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飞
- 作品数:1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德治的时间之维:“为政以德”的时间难题被引量:1
- 2020年
- 时间是政治的重要维度,考察德治就需要将时间维度考虑进去.“为政以德”是儒家的基本政治理念,是儒家治道的核心.“为政以德”的时间难题包括四个方面:长期过程难题、时序选择难题、时滞性难题、持续性难题.这四个难题是互相关联的,增加了统治者“为政以德”的难度,也增加了儒家士大夫劝说统治者实施“为政以德”的难度.“为政以德”的时间难题在君主专制政体下难以解决,“为政以德”在君主专制政体中很难实现.只有解决了统治权力的专制性和政治继承的无序性,“为政以德”才有可能克服其时间难题,为塑造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做出积极有效的贡献.
- 罗雪飞
- 关键词:德治君主专制政体
- 论“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契合——基于方法论视角的考察被引量:4
- 2014年
- 摸着石头过河主要具有三重方法论意义,即承认理性和知识的有限性、倡导"非整体工程式"的"零星社会工程"的改革思维和强调改革的渐进性。顶层设计恰好面临着三大限制条件,即理性和知识的有限性、共识达成的艰难性、全局改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些限制条件也规定了其具有宏观和相对抽象性、需要最大限度地谋求共识以及要求人们容忍渐进改革等特征。这表明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契合的。
- 罗雪飞栾欣超
- 关键词: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
- 以人文主义对抗整体主义——论波普尔对柏拉图正义观的批判
- 2013年
- 波普尔认为柏拉图的极权主义政治纲领可以表述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第一是阻止所有的政治变革,第二是回归到自然中去;其政治要求则分为两个层次,就其最基本的方面而言,主要指严格的阶级区分与统治阶级的优越地位,而从这两个基本要求中又派生出统治阶级垄断保卫职责、教育审查以及国家自给自足等三个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波普尔批判了柏拉图的整体主义的正义概念,建构了人文主义的正义概念;批判了柏拉图所主张的包括自然特权原则、普遍的集体主义原则以及个人对国家的责任的原则在内的整体主义正义原则,建构了包括彻底的均等原则、普遍的个人主义原则以及国家和政府保护公民自由的原则在内的人文主义正义原则。
- 罗雪飞
- 关键词:波普尔柏拉图正义观人文主义整体主义
- 走向民主:论越南一党立宪民主制的实践
- 2012年
- 一党立宪民主制是在一党制条件下实行民主、实现宪政的制度,其基本点有两个:一是始终坚持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二是有步骤地切实实施宪法、推行民主、实现宪政。越南作为采用党国体制的国家,符合一党立宪民主制的定义以及实施条件,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推行政治改革。越南一党立宪民主制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坚持共产党领导,反对多党制;二是坚定实施"革新",推行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民主,切实实施宪法,依法治国。越南政治改革有可能成功创建一种新型政治体制——成熟稳定的"一党立宪民主制",为人类的制度文明做出贡献。
- 罗雪飞
- 关键词:政治革新
- 以经验主义对抗建构主义——论哈耶克的自由观
- 2014年
- 建构主义的自由理论以人的完全理性为出发点,毫不怀疑地承认全知的存在,认为自由只有在人们追求和达成某一为权威机构所制定的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才会实现。哈耶克对此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与此相反的经验主义自由理论。经验主义的进化的自由理论以人的理性的有限性为起点,承认每个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知识只占全体社会成员所掌握的知识总体中的很小一部分,认为自由指每一个人不受制于他人的专断意志的强制。
- 罗雪飞
- 关键词:哈耶克自由观经验主义建构主义
- 论新加坡的“选举民本权威主义”政治被引量:2
- 2014年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垄断政权,塑造了"选举民本权威主义"的合法性结构,这种合法性结构具有三重权威性:制度上的选举权威主义、理念上的民本权威主义和工具上的政绩权威主义,三者相互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起黏合作用的作为人民行动党执政理念的具有东方色彩的民本权威主义,即民本权威主义来自于中国古代儒家与法家的政治思想,是"好政府"和"法治"混合的产物。
- 罗雪飞
- 关键词:人民行动党好政府
- 重温传统与中国现代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 2021年
- 中国传统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本质是王权主义。随着中西遭遇之后中国全面危机的来临,传统政治学话语体系逐渐丧失了合法性,并随着帝制的终结而最终瓦解。然而,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传统政治学话语体系所内含的思维方式、核心概念、主要观念或明或暗地仍然在影响着现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构建现代政治学话语体系之所以要重温传统,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坚持民族文化本位的需要、摆脱传统的路径依赖的需要、提升政治文明水平的需要。构建中国现代政治学话语体系在重温传统时需要做到整体判断与个别分析的结合、面向未来与回顾历史的平衡、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的会通。
- 罗雪飞
- 关键词:王权主义
- 论新加坡的“选举民本权威主义”政治
- 2013年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地位的形成经历了参与政权、夺取政权和长期执政三个阶段,长期垄断政权塑造了“选举民本权威主义”的合法性结构,这种合法性结构具有三重权威性:制度上的选举权威主义、理念上的民本权威主义和工具上的政绩权威主义。三者相互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起黏合作用的作为人民行动党执政理念的具有东方色彩的民本权威主义。人民行动党的民本权威主义来源于中国古代儒家与法家的政治思想,是“好政府”和“法治”混合的产物。
- 罗雪飞
- 关键词:人民行动党
- 从儒释互动视角看契嵩禅师对文中子的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宋代佛门大德自主推进的儒释互动,有两个基本支撑点:一是认为佛教主要用于治心,坚持佛教之道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心性论具有优越性;二是认为佛教与儒家的伦理纲常不冲突,承认儒家具有安定社会和维持秩序的功能。文中子王通是隋朝大儒,对中晚唐尤其是宋代的儒家有着深远影响,契嵩禅师称赞文中子为"孔子之亚"和"孔子之嗣"可以从儒释互动视角中得到理解。契嵩禅师高度评价王通,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文中子只是认为佛教不适合中国,但不反对佛教,而且承认佛的圣人地位;二是文中子有着强烈的淑世情怀和救世之策。
- 罗雪飞
- 关键词:文中子
- 制造“道不拾遗”:西汉中后期两种地方治理模式的竞争——以《汉书》为中心的考察
- 2023年
- “道不拾遗”作为《汉书》描述良好社会秩序和优良地方治理的词汇,在《酷吏传》和《循吏传》中均有出现。这种秩序的形成有两种路径:一是酷吏凭借法律深文周纳残酷施政,严格控制社会所塑造的“法家威权制民型”地方治理模式;二是循吏推行教化安顿民生,温和施政所形塑的“儒家德化养民型”地方治理模式。这两种地方治理模式是共存的,都是中央政府所允许的,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某种难以调和的双重结构性紧张:一是就作为治理地方的手段而言,两者虽然都可以带来地方秩序的稳定,但是两者实现这种目的的策略、技术和方式却存在着较大差异;二是就其与国家治理的实际主导思想及其实践的关系而言,两者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所接受和认可,但与国家治理的实际主导思想和治理实践的关系有亲疏之别。两种地方治理模式并存的结构性原因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中央层面的关于国家治理的表达和实践之间的背离,这关涉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紧张;二是地方层面的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所具有的自主权,这关涉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中的权力集中与分散之间的张力。
- 罗雪飞
- 关键词:《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