因表达下调或缺失 .将人Cx2 6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 ,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采用脂质体转染 ,将重组表达载体pcDNA3 1(+) Cx2 6转入鼻咽癌细胞系HNE1,使Cx2 6基因在HNE1中重表达 ,探讨Cx2 6基因对鼻咽癌细胞系HNE1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Cx2 6基因的重表达 ,抑制HNE1细胞生长 ,细胞周期阻滞于G0 G1期 ,HNE1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下降 ,裸鼠致瘤能力减弱 .
向秋范松青李小玲李江王晓艳李桂源
关键词:鼻咽癌恶性增殖
检测口腔肿瘤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72表达量的试剂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口腔肿瘤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72表达量的试剂的应用,即用于制备口腔肿瘤患者的预后制剂,特别是制备出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法预测口腔肿瘤患者预后的试剂盒。通过研究证实LncRNA LINC0...
郭灿熊炜李桂源曾朝阳李小玲熊芳龚朝建张姗姗喻建军范松青石磊王裕民
利用动态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技术进行单核苷酸多态高通量分型被引量:18
2002年
动态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 (dynamicallele specifichybridization ,DASH)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单核苷酸多态(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等位基因分型技术 ,具有快速、经济、准确、高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 .利用DASH技术 ,对 96份正常人外周血DNA样品成功地进行了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分型 ,并摸索实验条件 。
曾朝阳熊炜沈守荣朱诗国李小玲李伟芳李江周鸣范松青马健周洁肖炳燚贺林李桂源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基因分型
人乳转铁蛋白及其检测试剂盒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人乳转铁蛋白LTF及其ELISA检测试剂盒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研究证实人乳转铁蛋白LTF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特异表达下调,从而提出乳转铁蛋白LTF用于鼻咽癌诊断、筛查和患病风险预测的用途。并制备出抗...
李桂源熊炜曾朝阳周艳宏张文玲李小玲周厚德范松青肖岚周鸣沈守荣
文献传递
新型脑组织特异性基因LRRC4的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LRRC4基因的抑瘤作用,探讨LRRC4基因对U251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影响。方法将转染LRRC4基因的U251细胞、转染空白载体PcDNA3.1(+)的U251细胞和阴性对照的U251细胞分别进行HE染色、DNA染色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染色,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分别进行平面形态参数、DNA含量、DNA倍体、细胞周期和AgNORs定量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转染LRRC4基因U251细胞的面积为(100.6±7.6)μm2,周长为(42.4±2.0)μm,细胞直径为(9.0±1.2)μm,平均DNA含量为(46.8±8.7)pg,AgNORs平均颗粒数为(1.2±0.4)个,AgNORs平均面积为(16.9±2.0)μm2,均显著低于转染空白载体和阴性对照细胞,DNA异倍体也显著低于转染空白载体和阴性对照细胞。转染LRRC4基因的U251细胞的G0/G1期百分比明显增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转染LRRC4基因的U251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转染空白载体和阴性对照细胞(P<0.01)。结论LRRC4基因通过抑制细胞的DNA复制,减少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停滞于G0/G1期,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进而发挥抑瘤功能。形态定量检测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检测、MTT检测等实验,能更加全面地阐明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范松青王洁如黄河熊炜肖炳燚欧阳珏曹莉谭琛李桂源
关键词:U251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抑瘤作用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