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乐 作品数:72 被引量:387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山西五台王家庄条带状铁建造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013年 五台绿岩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是国内最为典型的绿岩带,主要由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的花岗侵入体和变质火山沉积岩组成。该绿岩带以五台群地层为主体,依据岩相学和变质级别可将五台群大致划分为三个亚群:石咀亚群,台怀亚群和高凡亚群。王家庄条带状铁建造赋存于该绿岩带的西部,产于石咀亚群的金刚库组中。 王长乐 张连昌 代堰锫关键词:绿岩带 五台群 火山沉积岩 新太古代 古元古代 华北克拉通太古代地壳增生与BIF铁矿 被引量:3 2013年 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资源类型,广泛分布于3.8~1.8 Ga之间。BIF是早前寒武纪特殊环境的产物,记录了当时地球深部、大气、海洋和生物等方面的重要信息(Bekker et al.,2010)。统计资料表明,BIF形成高潮与地壳增生。 张连昌 代堰锫 王长乐 刘利关键词:BIF 地球深部 鞍山群 绿岩带 超低含量Re-Os定年标准物质预研究 Re-Os同位素体系是研究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早期Re-Os同位素定年的研究对象仅限于Re-Os含量较高的辉钼矿样品.近年来,pg/g级Os含量的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等硫化物样品Re-Os... 靳新娣 李文君 高炳宇 王长乐 张连昌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BIF铁矿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2年 由于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要,近年我国加强了铁矿尤其是前寒武纪条带状(BIF)铁矿的勘查与科研工作。目前除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外,在绿岩带与铁建造、成矿年代学、古构造环境、BIF成矿机制与富矿成因,及BIF与古海洋古环境的关系等科研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张连昌 万渝生 郭敬辉 彭澎 代堰锫 王长乐 刘利关键词:BIF 克拉通 稳定地块 含铁建造 前寒武纪 前古生代 条带状铁建造的原始矿物组成: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3 2024年 原生矿物信息作为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研究的最基本命题,是研究BIF成矿规律及其早期地球环境效应的基础。长期以来,将低级变质且保存部分原始矿物及沉积结构的BIF作为研究对象,进而追踪BIF的原始矿物组成与后期演变过程一直是科学家们关心的关键问题。目前,关于BIF原始矿物组成主要有三种认识:三价铁的氢氧化物、铁硅酸盐(成分类似于铁蛇纹石和黑硬绿泥石)和绿锈。其中,绿锈为含二价和三价铁的过渡态化合物,仅可见于局部缺氧环境。由于绿锈的亚稳态性质,对于其在类似于前寒武纪的富硅海洋条件下转变成何种矿物及相关转变的具体途径仍不清楚。因而,当前关于原始铁质矿物的争议主要存在于三价铁的氢氧化物和铁硅酸盐之间,由此引发的对BIF成矿理论及其对古环境指示意义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分歧。本文系统回顾和评述了近年来BIF原始矿物组成研究的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认为三价铁的氢氧化物应是BIF最为主要的原始矿物,其次为铁硅酸盐矿物,二者可能在地质历史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性。然而,支持铁硅酸盐原始成因的现有证据主要为经典的岩相学特征,急需更多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佐证。BIF中现有铁质矿物组合应是原始沉淀物在成岩-变质作用条件下发生转变的产物,相较于成岩早期的菱铁矿,磁铁矿可能形成时间偏晚,究竟是生物-有机质成因抑或是菱铁矿的热化学分解成因亟待深入探讨。在此背景下,同时考虑到华北作为国际上BIF的重要产区,且发育不同变质级别的太古宙末期BIF,可能完整记录了BIF的全部历程。因此,可立足于华北,在已有的初步工作基础上,深度挖掘,力图为BIF矿物成因演变规律提供进一步约束,极大深化和推动我国BIF的成因研究。 王长乐 高亮 高亮 张新 彭自栋 董志国 白阳 张连昌关键词:条带状铁建造 鞍本地区大孤山条带状铁建造含铁矿物和相分带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 被引量:11 2018年 鞍山-本溪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是世界上典型BIF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大孤山位于鞍山地区南部矿带,为新太古代典型的Algoma型BIF,与华北克拉通其它大多数BIF相比,具有较低变质程度(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和较完整的沉积相分布特征。因此,通过大孤山BIF的研究有利于追踪Algoma型BIF的原生矿物组成及其后期成岩-变质过程,进而通过分析原生矿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探讨古海洋环境。依据原生矿物共生组合及产出特征,可将大孤山BIF沉积相划分为氧化物相(30%)、硅酸盐相(50%)和碳酸盐相(20%)。氧化物相主要分布于主矿体南部,主要矿物组成为磁铁矿和石英;硅酸盐相分布于主矿体中部,主要矿物组成除了石英和磁铁矿之外,还有黑硬绿泥石、绿泥石、镁铁闪石等;碳酸盐相分布于矿体北部,主要矿物组成为菱铁矿、磁铁矿和石英等。本文通过大孤山BIF岩相学观察和含铁矿物化学成分研究,推测原生沉积物的组成为无定形硅胶、三价铁氢氧化物和富铝粘土碎屑,在经历了成岩和低级变质作用后转变为具不同相带的条带状铁建造。通过分析磁铁矿、菱铁矿和黑硬绿泥石等矿物在不同P_(O_2)-P_(CO_2)和pH-Eh条件下的共生相图可知,这些矿物均是在较低氧逸度、中到弱碱性环境下形成。综合考虑矿物成分、共生组合及受变质作用较弱等信息,本文推测制约原生矿物形成的控制因素主要是古海水氧化还原状态、酸碱度、CO_2含量和硫逸度。 佟小雪 佟小雪 张连昌 彭自栋 王长乐关键词:条带状铁建造 矿物成因 下甸子BIF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依据下甸子BIF矿物组合和空间位置差异,其矿石类型可划分为下部的硅酸盐相和上部的含硫化物相。前者通常由约1cm宽的富铁条带和约1mm宽的富硅条带构成;而后者通常由3类宽度、成分差异显著的条带互层构成,其一是宽2~8mm不... 彭自栋 张连昌 王长乐 南景博 佟小雪关键词:铁矿床 成矿时代 地质构造 地球化学特征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周缘沉积锰矿带:一个极具资源潜力的锰矿集中区 被引量:2 2024年 近年来在阿尔金、祁连山和东昆仑地区的沉积型锰矿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空间分布特征看,这些锰矿均沿柴达木盆地周缘展布。前人曾针对单个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过研究,但对于柴达木盆地周缘的锰矿为什么主要形成于中—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锰矿与柴达木地块及周缘造山带演化之间的关系等尚缺少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本文从东昆仑、阿尔金、祁连山等环柴达木盆地周缘造山带的角度,分析了沉积锰矿床地质特征和产出规律,重塑了原特提斯洋在青藏东北部的演化过程,为深入理解原特提斯构造演化与沉积锰矿成矿作用的关系提供证据。 张连昌 白阳 黄华 吴华英 刘永乐 李文 李文 王长乐 王长乐关键词:沉积锰矿 西昆仑穆呼锰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9 2020年 穆呼锰矿床位于西昆仑造山带玛尔坎苏锰矿带东段,研究程度相对薄弱。穆呼锰矿床的含矿地层为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自下而上可分为角砾灰岩、钙质杂砂岩和含炭质泥灰岩3个岩性段,具有完整的海侵层序特征,反映了由逐步断陷到稳定沉积的盆地演化过程。锰矿层赋存于第三岩性段炭质泥灰岩中,矿石矿物主要为化学组分纯净的泥晶菱锰矿。根据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菱锰矿是初始沉淀的锰(氢)氧化物与有机质通过成岩反应形成的。这种成矿机制需要3个基本条件:丰富的锰质来源、氧化还原分层的海水和有机质的大量埋藏。在穆呼一带,有利于满足以上条件的主要控矿因素包括: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强烈的海底热液活动、海侵事件和温暖潮湿的古气候。笔者根据w(Ba)-w(P2O5)图解并结合区域对比分析,初步认为穆呼锰矿床的成矿模式可能属于最小含氧量带扩张型。 董志国 张连昌 董飞羽 张帮禄 谢月桥 查斌 彭自栋 王长乐关键词:成矿模式 控矿因素 菱锰矿 西昆仑造山带 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建造沉积环境 条带状铁建造(BIF)是早前寒武纪特殊环境的产物,记录了当时地壳演化、大气、海洋和生物等方面的重要信息(Bekker et al.,2010).同时,BIF形成高潮与地壳增生、地幔柱活动和VMS矿床的峰期存在对应关系(I... 张连昌 王长乐 代堰锫 朱明田 彭自栋关键词:条带状铁建造 沉积环境 岩石特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