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竹人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6篇磁共振成像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病患
  • 2篇动脉
  • 2篇动脉血
  • 2篇动脉血管
  • 2篇心肌
  • 2篇心理学
  • 2篇血管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神经心理
  • 2篇神经心理学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头颈
  • 2篇头颈部

机构

  • 12篇厦门大学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罗竹人
  • 5篇申宝忠
  • 5篇王丹
  • 5篇汪艳
  • 3篇庄雄杰
  • 2篇孙夕林
  • 2篇张同
  • 1篇王国坤
  • 1篇沈明华
  • 1篇吴小强
  • 1篇刘芳
  • 1篇高文鹏
  • 1篇付宜利
  • 1篇孙鹏
  • 1篇张荣洲
  • 1篇王小平
  • 1篇王丹
  • 1篇孟祥薇
  • 1篇王宇超
  • 1篇孙鹏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全国第十三次...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诊断头颈部木村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MRI诊断头颈部木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头颈部木村病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记录患者的病灶情况、临床表现、MRI表现以及病理学表现。结果 43例患者中,发现59个病灶,其中37例患者病灶部位在单侧,6例患者病灶在双侧。而病灶部位主要在腮腺及皮下肿块(11例)、腮腺(9例)、右侧腮腺及右侧耳周(7例)、左侧腮腺及右侧颌下腺(7例)、双侧腮腺及下颌腺(6例)、右侧腮腺及颞区皮下肿块(3例)。经MRI检查显示59个病灶中有56个病灶(94.92%)浸润到皮下组织,产生弥漫性肿块,显示边界欠清晰,病灶形态不规则。结论临床上对木村病的诊断需须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来确诊,而影像学检查中MRI诊断头颈部木村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杨光明罗竹人郑晓晖汪艳
关键词:木村病头颈部磁共振成像影像学
The Correlation of Hippocampal T2-mapping with Neuropsychology Test in Patientswith Alzheimer's Disease
罗竹人庄雄杰
探究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2019年
目的分析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74例医院收治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将心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与心内膜心肌活检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1.9%;6例误诊患者中4例误诊为心脏瓣膜病,2例误诊为甲亢性心脏病。74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伴随心肌损伤,44例患者伴随左心室功能障碍,40例T2加权信号增强。结论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患者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
王萍罗明辉陈涌泉罗竹人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螺旋CT平扫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利用GE LightSpeed 64排容积CT平扫技术,分析评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影像表现。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7例,阑尾盲肠周围炎16例,坏疽性或出血性阑尾炎4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诊断准确率达到100%(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技术且结合多方位重建,可满意地显示大部分阑尾的全貌,以达到较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目的。
杨光明罗竹人谢雨帆刘享波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部3T磁共振成像R2值定量化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皮层和基底神经节区铁含量升高,提示脑内铁稳态的失衡。AD脑内高浓度的铁沉积增加了自由铁催化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可能性,导致细胞膜损伤和细胞死亡。尽管传统上认为AD是灰质病变,然而在几项研究中,通过...
罗竹人王丹申宝忠孙鹏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
头颈部木村病的CT、MRI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木村病的CT、MR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头颈部木村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以中青年男性患者多见,病灶位于耳周2例、颊面部1例、颌下区1例,腮腺区1例、头皮下1例,均表现为无痛性肿块。3例CT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单发或多发等或略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密度均或不均,边缘清楚或局部欠清,伴邻近皮下组织受累;增强扫描病灶表现为不同程度强化。3例MRI表现为对比邻近肌肉信号,病灶在T1WI上为等、稍高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大部分病灶中等至明显强化。本组6例病变均伴有周围多发淋巴结肿大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伴病侧局部皮下脂肪层萎缩。结论:头颈部木村病的CT、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木村病的诊断准确率。
杨光明罗竹人郭春英汪艳郑晓辉张裕玲
关键词:头颈部木村病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嗜酸粒细胞增多X线计算机
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和诊断准确性的初步研究:与64排螺旋CT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320排CT低剂量前瞻性门控容积采集模式在冠状动脉CTA的应用,并评价其诊断准确性以及辐射剂量。方法:将12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60名患者接受64排冠脉CTA检查,B组60名患...
罗竹人张同申宝忠王丹
关键词: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64排螺旋CT
文献传递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与增强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与螺旋增强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我院诊治的肝脏局灶性病变病灶51例,所有患者经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和螺旋CT增强扫描,51例病灶均经过病理或随访证实。比较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和螺旋增强CT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上的检出率、准确率及典型影像表现之间的差异。结果51例肝脏局灶性病变包括诊断肝硬化结节5例,肝血管瘤16例,局灶性结节增生8例,肝细胞肝癌8例,肝转移14例。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出所有病灶,诊断准确率为96.1%;螺旋增强CT检出率为70.6%,诊断准确率为49.0%。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螺旋增强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有助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罗竹人汪艳蔡琳婷郭春英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病变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3.0T MR单源与多源发射技术对肝脏成像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3.0T MR单源与多源发射技术对肝脏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行3.0T MR肝脏扫描受试者的图像,检查序列包括频谱选择性衰减反转恢复T2WI(SPAIR T2WI)序列、DWI以及平衡式快速场回波(Balanced FFE)序列。每一序列均在单源和多源的激发模式下进行双重采集,采用Student’s t检验比较单多源图像的均匀性与对比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单多源图像质量的评分。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阅片,采用Kappa检验比较读片者之间的诊断一致性。结果采用单源和多源发射技术测量图像的均匀性分别为418.40±66.75和416.26±50.61,多源发射技术图像均匀性优于单源发射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4,P〈0.05)。单源和多源发射技术测得的信噪比(SNR)分别为20.36±11.21和22.03±12.16,对比噪声比(CNR)分别为15.22±8.95和18.33±1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0和-4.238,P值均〈0,05)。多源发射技术图像对比度优于单源发射技术图像。SPAIRT2WI序列单源和多源发射技术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40±0.42)和(1.81±0.27)分,DWI序列分别为(1.08±0.46)和(1.63±0.36)分,Balanced FFE序列分别为(0.95±0.45)和(1.65±0.37)分,多源发射技术图像质量在上述3个序列中均优于单源发射技术图像(Z值分别为-5.894、-5.801和-6.985,P值均〈0.01)。2名评判医师之间的诊断一致性好(Kappa值均〉0.8,P值均〈0.05)。结论相对于单源发射技术来说,多源发射技术能够消除电解质阴影,提供更好的图像均匀性、更高的图像对比度和更佳的图像质量,3.0T多源技术在腹部成像上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罗竹人王丹申宝忠孙夕林王国坤刘芳胡曙光Queenie Chan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非离子型造影剂与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CT扫描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与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CT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CT扫描的肝脏肿瘤患者90例,根据使用造影剂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离子型造影剂,实验组予以非离子型造影剂,扫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扫描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造影后肾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扫描效果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降低(P<0.05),造影后2、7 d的肾功能影响较低(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较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的扫描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沈明华柴晓明罗竹人吴小强王小平
关键词:非离子型造影剂离子型造影剂肝脏肿瘤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