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非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验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建立和MRI评价
- 目的:利用家兔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并通过MR特殊线圈检测斑块,与病理对照观察斑块的MRI表现,为进一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缺血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脂饮食饲养成年家...
- 姚振威王非童彤张放孙华平刘含秋冯晓源
- 文献传递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物模型的MRI评价
- 2007年
- 目的:利用新西兰兔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并通过MR特殊线圈检测斑块,与病理对照观察斑块的MRI表现,为进一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缺血的关系奠定基础。材料和方法:利用高脂饮食饲养成年兔20只,饲养前均行颈动脉检查,作为正常对照。8周后,在DSA辅助下经球囊损伤一侧颈动脉内膜,造影观察到内壁毛糙后停止操作。7d后行MR扫描观察颈动脉管壁信号变化。继续高脂饲养2个月后,多次行颈动脉MR检查,最后取病理对照。结果:20只兔饲养至3周时由于各种原因死亡4只,行球囊拉损术时死亡4只,其余12只均造模成功,成功率为75%(12/16)。第一次MRI显示管壁T_1WI、PDWI及T_2WI均为高信号,第2-6次MRI检查显示管壁内膜明显增厚,病理显示管壁内膜下局部泡沫细胞明显增多,同时平滑肌细胞积聚,形成类似于人类病变的粥样斑块。结论:高脂饮食饲养后行颈动脉球囊拉损制作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切实可行的办法,MRI是良好的检测颈动脉损伤和显示颈动脉斑块的方法。
- 王非姚振威耿道颖黄晨磊罗心平
- 关键词:动物模型磁共振成像
- MCAO脑缺血后同侧黑质MRI动态改变
- 目的:分析线栓法制作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缺血后同侧黑质的MR信号变化特点。
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70~320g)16只,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两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12只,假手术对...
- 杨艳梅冯晓源姚振威蒋胜洪刘含秋张放童彤王非
- 关键词:脑缺血黑质动脉阻塞
- 文献传递
- 多重对比MRI显示正常兔颈动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重对比MRI(TOF、T1WI、T2WI、PDWI)技术显示正常兔颈总动脉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材料和方法:选择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20只,麻醉状态下分别对颈总动脉行多重对比序列MRI扫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选取相当于兔第三颈椎中间同一层面的图像资料,测量同一侧颈总动脉的血管直径作相关分析;同时将T1WI、T2WI及TOF原始图像传入工作站,用MIP及MPR方法进行血管重建分析。结果:MRI及DSA测量血管直径的平均数值分别为(2.42±0.15)mm和(2.15±0.08)mm,两者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T1WI、T2WI及TOF的MIP及MPR重建图像质量佳,重复性好。结论:多重对比MRI方法可以准确地及无创地评价兔颈总动脉的直径、血管壁信号,联合应用血管重建技术可以替代DSA来诊断及评价血管粥样硬化疾病,为建立兔颈动脉粥样斑块模型奠定基础,更加有助于探索人类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与缺血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 王非姚振威耿道颖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动物模型颈动脉
- MCAO脑缺血后同侧黑质MRI动态改变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分析线栓法制作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缺血后同侧黑质的MR信号变化特点。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70~320g)16只,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两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12只,假手术对照组4只。应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1h、3h、6h、9h、12h、1d、3d、7d行俯卧位冠状面磁共振扫描。主要序列包括T2WI、T2map,观察脑缺血范围,计算并测量两侧纹状体、皮质和黑质T2值。结果:假手术对照组磁共振图像上双侧纹状体、皮质及黑质等脑组织各部均未出现异常表现。MCAO组大鼠MR扫描显示脑缺血范围累及脑皮质和左侧纹状体及其它皮质下结构,脑缺血区T2信号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时间特征。1h、3h、6h、9h、12h、1d时双侧黑质未见异常MR表现。3d时MCAO组动物均显示脑缺血同侧黑质T2高信号,境界清楚,由T2map测得T2值增高。对侧黑质信号无明显变化,两侧黑质T2值差异有显著意义。7dMCAO组大鼠左侧黑质异常信号消失,双侧黑质T2值未见差异。MCAO后同侧黑质T2值的变化曲线与脑皮质和纹状体T2值的变化不同步。结论:线栓法制作单侧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后3d同侧黑质出现MR异常信号。
- 杨艳梅冯晓源姚振威蒋胜洪刘含秋张放童彤王非
- 关键词:脑缺血黑质
- 四反转恢复序列在颈动脉粥样斑块MRI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曹志宏刘怡文耿道颖王非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颈动脉粥样斑块
- 多MRI序列显示正常兔颈动脉的对照研究
-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TOF、T1WI、T2WI、PDWI)技术显示正常兔颈总动脉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为建立类似于人类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的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普通级新两兰大白兔20只,麻醉状态下使用专用兔颈部相...
- 王非耿道颖姚振威
- 文献传递
- USPIO增强MRI在检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炎性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一种由血管壁损伤引起的慢性炎性反应。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单核巨噬细胞存在密切关系。斑块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的炎性增殖导致纤维帽变薄,进而发生各种易损斑块病变。巨噬细胞吞噬了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后产生强烈的顺磁效应,在1.5T MRI的T1WI、T2WI及T2*(梯度回波)序列上显示为低信号,可以发现炎性反应。故USPIO可作为诊断粥样硬化斑块的新型靶向对比剂。
- 王非耿道颖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单核巨噬细胞磁共振成像USPIO
- 脑重大疾病的功能MRI特征提取、量化标准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 耿道颖李郁欣张军黄丙仓李耀东姚振威张晓龙王非尹波刘军卢又燃
- 采用功能MRI新技术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灌注成像(PWI)、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以及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研究以脑肿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脑血管...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