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亮
- 作品数:19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地孕酮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甲地孕酮对晚期肺癌患者化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对症治疗)和甲地孕酮组(除化疗、对症治疗外加用甲地孕酮),分别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食欲、体重、体能状态、血常规及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统计病例数并分析。结果:甲地孕酮组较对照组患者食欲和体重增加,骨髓抑制减少,体能状态好转,血清白蛋白升高。结论:甲地孕酮可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 范家亮
- 关键词:甲地孕酮晚期肺癌化疗
- 肺康复治疗联合尼达尼布+醋酸泼尼松片应用于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研究分析间质性肺炎使用肺康复治疗联合尼达尼布+醋酸泼尼松片做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4年1月-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间质性肺炎80例为对象,分组使用随机数字表形式,对照组采取尼达尼布+醋酸泼尼松片,观察组使用肺康复治疗联合尼达尼布+醋酸泼尼松片,实施疗效分析。结果 肺功能指标相比,两组采取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有良好恢复(P<0.05),呼吸困难程度评测得分提示,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呼吸困难缓解情况更为显著(P<0.05),运动耐力情况予以评测,指标数据显示两组间观察组运动耐力提高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测分值汇总后两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良好(P<0.05)。结论 间质性肺炎患者就诊,应用肺康复治疗联合尼达尼布+醋酸泼尼松片为患者实施治疗,治疗的开展能够切实改善其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且利于提高其运动耐力、生活质量。
- 范家亮邹小凡袁水生邓祯周群
- 关键词:肺康复治疗醋酸泼尼松片间质性肺炎
- 超短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地探讨超短波联合常规治疗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超短波辅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共50例,超短波辅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其临床症状、肺部啰音吸收情况、肺通气功能指标中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超短波辅助治疗组其咳嗽、痰液性状、痰量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显效好转率显著提高(P<0.05),FVC%pred、FEV1%pred明显升高(P<0.05)。结论超短波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减轻气道炎症、提高肺通气功能、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和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预后。
- 邹小凡肖清萍范家亮吴志刚
- 关键词:超短波COPD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动态变化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甲状腺激素变化。方法: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于入院时及病情稳定后2周分别抽血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T_3、FT_3及T_4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经治疗病情缓解稳定后上述三个指标明显上升。结论:动态观察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病人的病情判断及预合有一定临床价值。
- 张闽红范家亮
-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甲状腺激素
- 止鼾汤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3例被引量:3
- 2010年
- 周宏胜范家亮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 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5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组(治疗组),对照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治疗组行胸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并每日尿激酶胸腔冲洗。比较两组病人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胸膜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出现机会及治疗3个月后胸膜厚度。结果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6.5±2.3)d,住院时间(11.8±5.2)d,没有病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1.8±0.7)mm;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11.4±5.1)d,住院时间(15.2±6.9)d,8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4.2±1.2)mm。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以加快胸水消失,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预防胸膜增厚粘连,改善患者预后。
- 范家亮邹小凡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闭式引流尿激酶
- 无痛胸腔穿刺及胸腔置管的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无痛胸腔穿刺及胸腔置管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的胸腔积液患者65例。50例实施常规胸腔穿刺或胸腔置管。为常规治疗组。15例实施无痛胸腔穿刺或胸腔置管,为无痛治疗组。计算两组在操作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A比率)。部分患者因发生不良反应而表示不愿意接受再次操作,计算不愿意接受再次操作的患者例数与总例数比率(B比率),比较两组间A比率及B比率。结果常规治疗组A比率为32%,B比率为30%;无痛治疗组A比率为0,B比率为0(P均〈0.05)。结论无痛胸腔穿刺及胸腔置管切实可行、安全。
- 鲁小民巫水生罗家华范家亮袁水生汪雨珠
- 关键词:胸腔穿刺胸腔置管
- 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优点。方法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入点建立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法。比较58例序贯组和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1 w以内再插管率、ICU(R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序贯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再插管率,ICU(RICU)入住时间、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序贯组治疗前后动脉血pH、PaO2均明显提高,PaCO2则显著降低(P<0.01),序贯组无创通气治疗后的pH、PaO2、PaCO2、心率、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较常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
- 周宏胜范家亮
- 关键词: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肺心病肺部感染控制窗
- 不同年龄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烟后肺功能变化的比较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戒烟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其中18~38岁为青年组,>38~59岁为中年组,>59岁为老年组,每组各20例。均予戒烟干预,比较三组戒烟前后肺功能[慢呼肺活量(S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及1秒率(FEV1/FVC%)]、生活质量(NHP评分)。结果戒烟后12个月,三组的SVC、FVC%Pred、FEV1%Pred、FEV1/FVC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戒烟前,且青年组SVC、FVC%Pred、FEV1%Pred、FEV1/FVC高于中年组、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NHP评分高于中年组、老年组,中年组NHP评分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烟干预对不同年龄段COPD患者均有一定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在疾病预防控制中有重要作用;同时提倡患者早期戒烟,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 刘荆湖袁水生胡平生邹小凡范家亮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戒烟肺功能
-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脾脓肿1例
- 2002年
- 范家亮
-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脾脓肿术后并发症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