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旭 作品数:15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厌氧活性污泥PCR-DGGE图谱的优化 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特种污泥PCR-DGGE图谱的优化一直是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中,研究厌氧硫酸盐还原污泥和反硝化污泥DNA的提取方法,应用通用引物958F/1401R扩增16S rDNA序列,探讨不同的退火温度对DGGE指纹图谱多样性影响,同时采用时间进程法对DGGE图谱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PBS洗涤污泥和超声震荡有利于硫酸盐还原污泥DNA提取;采用958F/1401R为引物时,扩增片段大约500 bp,不同的退火温度对DGGE指纹图谱的多样性影响不显著;采用时间进程法可以很好地再现不同电泳阶段对样品的分离效果,最佳变性剂梯度为40%~60%,在130 V电压下,最佳电泳时间为5 h. 魏利 马放 刘亚丽 杨远彪 王丽娜 翟旭关键词:DGGE RDNA 退火温度 活性污泥 锌降解水中亚硝基二甲胺的方法 锌降解水中亚硝基二甲胺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不能有效去除亚硝基二甲胺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向pH值为7.0、亚硝基二甲胺初始浓度为100μg·L<Sup>-1</Sup>~3.7mg·L<S... 陈忠林 韩莹 杨磊 沈吉敏 刘玥 翟旭选择性催化还原去除NOx的新型催化剂的研究 氮氧化物(NOx)对大气的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中国的NOx污染不断加剧,控制氮氧化物污染对降低降水酸度意义重大。我国已将NOx的污染治理提到议事日程,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中国燃煤燃油电厂锅炉、... 翟旭关键词:氮氧化物 催化剂 大气污染 污染治理 文献传递 色氨酸氯化消毒过程中卤乙酸的生成规律 水体中含氮有机物是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质,而色氨酸是典型含氮有机物氨基酸的一种。卤乙酸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质。本文研究了色氨酸在氯化消毒过程中不同条件下生成卤乙酸的生成规律。考察了反应时间、色氨酸初始浓度、加... 李安 陈忠林 杨磊 赵淑清 沈吉敏 翟旭关键词:含氮有机物 氯化消毒 色氨酸 卤乙酸 文献传递 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蜂窝状金属筛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蜂窝状金属筛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SCR工艺技术中常用的催化剂存在抗热震性能差、传质性能差,热响应慢,催化性能差和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 姚杰 翟旭 李俊生文献传递 纳米CuO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痕量对硝基氯苯的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实验室制备的纳米CuO为催化剂,对水中痕量的对硝基氯苯(pCNB)进行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能研究。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臭氧进气浓度以及叔丁醇等因素对有机物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米CuO对臭氧氧化去除水中的pCNB具有明显的催化效果,12min内,催化臭氧氧化对pCNB的去除率比单独臭氧氧化提高了28%。随着催化剂用量、pH值(3~11)和臭氧进气浓度的增加,pCNB去除率均增大。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的加入使pCNB去除率明显降低,证明在纳米CuO催化臭氧化过程中pCNB的降解主要是由于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 翟旭 陈忠林 杨磊 刘婷 刘玥关键词:催化臭氧氧化 纳米CUO 对硝基氯苯 羟基自由基 基于分子磁化率性质的电磁流量计误差 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电磁学和结构化学原理剖析了用于石油"三采"聚合物液流的电磁流量计计量误差原因,从分子磁化性质的角度解释了由于不同溶液的磁化率性质不同所造成的电磁流量计计量误差的现象.结合公式和实验说明了不同溶液在电磁流量计励磁磁场的作用下发生磁化而导致电磁流量计原励磁磁场强度发生变化的误差机理.通过论证和实验证明,不同磁化率性质的溶液在通过励磁磁场时将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原磁场强度,因此不同溶液在同一电磁流量计磁场的作用下其感应电动势的响应值是不同的. 孙作达 吴凯滨 郑培智 翟旭 沈吉敏关键词:磁感应强度 臭氧预氧化/MBR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臭氧预氧化/膜生物反应器(O3/MBR)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通过30 d的稳定运行考察了系统的除污效能,并通过观察膜表面的微观形态对膜污染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初始阶段向MBR中一次性投加2 g/L的粉末活性炭(PAC)作为生物载体,并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5 h、臭氧投量为1.5 mg/L。结果表明,O3/MBR系统由于超滤膜的截留作用对颗粒物的去除非常有效,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9.3%;对CODMn、DOC、UV254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2.6%、18.7%和30.1%。尽管臭氧氧化使水中的AOC浓度有所增加,但经MBR工艺处理后,整个系统对AOC的去除率为13.4%,生物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运行结束后的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超滤膜的膜孔被污泥层覆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污泥层的表面粗糙不平,这两者均表明污泥层造成了膜污染。尽管该污泥层导致了跨膜压差的增加,但同时也起到了预过滤作用。 刘婷 陈忠林 沈吉敏 黄铮 王哲 翟旭关键词:臭氧 MBR 地表水 有机微污染物 膜污染 锌降解水中亚硝基二甲胺的方法 锌降解水中亚硝基二甲胺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不能有效去除亚硝基二甲胺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向pH值为7.0、亚硝基二甲胺初始浓度为100μg·L<Sup>-1</Sup>~3.7mg·L<S... 陈忠林 韩莹 杨磊 沈吉敏 刘玥 翟旭文献传递 臭氧氧化去除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 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降解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DCAA),考察了DCAA初始浓度、臭氧投量、pH、叔丁醇和不同水质等对DCAA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对DCAA的氧化去除效果较好,当DCAA初始浓度为100μg/L、pH值为6.88、臭氧投量为1.96 mg/L、反应时间为25 m in时,对DCAA的去除率为32.4%;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臭氧对DCAA的去除率随DCAA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臭氧投量和溶液pH的增大而升高。叔丁醇(.OH抑制剂)的加入显著抑制了臭氧对DCAA的氧化去除效果,表明臭氧氧化DCAA的过程主要遵循羟基自由基反应机理。另外发现,臭氧对给水厂滤后水和松花江原水中DCAA的去除率比超纯水中的分别降低了7.06%和19.58%,由此推测实际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碳酸盐会抑制臭氧对DCAA的氧化降解。 翟旭 陈忠林 刘小为 赵淑清 杨磊 王鹤关键词:臭氧氧化 饮用水 消毒副产物 二氯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