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
- 作品数:29 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一种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中药配方,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菟丝子8‑12份、藤梨根3‑7份、桑寄生8‑12份、芡实1‑5份、蛇舌草3‑7份、全蝎1‑3份、预知子3‑7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用途。...
- 侯风刚石齐殷晓聆
- 不同中医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结合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中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肿瘤分期、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作为依据进行分层以分析扶正、祛邪、扶...
- 侯风刚石齐余青青任建琳殷佩浩王伟炳陈旻李文周立宏李琦
-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扶正治疗
- 文献传递
- 茯苓酸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葡萄糖代谢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 研究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活性测定(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等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细胞氧气消耗率和细胞外酸化率测定仪器及细胞葡萄糖代谢水平测定试剂盒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WB)实验验证凋亡、糖酵解、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茯苓酸能够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并能够通过抑制其糖酵解水平促进其细胞凋亡,同时显著抑制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茯苓酸可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葡萄糖代谢促进CRC细胞凋亡,可作为未来结直肠癌代谢靶向治疗的潜在药物。
- 张树瑛石齐殷晓聆侯风刚
- 关键词:茯苓酸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 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活动度的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骨科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及关节,关节强直为其主要病变。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等生化标记物通过炎症因子或其自身抑制物等在机体内调节并表达,在A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已经越来越明显。虽然目前CRP、SAA、MMPs、BMP等生化标志物在AS诊断方面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尚需深入研究,不能作为诊断AS的金标准,但联合骨密度检测可更早了解骨转换的动态,在骨转换平衡状态评估、骨代谢疾病鉴别诊断、AS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 石齐孙明林高丽兰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血清淀粉样蛋白A基质金属蛋白酶骨形态发生蛋白
- 腹膜恶性肿瘤从三焦癌毒辨治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
- 2024年
- 腹膜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腹膜癌和继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既往对其认识较少,随着外科肿瘤减灭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兴起,腹膜恶性肿瘤的理念逐渐被接受,相关研究日益增多。结合历代古籍和临床经验,针对腹膜恶性肿瘤的特点,本文提出三焦为其病位,正虚癌毒为其病因,癌毒内结、三焦运化不畅为其病机;从三焦癌毒立法进行辨证论治,其治则为以攻毒为第一要素,以三焦为本,调达整体,并列举临床验案以资参考。
- 殷晓聆石齐杜美璐侯风刚
- 关键词:三焦癌毒辨证论治
- 基于网络药理探讨菟藤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
- 2023年
-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预测菟藤方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及基因数据库平台获得核心方有效成分及药物靶点,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GO及KEGG富集分析药物靶涉及的主要通路以预测菟藤方应用于晚期肠癌的潜在机制。结果 菟藤方中含有的槲皮素、β-谷甾醇、甘氨酸、山柰酚及L-丙氨酸等53个潜在有效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PTGS2、VEGFA、JUN等241个潜在靶点,通过这些靶点基因表达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HIF1信号通路、肿瘤蛋白聚糖通路及P53信号通路等,从而调控营养水平、氧化应激反应、缺氧反应、炎性反应等细胞生物学行为以治疗肠癌。结论 菟藤方为多成分、多靶点、多机制协同作用治疗结直肠癌。
- 王曦妤吴行石齐曾海伦侯风刚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中医药网络药理学
- 不同中医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结合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中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肿瘤分期、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作为依据进行分层以分析扶正、祛邪、扶...
- 侯风刚李琦石齐余青青任建琳殷佩浩王伟炳陈旻李文周立宏
-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扶正治疗
- 基于疗效评价的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药-证及有效药组研究
- 目的:寻找能够确切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中医辨证分型;挖掘各辨证分型的核心药组并进行疗效评估,最终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1)所有生存分析比较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对结直肠癌术后...
- 石齐
-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病理机制辨证分型中药治疗
- 健脾祛湿解毒复方对晚期大肠癌化疗影响的荟萃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研究健脾祛湿解毒复方对晚期大肠癌化疗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SinoMed、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2016年9月发表的健脾祛湿解毒复方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比较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研究,对416例患者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脾祛湿解毒复方联合化疗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1.66,95%CI(1.10,2.50)]、中医症状疗效[OR=4.04,95%CI(2.48,6.59)]、生活质量[SMD=1.28,95%CI(0.83,1.72)]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P均<0.05),白细胞下降[RR=0.70,95%CI(0.58,0.84)]、恶心呕吐[RR=0.64,95%CI(0.52,0.79)]、腹泻[RR=0.66,95%CI(0.50,0.88)]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P均<0.05)。2组癌胚抗原水平及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健脾祛湿解毒复方联合化疗能够提高肿瘤客观疗效及中医症状疗效,减轻化疗的部分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降低癌胚抗原和神经毒性发生率的作用并不明显。
- 刘珊珊石齐李泓佳李文宗绍其任建琳侯风刚
- 关键词:化疗晚期大肠癌
- 健脾祛湿药对大肠癌术后FOLFOX4方案减毒作用的系统评价
- :系统评价健脾祛湿药对大肠癌术后FOLFOX4方案的减毒作用.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PubMed、MEDLIN...
- 石齐李文乐琦琦陈文婷任建琳李琦侯风刚
- 关键词:大肠癌化疗方案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