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锐颖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麻醉
  • 3篇麻醉科
  • 3篇进修
  • 2篇导师
  • 2篇导师制
  • 2篇医生
  • 2篇医师
  • 2篇手术
  • 2篇进修医师
  • 1篇学法
  • 1篇腰丛
  • 1篇腰丛-坐骨神...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相互作用
  • 1篇医患
  • 1篇医患沟通
  • 1篇医患沟通能力
  • 1篇医生病人关系
  • 1篇医学教育
  • 1篇置换手术

机构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王锐颖
  • 3篇黄宇光
  • 3篇马璐璐
  • 2篇赵晶
  • 2篇许力
  • 2篇张志永
  • 1篇徐胜勇
  • 1篇于春华
  • 1篇王孟昭
  • 1篇谭刚
  • 1篇李旭
  • 1篇龚亚红
  • 1篇龚清安
  • 1篇朱华栋
  • 1篇徐军
  • 1篇易杰
  • 1篇虞雪融
  • 1篇阮侠
  • 1篇陈闽江
  • 1篇马满姣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麻醉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培训模式的探索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建立麻醉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培训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进修学习的25名医师为研究对象,在其进修期间实施“导师制⁃知识更新⁃临床实践”的临床教学培训模式。于进修学习前、后分别进行测试(包括基础知识、临床思维和沟通技巧),比较进修医师两次测试的答题成绩,评价培训模式的有效性。同时,收集进修医师对教学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进修学习前、后试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4%和100%;学员进修学习后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进修学习前[(10.1±1.1)分比(5.6±1.8)分,P<0.01];92%的学员给予了积极反馈。结论“导师制⁃知识更新⁃临床实践”的临床教学培训模式可有效提升进修医师的基础知识、临床思维和沟通技巧,学员满意度较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马满姣马璐璐王锐颖张秀华
关键词:麻醉案例教学法导师制继续医学教育
不同年资和不同性别麻醉医师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能力的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年资和不同性别麻醉医师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能力。方法选择2017年9月和2018年9月开始在本院麻醉科接受住院医师培训的第2、3年住院医师和工作满10~15年的高年资医师,利用标准化病人模拟术前访视场景,采用门诊沟通共情量表(CARE)评估高年资医师、住院医师以及不同性别麻醉医师之间医患沟通能力。住院医师还参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和理论考试。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名住院医师和20名高年资医师。住院医师与高年资医师之间总CAR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医学生阶段接受过医患沟通培训的住院医师与未接受过培训的住院医师总CAR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2年住院医师比较,第3年住院医师的倾听能力评分和帮助患者决策能力评分降低(P<0.05),其余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住院医师比较,高年资医师倾听能力评分升高,关心能力评分降低(P<0.05),其余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麻醉医师总CAR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医师CARE量表评分与年度OSCE评分呈正相关(r=0.486,P<0.05),与年度理论考试得分无相关性(r=0.308,P>0.05)。结论高年资麻醉医师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能力并没有优于低年资医师,住院医师医学理论知识的成绩与医患沟通能力的成绩无关;男性和女性麻醉医师在术前医患沟通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建议针对各年资的麻醉医师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
龚亚红王维嘉阮侠虞雪融王锐颖谭刚李旭许力黄宇光
关键词:麻醉学家医生病人关系
ECMO辅助救治正气道肿物致完全性气道梗阻1例
2022年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正气道肿物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例正气道肿物患者突发完全性中央气道梗阻的救治过程,并分析其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此类患者的治疗原则。结果患者正气道肿物突发完全性中央气道梗阻(CAO),呼吸、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并建立ECMO,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肿物切除术。结论ECMO可用于急性CAO患者的救治中。麻醉医生应了解ECMO的工作原理及并发症,ECMO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多学科合作和沟通,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马璐璐徐胜勇陆海松王锐颖王孟昭陈闽江孙雪峰徐军朱华栋黄宇光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高龄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0例60岁以上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正确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后分别给予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5—30m1和35—40ml;B组选择第2~3腰椎或第3—4腰椎间隙行硬膜外麻醉,给予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8—15ml。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B组麻醉15min后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麻醉前及A组(P〈0.05或P〈0.01);A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B组(P〈0.05),但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B组(P〈0.05),B组术中使用麻黄碱的例数及输液量高于A组(P〈0.05);B组患者围术期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腰丛一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镇痛时间长,并发症少.适合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
龚清安司小萌易杰王锐颖
关键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
麻醉科进修医生导师制的建立与探讨被引量:20
2013年
根据工作性质和进修医生的特点,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在进修医生教学中引入导师制。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带教教师的责任感和进修医生的归属感,通过针对性教学有效提高了进修医生的整体素质,为临床麻醉质量和患者临床安全提供了保障。导师制明确和强化了导师和进修医生之间的关系,是适合麻醉科进修医生培训的有效模式。
张志永王锐颖于春华赵晶黄宇光
关键词:麻醉科进修医生导师制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进修医师科研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
2024年
目的 评估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进修医师科研培训效果,探索麻醉科进修医师科研培训模式。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151名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科研背景和科研需求,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制订全面的培训模式,包括科研经验分享、科研课题参与、学习资源共享、科研脱产训练和专人指导等。共培训6个月,进修结束前通过问卷收集进修医师的反馈。结果 共发放151份调查问卷,回收139份有效问卷。临床科研、教学研究和转化医学是进修医师最感兴趣的科研方向。科研基础知识匮乏、缺乏单独的科研时间和缺乏开展科研工作的经验是进修医师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而技术支持、专人指导及给予科研时间是进修医生最期待得到的帮助。通过6个月的培训,88.5%的进修医师认为进修课程对其科研水平有提高作用。同时进修医师也希望今后多开展临床科研设计、基础科研和科研论文撰写方面的培训。结论 科研培训已成为麻醉科进修医师培训的一部分。针对每位进修医师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实现其进修学习需求,提高继续教育的培养质量。
马璐璐王锐颖张志永许力
关键词:麻醉进修医师
手术前药物的停用
2009年
许多患者在围术期常会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研究发现,合用6种以下药物时,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低于5%;而当合用15种以上药物时,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增加至40%以上[1,2]。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增加麻醉风险,且使临床处理更加困难。那么术前是否必须停用相关药物呢?
王锐颖赵晶
关键词:药物相互作用麻醉风险相关药物围术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