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坤
- 作品数:28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室外引流管预防继发感染的临床体会
- 目的:探讨预防脑室外引流管继发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收治的312例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短引流时间2周,最长6周,平均引流时...
- 章玉坤
- 关键词:引流管继发感染
- 粪菌移植治疗重症患者顽固腹泻1例
- 文章报告1例应用粪菌移植成功治疗重症患者顽固腹泻的病历,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从健康人粪便中分离功能菌群,然后移植到患者消化道,通过重建患者肠道菌群而实现对...
- 黎星刘子林章玉坤何佩娟曾迎春张齐龙
- 关键词:腹泻肠道菌群疗效评价
- 依达拉奉对ARDS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探索
- 研究依达拉奉有无对ARDS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依达拉奉机理研究提示其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依达拉奉临床上主要用于脑出血、脑梗塞等,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清除...
- 章玉坤
-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保护作用
- 腰池引流措施在隐球菌性脑膜炎颅内高压治疗中的应用与评估
- 目的探讨腰池引流措施在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颅内高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00-01~2015-01收治的269例HIV阴性隐脑病例中,入选患者91例,随机选择的治疗组49例隐脑合并颅内高压(首次腰池压>4...
- 张齐龙叶琳肖绍武刘子林况卫丰章玉坤张丽婷李贡文
-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颅内高压引流
- 文献传递
-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5年
- 本文阐述了近5年来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从细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细胞学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认为虽然目前报道的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技术众多,但仍然缺乏一种简单、快捷、经济、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而现有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各有优缺点;结核性脑膜炎的基础研究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抗结核治疗后的临床随访对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改良、创新有促进和启发作用。
- 章玉坤张齐龙
- 关键词:结核脑膜临床实验室技术
- 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的评估与探讨
- <正>脑积水是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内科治疗的一大难题;神经外科脑室分流手术不适用于急性期患者,其做为一项补救手段仍存在诸多问题[1],远期效果并不十分满意。自2000-04~2012-02,我们对22...
- 张齐龙郭晓莹况卫丰刘子林章玉坤肖绍武叶琳
- 文献传递
- 侧脑室外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的评估与探讨
- 张齐龙叶琳郭晓莹肖绍武况卫丰刘子林章玉坤张丽婷李贡文
- 侧脑室外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的评估与探讨
- 目的对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及拔管时机进行评估,观察临床转归。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结核性脑膜炎中、重度脑积水患者226例,非随机分为改良脑室引流组(治疗组)127例和常规脑室引流组(对照组)99例,...
- 张齐龙叶琳郭晓莹肖绍武况卫丰刘子林章玉坤张丽婷李贡文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拔管时机侧脑室外引流
- 文献传递
- 腰大池和脑室外引流术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颅内高压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腰大池和脑室外引流术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亦称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颅内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共13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36例、HIV阴性102例],抗隐球菌治疗的同时,76例行腰大池引流术、改良腰大池引流术或脑室外引流术(HIV阳性17例、HIV阴性59例),62例行腰椎穿刺鞘内给药(HIV阳性19例、HIV阴性43例),比较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以及两组HIV阳性亚组与H1V阴性亚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眩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时间、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引流组患者治疗1周内颅内高压症状即明显改善。首次引流管置管中位时间30(17,35)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15,32)d对30(18,35)d;U=-1.459,P=0.144]。引流组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中位时间41(26,58)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28,66)d对36(21,45)d;U=-1.608,P=0.108];鞘内给药组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中位时间42(32,65)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38,68)d对39(30,62)d;U=-0.401,P=0.688];而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17,P=0.034)。引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66/76),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7对89.83%(53/59);x2=0.172,P=0.678];鞘内给药组为72.58%(45/62),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9对86.05%(37/43);x2=0.023,P=0.880];而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3,P=0.036)。结论早期采用腰大池或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能够有效控制颅内高压、缩短有症状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 张齐龙况卫丰刘子林章玉坤李贡文刘兰贞熊玉红邓爱花
- 关键词:引流术颅内高压脑膜炎隐球菌性
- 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的评估与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对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及拔管时机进行评估,观察临床转归。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结核性脑膜炎中、重度脑积水患者226例,分为改良脑室引流组(治疗组)127例和常规脑室引流组(对照组)99例,全部病例均行规范的全身抗结核、脱水及激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局麻下改良脑室外引流,对照组按常规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行脑室注射抗结核药物,引流两周后行24h夹闭导管试验,按拔管指征评估拔管可能性,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127例中,引流时间窗符合拔管指征者76例,提前拔管19例,延迟拔管32例,导管放置时间(27.6±17.3)d,3例继发颅内感染,总有效率为74.8%(95/127),颅内感染发生率2.3%;对照组99例中,引流时间窗符合拔管指征者56例,提前拔管29例,延迟拔管14例,导管放置时间(18.9±15.2)d,7例继发颅内感染,总有效率为69.7%(69/99),颅内感染发生率7.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5,P>0.05),两组脑室外引流导管放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P<0.05),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中、重度脑积水患者应早期行侧脑室外引流,配合脑室内注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使部分患者避免V-P分流手术。改良脑室外引流能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妥善评估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及拔管时机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 张齐龙刘健民郭晓莹况卫丰刘子林章玉坤肖绍武叶琳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