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华
- 作品数:31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分成常规治疗组(88例)和槐杞黄颗粒治疗组(92例)。常规治疗组患儿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检测2组患儿哮喘发作程度指标、中医症候指标、血液免疫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后组比较,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程度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患儿便干/便溏、低热、咳嗽咯痰、神疲纳呆及舌苔白临床症状评分降低(P<0.01),盗汗及口干喜饮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槐杞黄颗粒组患儿免疫球蛋白(血清IgA、IgG及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患儿T细胞、Th细胞及NK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B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2组患儿血清Ts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患儿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用力潮气量(FVC)比值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2组患儿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可以减轻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病情,改善患儿中医证候和免疫功能。
- 邹飞程志华张玉影马可
- 关键词:槐杞黄颗粒哮喘中医证候免疫调节
- Viabahn腔内人工血管治疗髂股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Viabahn腔内人工血管治疗髂股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经验和预后,评价其在外周动脉闭塞性病变治疗方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腔内介入治疗的78例(89条肢体)髂股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裸支架组(42例,48条肢体)和Viabahn腔内人工血管组(36例,41条肢体),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远期通畅率和保肢率等,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随访11.08个月。结果:术后2组患者缺血症状明显改善,踝肱指数(ABI)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随访3、6、9个月2组患者的一期和二期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abahn腔内人工血管组患者12个月后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均明显高于裸支架组(P〈0.05);2组患者的1年保肢率均为100%;Viabahn腔内人工血管组患者术中动脉血栓形成概率明显低于裸支架组(P〈0.05)。结论:应用Viabahn腔内人工血管治疗髂股动脉长段(≥10cm)闭塞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且其12个月的远期通畅率和术中动脉血栓形成概率明显优于金属裸支架。
- 王帅Sean X.LUO孙思翘程志华张阳赵文光王琦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治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男,68岁,因3d前突发腹痛,进行性加重于2016年5月24日急诊入院,病程中无明显恶心、呕吐,有暗红色血便排出。既往心房颤动病史,未系统治疗。入院查体:全腹压痛,伴反跳痛及肌紧张,以左中腹为主,肠鸣音较弱。
- 王胡亚龙穆剑锋张路遥佟伟华程志华王权
-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突发腹痛进行性加重急诊入院入院查体
- 20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经验探讨
-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导致下肢缺血及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对于下肢ASO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介绍了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外科治疗下肢ASO 206例的过程,将初步治疗...
- 赵文光王琦张华陈光程志华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下肢缺血
- 文献传递
- 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 目的:探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诊治方案,方法:分析自2004年至2010年我科诊治的6例患者,结果:6例术前均出现休克,术后出现肾功能衰竭4例,多脏器衰竭2例,院内死亡1例,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其余随访良好。结论:至今...
- 张华张阳王琦程志华赵文光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原因(百年回顾之二)被引量:8
- 2010年
- 自从Buerger提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是一个独立性疾病的百年来,对TAO病因学的研究从未中断,并在肯定、怀疑和争论中发展。比较公认的意见是:吸烟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与患者年龄、性别(性激素)、寒冷刺激、社会环境、身体素质、病菌感染和遗传等因素有关。本文在此仅就TAO的发病原因作重点回顾和讨论。
- 赵文光王嘉桔孙思翘张阳程志华
-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原因吸烟者女性患者阳性率患者年龄
- 临床工作视频短片及图片在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儿科急诊是本科生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重点[1]。儿科急诊教学内容广泛,涵盖新生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消化科、肾风湿科、呼吸内科、血液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等多种学科。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具有专科性强、授课时间少的特点。由于本科生平时对儿科急诊专科知识了解相对较少,使得儿科急诊的本科生教学具有一定难度。为更好的完成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任务,我们整理了一套主要由教学人员拍摄的儿科急诊临床工作视频短片及临床工作图片组成的形象化教学课件。应用这套教学课件,我们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报道如下。
- 马可程志华王治军
- 关键词:本科生教学儿科急诊图片视频临床实习教学专科知识
-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大鼠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与血栓溶解体积之间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大鼠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与血栓溶解体积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制作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按照处置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即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大鼠。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成功后不同时间点进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含量测定,并且计算静脉造影所显示的血栓溶解体积,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手术后血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测量值均先升高后降低,模型组出现2次峰值,假手术组升高3 h达到峰值后即逐渐下降,至术后24 h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手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且模型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的D-二聚体测量值与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Pearson系数为0.307,R2=0.412(P<0.05)。结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鼠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随着时间呈现均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能够反映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液凝聚状态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 王琦孙思翘程志华王中英刘超
-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
- 模块式腹主动脉分叉型覆膜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式腹主动脉分叉型覆膜支架,包括第一端用于植于腹主动脉、第二端用以植于第一侧髂动脉的第一支架模块和与所述第一支架模块配合连接用于植于第二侧髂动脉的第二支架模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式腹主动脉分叉型...
- 程志华李笑雨张晶
- 文献传递
- 布鲁氏菌病合并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 2024年
- 布鲁氏菌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布鲁氏菌病合并静脉血栓疾病罕见且文献报道不足。此外,目前仍缺乏涉及布鲁氏菌病合并外周静脉血栓疾病的治疗标准和指南。本中心收治了1例从事畜牧业工作且被诊断为急性布鲁氏菌病合并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使用抗凝治疗联合抗布鲁氏菌病治疗有效。患者半年后复查无新发血栓形成。
- 李萧孙艳锋孙喜伟程志华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