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3篇血流
  • 3篇超声
  • 2篇动脉
  • 2篇多普勒血流
  • 2篇血管疾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显像
  • 2篇静脉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彩色多普勒血...
  • 1篇动静脉
  • 1篇动脉弹性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显...
  • 1篇多普勒血流显...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横纹肌瘤

机构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苏庆华
  • 3篇蔡爱露
  • 2篇杨向红
  • 2篇田保玲
  • 2篇高树熹
  • 2篇李婷
  • 2篇郭亚军
  • 2篇高霭峰
  • 1篇徐灿
  • 1篇丛杰
  • 1篇韩冰
  • 1篇李云
  • 1篇李心瑶
  • 1篇白玉作
  • 1篇李晶
  • 1篇权重禄
  • 1篇刘鑫
  • 1篇史铁梅
  • 1篇张颖
  • 1篇郭启勇

传媒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诊断睾丸损伤类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图像上睾丸损伤的影像学表现类型,从而对睾丸损伤程度做出准确判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外伤性睾丸疾病患者31例,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诊断,根据睾丸白膜回声是否连续、内部回声有无改变、彩色血流的分布以及睾丸鞘膜腔内有无积液加以分类,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1例受损伤的睾丸中,破裂型9例(29%),睾丸血肿型8例(26%),睾丸挫伤型11例(36%)。此外,尚发现3例特殊类型的睾丸损伤,包括高回声型1例(3%),类肿瘤型1例(3%)和高血流灌注型1例(3%)。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不同程度的睾丸损伤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声像图表现;在同一类型的不同阶段图像表现也不一样;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是睾丸外伤的首选方法,而且是一种诊断符合率非常高的检查方法。
苏庆华张颖高树熹蔡爱露李心瑶
关键词:彩色超声多普勒睾丸损伤
血管回波跟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弹性的早期评价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应用血管回波跟踪技术(以下简称ET技术)早期诊断糖尿病血管弹性的改变。方法应用ET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60例正常人群(对照组)及6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患者(病变组)的股动脉近端及足背动脉进行检测,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systolic peak velocity)、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e velocity)、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β(PWVβ),并将对照组和病变组的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应用ET技术检查两组股动脉的比较发现β、Ep、AC、PWV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背动脉中仅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CDFI检查各组发现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T技术,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进行检测,为临床早期发现糖尿病血管病变提供帮助。
苏庆华蔡爱露李婷郭亚军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动脉弹性糖尿病血管病变
胎儿心脏横纹肌瘤尸检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横纹肌瘤的病理形态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法报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4例胎儿心脏横纹肌瘤尸检病例。标本采用HE染色,并行免疫组化及糖原染色。结果胎儿心脏横纹肌瘤为单发或多发肿物,界清;镜下可见典型的"蜘蛛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肌源性标记阳性,细胞增殖活性(Ki-67)阴性。结论心脏横纹肌瘤是胎儿最常见的心脏肿瘤,可单发或多发。
田保玲高霭峰苏庆华王劲欧徐灿杨向红
关键词:胎儿心脏横纹肌瘤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附14例分析)
2000年
目的:描述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 14例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患者,分析其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 14例均行超声检查, 3例行 CT检查, 11例行 MR检查。患者继往无肝炎及肝硬化史。血浆AFP水平13例(11/13)升高,1例(1/13)正常。结果:超声检查肿瘤回声不均匀,中低混合性回声为主,2例(2/14)夹杂斑片状强回声;CT平扫见边界清楚、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单发或多结节融合状,2例(2/14)可见多发斑片状钙化;MRI T1WI肿块信号低于肝实质, T2WI肿块信号高于肝实质,8例(8/14)中心部坏死长 T1长 T2信号, 6例(6/14)可见出血T1WI、T2WI高信号。结论:①初生至3岁前出现并急剧增大的肝脏肿大、右上腹包块,进行性全身衰竭者,应首先考虑肝母细胞瘤的可能;②肝母细胞瘤AFP测定常明显增高;③肿块内斑片状钙化对于肝母细胞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刘鑫郭启勇苏庆华白玉作李云
关键词:肝细胞
灰阶血流显像技术在诊断周围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应用灰阶血流显像(B-flow)技术检查周围静脉瓣膜病和周围血管血栓性疾病,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患者,共144条血管使用B-flow、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方法检查,观察其血流状态、管壁及管腔情况、瓣膜形态、运动情况及其功能,并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直径小于0.2cm的斑块的检出情况如下:B-flow为35例,CDFI为14例,经χ2检验P<0.01。在瓣膜功能不全组中,B-flow图像可直观看到5种不同情况,在CDFI中则不易清晰直观地看到。在复杂血流组中,B-flow图像可以清晰地看到血流的方向、性质,而CDFI不能准确显示血流的运动状态。结论 B-flow在观察血管内膜早期的病变、观察静脉内瓣膜的运动、观察复杂的血流状态如涡流、射流等临床应用中,较CDFI有一定的优势。
苏庆华史铁梅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栓静脉瓣膜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弹性的早期改变
苏庆华蔡爱露郭亚军李婷
检测动静脉血流中产生的几种误差的分析
1996年
随着彩色多昔勒超声诊断仪的问世。众多的血管疾病患者有了一条迅速、准确、形象且方便的诊断途径,为临床治疗提出重要依据。但由于一系刊客观因素,如人工误差的存在,而使血流的测量值出现失真现象,有时会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等来不必要的麻烦。
权重禄苏庆华
关键词:血流静脉血超声诊断仪血管疾病测量值
多发甲状腺癌的高频超声图像分析被引量:21
2002年
李晶苏庆华高树熹
关键词:高频超声图像
乳腺肌样错构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肌样错构瘤的临床病例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5例乳腺肌样错构瘤,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追踪患者预后。结果 5例患者均为女性,肿物界清,平滑肌成分是乳腺肌样错构瘤的特征性成分,SMA和Desmin呈阳性表达。乳腺肌样错构瘤中的乳腺小叶和导管出现腺病、非典型增生的改变。术后随访3月-4年7月无复发。结论乳腺肌样错构瘤是很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是以间质出现平滑肌组织为特征的乳腺错构瘤的变异型。其中乳腺小叶和导管可出现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改变。
田保玲高霭峰杨向红苏庆华邱芳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探讨输尿管结石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术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37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按结石部位、大小、结石停留时间分类,将各类结石疗效进行比较。输尿管结石碎石次数与结石大小相关(P<0.05)。不同部位同等大小结石碎石次数无显著差异。排石效果与结石大小不相关,而与病程长短相关(P<0.05)。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首选方法,严格把握适应证可提高碎石疗效。
丛杰韩冰苏庆华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