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虎
-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巫奉线枞树坪Ⅱ号大桥基础预加固处理被引量:1
- 2010年
- 枞树坪2号大桥基础处在一个老滑坡上,因此,基础的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与自然滑坡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对该桥基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桥基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为了减少施工、运行过程中对原坡体的扰动破坏,采用埋置式抗滑桩进行坡体的预加固处理,既保证了桥基滑坡的稳定,还保护了原坡面的植被。
- 罗玉虎于大涛王东
- 关键词:预加固稳定性分析
- 巫奉高速公路某工点滑坡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被引量:3
- 2010年
- 滑坡是危及高速公路施工及运营安全的重要隐患,弄清其成因是处治滑坡的关键。以杭兰线巫奉高速公路0502工点滑坡为例,分析其滑坡性质和变形特征,结合地质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滑坡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计算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 罗玉虎陈林岳全贵吴银亮
- 关键词:滑坡
- 大宁河大桥拱上立柱施工稳定性分析与垂直度控制被引量:1
- 2010年
- 大宁河大桥是一座净跨为400m的上承式拱桥,针对拱上高立柱施工阶段稳定性以及垂直度问题,应用ANSYS有限元程序开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拱上立柱在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和垂直度均能满足要求,但在静风荷载作用下高立柱顶纵向偏位较大。
- 段永胜刘亮郑熙罗玉虎
- 关键词:施工阶段静风荷载稳定性分析垂直度控制
- 对改进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考——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被引量:8
- 2011年
- 针对目前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从毕业设计的几个具体问题入手,对选题、个性化设计、工程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资料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
- 罗玉虎何兆益
- 关键词:道路工程
- 公路边坡稳定性检测及防治建议被引量:1
- 2010年
-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公路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情况,通过分析边坡产生滑动破坏的原因,推定滑动面的形态,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的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结合有限差分法分析边坡变形机理,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建议。
- 陈林张燎汪建宇罗玉虎
- 关键词:边坡工程边坡稳定性
- 一个典型路基病害处治工程的分析
- 2004年
- 通过对一个典型路基病害处理过程的全面分析,不仅为类似路基病害的处治提供了有效、可行的处理方案,同时也对路基施工中的一些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 罗玉虎马育慧
-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病害
- 石柱黄龙大桥荷载试验与加固设计
- 2008年
- 为提高石柱黄龙大桥的承载能力,使其能满足公路-II荷载等级的要求,通过全桥检查和荷载试验及有限元计算分析,对该桥目前的技术状况和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箍、高压注浆等综合技术进行加固处理。该桥加固后经2 a多通车运行证明加固效果良好。
- 刘亿马育慧罗玉虎
- 关键词:石拱桥荷载试验承载力钢筋混凝土套箍高压注浆
- 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力学响应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对软弱围岩条件下的大断面小净距隧道采用不同施工方案及步骤时的力学响应研究,针对双侧壁导坑法、CD法、上下台阶法等几种施工方法对围岩变形、地表沉降、围岩应力、围岩稳定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适合软弱围岩条件下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对双侧壁导坑法采用不同的施工过程,分析比较确定出合理的施工程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 罗玉虎汪波
- 关键词: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施工过程
- 摩天岭隧道涌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被引量:20
- 2011年
- 隧道涌水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必须准确分析涌水原因。摩天岭隧道在施工期间发生了较严重的涌水,通过对隧址地层、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及涌水特点的综合分析,对该隧道涌水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注浆加固止水与集中引排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对涌水段进行有效处治。
- 罗玉虎李丹刘亮胡礼忠
- 关键词:涌水处治措施
- 多因素耦合下连续配筋复合路面AC层top-down裂缝数值分析
- 2022年
- Top-down裂缝作为复合式路面的一种典型病害,其产生与扩展会对连续配筋复合路面的寿命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探究连续配筋复合路面top-down裂缝的形成机理及扩展规律,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在AC层顶面预置裂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影响top-down裂缝形成的主要应力参数确定了最不利荷载位置和对应应力参数的最不利点,基于此最不利荷载位置和最不利点,采用围道积分的方式计算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多因素裂尖应力强度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确定了影响top-down裂缝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从而揭示了连续配筋复合路面top-down裂缝的形成与扩展规律。结果表明:对于连续配筋复合路面top-down裂缝而言,最不利荷载位置为荷载加载于CRC层横向裂缝一侧临边位置,纵向top-down裂缝的不利点为CRC层横向裂缝一侧的加载位置时近端双轮内缘,而横向top-down裂缝的不利点为CRC层横向裂缝一侧的加载线位置;对于横向top-down裂缝而言,是以K2型(滑动型)为主导,K1型(张开型)为辅的综合开裂模式,AC层厚度、裂缝传荷能力为主要影响因素;对于纵向top-down裂缝而言,其开裂模式则以K1型为主导,AC层厚度、裂缝传荷能力、裂缝间距、瞬降温差是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罗玉虎田波牛开民
- 关键词:道路工程应力强度因子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